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甄珍 《宣武教育》2008,(1):34-35
我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姓‘甄’,叫‘珍’,做事求真。我是教师,特别喜欢用‘真’字来思考教育。所以,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对事业的不懈追求。22年的教学实践,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用“真”知培养学生、用“真”爱滋润学生、从而培育“真”人。  相似文献   

2.
黄世言 《上海教育》2008,(13):50-51
我曾听过一堂公开课,课题是“‘诺曼底’号遇难记”。 “这是一个以死捍卫自己职责的船长,是一个称职的船长……”教师沉浸在自己的讲解中。“老师,我认为哈尔威船长不是一个称职的船长。”教师停下自己的课,问学生为什么,学生说:“因为文中第12节中说‘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船上为什么不弄防漏隔墙?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课内素描?“叮铃铃——”上课了。一位女教师走上讲台,亲切地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动作素描’。我当‘演员’,‘演出’的内容是‘寻找钢笔准备点名’。请你们仔细地观察我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态,然后把这个片断写下来。”接着,教师两次逼真地表演了自己设计的动作。“我的‘表演’都看清楚了吗?”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为了强化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作用,四十五中高二(2)班日前召开了“向爸爸妈妈请教一条人生格言”的主题班会。四十八名学生在会上谈了爸爸、妈妈教给自己的一条人生格言和自己的思考。戴筠同学说:“爸爸告诉我:‘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奉献,不是索取。一个人闪光的生活就是对祖国的奉献。’”赵洁说:“我爸爸告诉我,‘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爸爸嘱咐我要多读书,他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最不会支配时间,所以爸爸送给我四句话:‘勤劳的人珍惜时间,有志气的人赢得时间,懒惰的人浪费时间,无知的人消耗时间。’”  相似文献   

5.
成旭梅 《师道》2010,(10):33-34
一节课,与其说是“上”出来的,不如说是反思出来的。于漪老师说:“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一个富于勤勉精神的教师如果缺乏反思,他也许成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一)围绕“雨”这一活动主题,教师让幼儿谈一谈暴风雨中的情景。然而,幼儿的反应却让教师感到非常茫然:“幼儿根本说不出来,他们只知道说‘很可怕’‘很吓人’‘很恐怖’,师幼之间的交谈很难进行下去,我自己也觉得枯燥乏味。”这种情形常常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出现。教师试图用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幼儿的感受,可幼儿的反应却不能令人满意:孩子们只会用几个简单、抽象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幼儿的想像力不够丰富,还是幼儿的语言发展有限?我反问这位教师:“你觉得暴风雨会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她想了想说:“是蛮恐怖的,反正我很害怕。”“还有…  相似文献   

7.
上《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学生蔡思思问大家:“课文中讲到的‘西湖’、‘泰山’和‘香山’在哪个省,谁知道?”“‘西湖’在浙江省啊。”好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来。毕竟这是自己家乡的风景区,他们喊了以后还得意洋洋。“那‘泰山’和‘香山’呢?”这下没人吱声了。大家都看着我,蔡思思也转身看着我,看她眼神就知道在等着我把“答案”告诉大家。如果是过去,尤其是“初为人师”那些年,我肯定会把这个“答案”认认真真、详详细细地“教”给他们。我那时常常想,教师嘛,这是最能体现“价值”和“能力”的关键时刻啊。可现在,我不想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8.
妙语解尴尬     
有位身材矮小的教师到新班上课,刚进教室有的学生就失口而笑,还有的在窃窃私语。教师见状不急不躁,微笑着说:“同学们,我曾因为自己身体矮小摔碎过几面镜子。今天我能够博得大家开心的一笑,这证明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已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取同学们之‘长’来补自己之‘短’,努力‘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和我校一位年轻老师谈心时,我说:“作为普通教师,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世俗的名利——‘优秀’呀,‘先进’呀,‘学科带头人’呀,‘特级教师’呀,一点都不可耻,相反,这让我们都感到自豪.因为这本身也是我们价值的标志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哪怕这些‘优秀’你都没有,也不要紧:我不‘优秀’。但我很幸福啊!这也就够了。”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3月15日,记者来到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采访该校语文教师、湖北省第四届“教研名师”刘俊杰,当问及他所倡导的“真我写作”教学观时,刘老师进行了如下解读:“所谓‘真我写作’教学观,就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出‘真’和‘我’。‘真’指写作者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以认真的态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真知灼见,用纯真的笔触写出自己的真诚、真心,借助写作来弘扬真、善、美;‘我’指写作者要以儿童的视角‘我手写我心’,不矫揉造作,  相似文献   

