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平 《海外英语》2014,(8):207-208,210
爱米丽的《呼啸山庄》被世界各国的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研究。该文采取对比分析、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作品中各个人物和上下两代人的爱情,结合爱米丽自身的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呼啸山庄》中爱情悲剧的原因,从"我与自我"的角度引出这部作品的主题是"爱"。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19世纪中期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她的小说《呼啸山庄》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女主人翁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的态度,为现代女性的生活选择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克厉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摒弃了一切尘世的俗念,以致彼此的灵魂挣脱肉体的桎梏达到互为灵魂、互为生命的高度.他们爱情之奇特,在于连爱意也是用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W uthering H ights)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书中描述了凯瑟琳(Catherine)和希斯克利夫(Heathc liff)之间的狂风暴雨般的超世俗的爱情,也描写了凯瑟琳和林敦及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第二代卡茜和小林敦之间的世俗之爱,同时作品中还隐含了作者对宗教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奈特的叙述层次说分析《呼啸山庄》的叙述层次,可以看出勃朗特的“内故事叙述层”不只是简单地要引出管家耐莉叙述的“元故事”。除了通过洛克伍德的眼睛展示呼啸山庄的生活画面和留下种种伏笔之外,叙事者洛克伍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都通过他的“日记”跃然纸上。他始终是呼啸山庄的一位好奇而超然的“观望者”,他的所谓理性和逃避个人情感的冲动平衡了“元故事”中激越的情感冲突。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一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那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无时不在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论文以雅克·拉康的原乐伦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僭越理论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7.
舒伟 《中国教师》2003,(2):23-25
读过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人可能会记得那位洛克乌德先生在初访呼啸山庄时发出的由衷感慨: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乡间!实际上,令洛克乌德先生难以置信的是,在整个英格兰境内,他竟能发现这样一个完全与尘世隔绝的地方,一个厌世者理想的天堂。而他的房东,那位孤独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前,我曾读过一篇介绍勃朗特姐妹故居的文章,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及了艾米莉·勃朗特以及她的那部谜一般的小说《呼啸山庄》。从此,《呼啸山庄》在我的印象中,便象征着灰色基调笼罩下的凄冷的庄园,那里似乎总是狂风呼啸,雷声轰鸣,总是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荒原上痛苦地找寻……《呼啸山庄》主要描述的是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与收养他的呼啸山庄主人的女儿凯瑟琳相爱,却因悬殊的社会地位而不能走到一起。数年后,希刺克厉夫返回庄园,对使他不能得到幸福的人进行疯狂地报复,甚至破坏一代的幸福生活。复仇并不是甜蜜的,这使他的灵魂进一步走向孤寂。…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呼啸山庄》一直被当作经典爱情故事为广大读者所阅读与理解。然而用现代爱情学对爱情本质所作的阐释与理解来考察男女主人公关系,则会得出一个崭新而又令人吃惊的结论,希克厉与凯瑟琳之间根本没有爱情,有的只是激情与占有欲。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在对爱情资源的争夺战中一败涂地,落败后的他怀着一生的仇恨,东山再起,重返呼啸山庄,展开了对其仇恨对象极度的精神摧残,乃至肉体的消灭。他的复仇践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蔑视并跨越了法律的范度,把复仇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成就了他复仇的恶魔形象。然而复仇计划的完成带给他的只是无尽的孤独、空虚与痛苦。自私的意志操控着他那恶魔式的复仇,也使他在完成复仇计划后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是贯穿整个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这部小说所讲的是希斯克利夫一生的传奇,从他还是弃儿的幼年到耄耋之年所经历的一切。作为《呼啸山庄》中的第一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个性及其成因,无疑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重点所在。本文将就其个性进行详细探究,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2.
回顾《呼啸山庄》凯瑟林和希斯科里夫的爱情悲剧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1.他们的爱情缺乏共同的基础;2.希斯科里夫缺乏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弃儿希斯克里夫,但是,围绕希斯克里夫的两个主要女性的爱情悲剧却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们爱的真切,不顾一切后果;但当爱变成恨时,她们又恨得悲切,最终郁郁而终。她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正如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所说:“我爱,我恨,我受苦。”而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作为女性作家,把自身的创作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谱写了一部女性的爱情悲剧。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女性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希克厉,读者或评论家给他的头衔,不是恶棍就是魔鬼,不是暴君就是豺狼…… 遭到这样的咒骂,原因在于希克厉。他不仅给小说中画眉田庄和呼啸山庄两户人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在《呼啸山庄》发表了近半个世纪内,给作品本身引来了一场大灾难。人们不能原凉,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怎么会创造了这个十恶不赦的怪物。 主人公是一个恶棍。十恶不赦,一无是处。奉劝诸君,阅读《简·爱》吧, 可是把《呼啸山庄》烧了吧。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呼啸山庄的恩萧家族和画眉山庄的林顿家族之间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灵魂被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他在小说中一出现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他成长的环境也是导致其灵魂扭曲的重要的助推器。正是由于艾米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才使她写出了这样一个真正的,同时又是普遍存在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及《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进行比较,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主义社会所谓的文明对爱情、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及<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进行比较,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主义社会所谓的文明对爱情、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受个人经历与所处时代的影响,《呼啸山庄》体现出了浓郁的哥特魅力。本文以经典哥特小说为基础,对《呼啸山庄》与哥特式写作传统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首先对《呼啸山庄》中哥特小说传统的继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呼啸山庄》对哥特小说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人类有认知自我、复制自我的原始本能和冲动,人类的这种特殊情结在小说<呼啸山庄>中得到了有效的表现.小说中的主人公希克厉就具有人类的这种强烈冲动,他把仇人的儿子哈里顿作为自己生命得以重新延伸的载体,以此来静观自我的生命,因此,<呼啸山庄>具有了人类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小说<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一生从被虐到自虐的过程,并分析了他被虐和自虐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