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是时代的需求,实现地球科学数据跨系统、跨平石在不同硬件、软件平台下共享,必须建立健全地球科学数据的采集标准、共享标准,必须解决地球科学数据的异构问题、海量数据的快速更新与维护技术以及研究C/S结构、WebGIS技术及 B/S结构的有机结合等难题。  相似文献   

2.
就全球范围而言,政务数据共享是伴随着政府职能分化、公共管理变革及政府信息化逐渐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务数据共享过程是共享双方进行的利益博弈,博弈过程受权责规范、领导支持、交易成本、共享理念、数据安全风险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而影响着双方的共享偏好与策略选择;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认为,组织结构特征、社会关系网络、制度规则及数据属性决定了政务数据共享的交易成本和合作风险的类型,进一步影响着合作成员对净收益的预期;整体性治理理论认为,政府部门间政策、结构、文化及技术的有机协调与整合,是数据有效共享的前提,而信任的建立有助于组织间关系的创建和维护,重塑数据共享中的社会和组织因素。总之,政务数据共享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交互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基于不同维度进一步加强政务数据共享内涵的厘定、政务数据共享动态性和横向比较、政务数据共享推进策略与实施路径及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估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网站作为地震数据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的共享表现形式需要多样化。Oracle应用程序框架(Oracle ADF)作为JDeveloper 10g中创建应用程序代码的开发架构,具备了可用性高的开发架构所需要的完备功能。结合地震科学数据的特点,简单阐述了运用Oracle ADF创建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网站的一般流程,并且提供了简单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智慧校园主题研究文献综述,得出基于高频关键词的智慧校园主题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进而分析得出智慧校园主要研究领域、技术运用热点、主力研究机构、智慧校园建设较成熟的应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并从智慧校园体系架构研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应用服务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高校智慧校园研究概述。文章通过对高校数据共享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高校大数据治理,以“智慧新医”为例,提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架构以及附属医院大数据平台架构,试图通过校园公共数据交换共享、附属医院数据共享互通,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附属医院医疗水平,最终实现医、教、研、用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量数据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是数据共享的壁垒。武汉大学参加了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平台的项目申请,让我们看到高校在大数据运算开放共享平台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数据共享服务在信息化时代作用凸显,它可以将彼此孤立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实现其应有价值。对数据共享服务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本体模型及其应用架构。详细阐述了模型中的几种对象及其相互转换方式,以及如何利用语义关系组织数据|将PageRank算法与CF算法思想移植到数据服务中,提出一种新的算法用于筛选最优数据|创建一种相对完备的本体体系,将数据共享过程分层细化,可应用于海量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现有的电信支撑系统的弊端,介绍了建设共享信息数据平台(SID)的业务驱动力和SID的系统结构,讨论了融合计费账务系统与CRM等核心系统通过共享数据区(SID)进行数据共享的策略及共享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已成为主流模式,但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容易出现交易双方互不信任、数据被窃取、标识不唯一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区块链技术构建网络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集中维护不易篡改、去中心化、数据库可靠等特点,解决数据隐私保护和共享难题.首先,根据网络数据共享难题构建安全模型建立共识机制,继而通过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机制保护数据隐私,最终实现网络数据安全、实时共享,构建健康可信的网络环境.通过与其他模型在隐私保护和安全性上进行比较,验证本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数据的抽取、转换与加载(ETL)是数据整合的核心过程。在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基础上,以建立数字化校园、整合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为目标,提出以ETL为基础建立共享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整合的方案。介绍了共享数据中心的结构,并研究了从业务系统到共享数据中心的ETL过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卢静 《教育与职业》2012,(21):150-151
运用云技术思想管理高校教育资源,建立依托云技术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能够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师资资源,并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数据共享、应用共享和服务共享,对资源教学进行标准化处理、协调调度和统一管理,解决资源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促进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王烽 《教育教学论坛》2019,(29):109-110
文章通过对共享数据为工作带来的便利性阐述了研究意义,针对目标实现途径以及相关实践操作的实现原理,为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与收费系统数据共享方案提供建议,保障两者数据共享交换的无缝衔接,实现数字化信息系统在高校中的互通互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文献数据的登录入库与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了文献数据录入的现状,提出标准化应把握的宏观原则,并对数据录入后的数据校验及计算机辅助纠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CSSCI的数据为例,利用经济理论和文献计量等方法,从共享类别、共享主体及影响因素、共享内容以及共享渠道等角度,对教育研究知识产权共享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同时,根据分析结论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一些规范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NET的异构数据库查询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学校各部门异构数据库系统的存在,给数据共享带来了障碍。NET技术的出现为异构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通过对.NETRemoting和ADO-net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基于.NET技术的异构数据库查询的系统设计方法,实现了异构数据库数据的查询和共享。  相似文献   

15.
荣静  殷新春  徐明  张蕾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2):197-199
为解决云存储中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问题,通过使用数据分块技术将数据分割,对得到的每一块数据作对称加密,将加密后的密文存储在云上,实现数据安全存储。为达到数据分享的目的,使用密文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技术对上述过程中对称加密的一系列密钥进行加密,通过共享密钥实现数据共享;当用户需要解密数据时,客户端系统会先验证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解密得到数据。同时通过将用户ID存入权限撤销列表中,实现撤销用户功能,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业务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的实施,将高校中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院系数据和各类实时的服务数据,按照学校统一的执行标准进行有效的集成、交换和共享。建设背景近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要求不断加强,投入不断增大,将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智慧校园"的提出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如何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科  相似文献   

17.
从资产采购与管理等层面入手,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数据共享为目标,对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整体构想与设计,并付诸实施。建立了包含资产采购、仪器设备管理、大型设备共享、房地产管理以及实验室管理数据统一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并对每一个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Web数据共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据共享是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前提 ,良好的数据共享平台是数据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由于网络中内容和形式各异的海量数据的存在 ,元数据将为共享数据的快速检索与正确使用提供必要的保证。文章阐述了有关元数据的基本问题和Web应用体系结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大型企业级Web数据共享应用系统结构框架 ,并阐述了它的构成和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9.
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是实现数据流通和数据价值的重要方式,是顺应全球大数据发展趋势的具体举措,是契合我国智慧医疗战略的坚实基础。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是指数据提供者将自己收集或加工的数据以交易、互换等方式提供给第三方,该第三方得以使用数据的行为。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涉及三方法律主体:数据来源者、数据提供者和数据受供者,其中数据提供者和数据受供者对数据享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健康医疗数据共享的法律主体应在法律的框架下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委员会,在数据收集、使用、公开、跨境传输等环节承担相应的合规责任,使健康医疗数据合法规范地共享,促进数据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论贵州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文化的多元化形成了地方民族文献的多样性,这些文献数量多,种类杂,分布广,数字化程度低,信息孤岛凸现。为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科学研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统一规划,联合共建,遵循优势互补、实用高效、安全便捷、标准化、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对信息资源和数据进行集中化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