11.
在讲课时,教师称自己为“老师”这在常人看来非常普通,也较为普遍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然而,这样的“答案”在上海市实验小学却是“不合格”或行不通的。新教师来校数周后,校领导必听一节随堂课,此时往往都会听到这些教师称自己“老师”,或在“老师”前加上自己的姓。课后,这些教师都会被问:“你和同事说话,会不会称自己为‘老师’?”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们会获赠这样一段话:“你和同事在一起,你认为你们是平等的,因而你会不假思索地称自己为‘我’,而与学生在一起时,你为什么会脱口而出以‘老师’自称呢?”实验小学的“小题大做”,还是很…  相似文献   

12.
1941年8月23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如果我当教师》。开头的两段,是这样写的:“我现在不当教师。如果我当教师的话,在‘教师节’的今日,我想把以下的话告诉自己,策励自己,这无非‘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意思。以前种种是过去了,追赶不回来了;惭愧是徒然,悔恨也无补于事;让它过去吧,像一个不愉快的恶梦一个样。”  相似文献   

13.
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一直记得高尔基对他的儿子说的那句话——“‘给’总比‘拿’愉快。”每每读到这句话,我总是想到自己的语文课堂,想到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自己主动的“拿”,的确要比教师“好心”的“给”愉快得多,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在一所初中,我听着几位仅有几个月教龄的新教师聊着“为师”的感受。一位说:“蛮开心的,特别是当有些学生主动与我说话时,直觉告诉我他们喜欢我。”一位接着又说:“那些学生可喜欢我们了,只要他们知道双休日我们住在学校,即使不上课也会往学校跑,到我们的寝室来。”这时,有一位说了自己的另一番感受:“学生真的对我们这些新教师很好,可我不知道把握怎样一个度来回应她们。看看自己身边的‘老教师’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做的。如此‘亲密’下去,我还会有教师的威信和威严吗?”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一位老师上《背影》,我感到兴奋异常。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的内容时,教师说“:背影,是一幅难忘的画。”让学生美读,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在心里想象“出背影”的典型画面,体味真挚深沉的父爱。这一环节刚就绪,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话了:“老师,你‘说背影’是一幅画,其实从全文整体看,我们读到的全‘是父爱’,我说‘父爱,是一首诗’这句话不应该遗漏……;而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只‘是诗’中的一‘画’……”当时,教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也被震撼了,问题太突如其来,教师显然没有预料到;一会儿,教师调整了心态,组织…  相似文献   

16.
缘起长期以来,计算教学给很多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怎样让计算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我曾对此进行了几番探索和尝试,不仅教学效果不理想,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与无奈之中。直至我读到特级教师张思明的这段话:“教师不要总是自己当‘导游’,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使他们能体验出‘导游’是怎么当的,从而自己也能尽早成为‘导游’。”我仿佛曲径通幽般地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继续探索前行的方向,进行了一次更具突破意义的尝试。实践一、准备定向,诱发学习欲望(课件出示右图)师:同学们,今…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高中数学教学中,我初步形成了“二放二收一总结”作业布置法。这种方法的理念是:“以‘我’为主,循序渐进”。“以‘我’为主”,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自主调整教师布置的作业,包括数量、层次及上交时间。“循序渐进”,即让学生懂得,  相似文献   

18.
一、引导主动参与,诱发创新思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应充分引发学生阅读的“未知领域”,鼓励学生多思多问,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把判断挂起来,不要急于回答‘是’‘否’或‘对’‘错’”,一切都在阅读中,一切都在探索中。让学生在阅读探索中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过程登上讲台开始讲课。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应是先看图后学文。当我出示课文插图后没有马上进入教学,而是征求…  相似文献   

19.
黄荣华 《上海教育》2010,(20):37-37
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报告会”上,81岁高龄的于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谈自己从教59年来的失误与遗憾。她又一次谈到了“骂学生”事件:“虽然我骂他骂得很有‘艺术’,用的也是反诘句式,但没想到有好几位同学在周记里对我提出了批评。有位同学写道:‘我们都听得出,你是在骂那个学生,你还像不像个教师?还配不配做教师?”’对这件事情,于老师在79岁时写的回忆录《岁月如歌》中这样说:“我记了一辈子,教训深刻,不断叩问自己的灵魂,要努力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20.
解詞的教訓     
教师说:“‘似乎’是很象的意思。”学生抄下来了。他日造句曰:“我似乎我的媽媽。”教师說:“‘永垂不朽’是精神永存的意思”。学生抄下来了。他日写信給在部队里的哥哥说:“祝你永垂不朽,”教师說:“‘波澜壮闊’是大規模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