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11,(7):34-35
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的观点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总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  相似文献   

2.
古保祥 《知识窗》2010,(9):12-12
英国伦敦.2009年的冬天.一个漫天飞雪映衬着的都市黄昏。一个名叫查瑞的15岁小男孩.正焦急地在风雪中行走着.他一边走着.一边大声呼喊着同学的名字:吉姆,你在哪儿?听到我的呼唤了吗?我是查瑞.我错了.请你原谅我.  相似文献   

3.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七十四次。以往学者多从本体论、宇宙论、生命哲学路向来探究老子道的思想,而笔者尝试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道"。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得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不可认识的,是异于经验知识的认识本体,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直观来把握道。  相似文献   

4.
阴谋     
一 “唉哟,我的脚!”一个留着寸头的男子冲着旁边一个戴墨镜的男子嚷道,“你是不是没长眼睛?” “墨镜”毫不示弱:“你这人怎么这样说话呢?是我踩的,你想怎么着?”  相似文献   

5.
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的我,听说报社要组织去江西三清山游玩,心中很不以为然。不过听说三清山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三清"就是指道教的玉清、玉华、玉虚三位神仙。而我对道之祖宗--老子始终有着极大的兴趣。"道之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个"千年老道",怎会有如此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有一次和伙伴们玩游戏.玩着玩着,其中一个小伙伴忽然问我:“你的眼睛为何会一只大一只小呀?”我气急败坏地说:“谁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你胡扯!”然后伙伴们全体好奇地盯着我看。然后有人大声嚷嚷道:“真的耶!大家快来看呀,她的左眼比右眼大!”我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哭着跑回家去了。  相似文献   

7.
老子以“道”为宇宙的源头,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也都按着道的本性运动、变化、生活、处世。道的本性是无意无念、自然而然,所以天地万物也都应该无意无念、自然而然。这里之所以用“应该”二字,那是因为天地万物中有一种东西存在着背离本性的可能性,这就是“人”。人与其他东西不一样,他有智慧。有了智慧就难免滥用智慧,滥用智慧就会背离自然。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特别告戒人,要时刻警惕,  相似文献   

8.
懒惰的蜜蜂     
我结识过一位养蜂人,他长着大胡子,配上用荆条编的草帽,活脱脱一个《神雕侠侣》中养蜂的老顽童. 大胡子十几岁开始养蜂,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人很健谈,也很和蔼.自从认识老人后,我在选择徒步路线时,喜欢往他所在的方向走.当然,老人的蜂蜜也是没得说,我从小就有咳嗽的毛病,自从每天喝上一杯用老人送的蜂蜜调的水后,症状竟然日渐好转.作为报答,我也介绍了很多驴友去买他的蜂蜜.  相似文献   

9.
“笃笃笃”,耳边传来竹棍敲击马路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矮小、年过半百的盲人正敲着竹棍艰难地走着。他听到我的脚步声,便向我走来,和蔼地问:“请问去黄金井站怎么走?”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道”与“名”的关系、“道”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历来是阐释老子思想时的难题,诸多老学研究者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解答。隋唐之际,唐玄宗李隆基在注疏《老子》时立足于其“妙本”思想,对以上诸问题进行了合理的阐释,指明“德”与“名”等概念皆是低于“道”的次一级概念且不具有实体性质,从而理顺了“道”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它的核心思想是“道”。除直接论述的内室外,其余可说是“道”论的展开,是“道”的运用。在哲学上的确提出“道”的概念,老子是第一人。“道”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下面结合建筑艺术谈四点。  相似文献   

12.
甘臻 《科教文汇》2023,(23):191-192
<正>白发老人咳嗽了两声,睁开眼睛,对姜成武说道:你原是恶人族门下,后又做了青城派的掌门人?白发老人说话沧桑。姜成武没有想到白发老人会这样问他。他与白发老人素昧平生,这老人怎么会知道他的过去,定是叶堂主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他。姜成武摇摇头,说道:我并不是恶人族门下,但确实做过青城派的掌门人。老人嚅动一下嘴唇,说道:你知道恶人族的第一任首领是谁吗?姜成武说道:你是说恶首乌?老人摇摇头,说道:错。然后,  相似文献   

13.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1,(22):61-62
"大器晚成"的"大器"是什么? "大器晚成"出自《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讲的是"道"的几种无为境界:最方正的东西没有棱角,最大、最贵重的东西总是最后完成,最好的音乐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相似文献   

1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而生万物,是几千年前中国的圣人老子所提的。这就是空间运动的十分简单明了的总结,至于为什么,他没有说。我认为,在他的《道德经》中,几乎将空间动力学原理说完了。道生一:道为零,而不是为一,因此0>1,因此不是一生一,而为零生一,既无  相似文献   

15.
乔昱 《今日科苑》2021,(10):34-40
历来多有学者对《老子》中的"愚民"之说加以指摘,我们或可将老子的治民思想称为"愚民",但此"愚民"非彼"愚民".老子提出的"愚民"思想,并非愚弄生民、刻意阻碍民智之开化,更不是所谓的"反智主义"."愚"在《老子》一书的语境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愚"的状态正是老子所希求的.老子所说的"愚"并非富有贬义的愚蠢、痴傻,而是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表现.老子的"治论"与其"道论""教论"一以贯之,"愚民"并不是诈伪的帝王心术,而是老子在周末"文敝"的背景下以"道"之所导向的"朴"为世道人心所作的开示.  相似文献   

16.
《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文章对比了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科教文汇》2007,(9S):178-178
《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文章对比了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主人     
“从前,”老人说,“世界上有中国和俄国和英国和西班牙和英国和美国,许多国家,主权国家。世界上还有许多民族。” “今天,世界上也有许多民族,大伯。”“你是谁?”老人突然问。“我叫汤沐。”“汤姆?”“不,大伯,是汤沐。”“我说是汤姆。”  相似文献   

19.
<正>老子的“贵柔”思想以“水”“婴儿”和“母”三个不同的意象为出发点,分别说明了“柔”不同的特征及其与“道”之间的关系。老子将人们都能接触到的这三者作为论述“柔”的关键,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的特性。所以老子关于“柔”的论述,最终都要落足于“道”。老子的“贵柔”思想,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和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对于中国的哲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的范畴,与老子的"道"都是对传统天命观的批判。我们认为庄子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是理解庄子"齐物"与"无待"的钥匙,他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与他对无待的逍遥的追求在致思路径上紧密相连。我们就是围绕这一核心关系,来审视庄子对人的认知以及人生和社会是如何认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