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羽 《青年记者》2008,(10):44-45
一些大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到报社来实习.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按大学的教科书的说法.采访一定要有一个采访提纲.然而,从我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采访是否需要事先准备,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把所有的采访分为三大类,即:需要事先准备的采访,无须事先准备的采访以及无法事先准备、需要"时刻准备着"的采访.  相似文献   

2.
正《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采访也不例外。新闻工作者要想取得新闻采访的成功,在双脚迈进新闻发生的现场之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新闻界一位老前辈曾这样说:"采访前准备得充分,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因为采访前有了准备,不仅在正式投入采访时做到心中有数,提问主动,而且还可节省现场采访的时间,减少现场采访不必要提问的几率。如果采访前不做准备,或是准备不充分,有时不仅会给采访工作带来被动,甚至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记者在采访前,需要考虑:事先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计划采访与即兴采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采访,无外乎分为计划采访和即兴采访。计划采访,顾名思义,是记者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计划对被采访者进行的预约性采访。相对于即兴采访,计划采访属于线性采访,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即兴采访这种报道形式,是记者在采访现  相似文献   

4.
一篇成功的典型人物新闻作品,要让受众在感知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报道对象产生可感、可信、可学的第一印象。因此,典型人物的采访需要技巧,记者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作为一名广播记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典型人物采访的技巧谈一些自己的观点。采访前做足准备工作采访前的准备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关键环节。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确定好采访对象,运用各种手段查找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相关背景。只有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保证采访思路清晰,报道主题明确。广播采访是一对一的采访,记者要录下采访对象的声音,一般采访时间都比较长,因此需要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已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采访目的,制作采访提纲,精心设计最切中要害的提问。对于专业性领域典型人  相似文献   

5.
杨小菊 《新闻窗》2014,(1):36-36
一、准备充分 外在的准备工作,包括采访需要的用具、采访过程的计划、选择的采访方式等;内在的准备工作,指记者本身的情绪调节、思想调整等。准备充分可以说是一次成功新闻采访的基础和力量支撑。具体做法为:充分了解要采访的对象以及采访的场合、明确采访内容、构建采访提问框架、预测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做好相应措施、调整自身情绪和思想。但在采访过程中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采访情况对准备工作做适当地调整,保证准备工作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好,直接关系到采访效果,特别是企业报的记者,不仅需要考虑采访效果,还需要考虑企业宣传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效果来设置采访方向。只有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充分,采访成功的把握性才大,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瀛 《声屏世界》2010,(11):27-27
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要想使采访达到预期效果,应事先对要采访的人或事做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访时思维才会敏锐。如果对采访的人或事一无所知,即使采访的时间再长,也未必能摸到门道。因此,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李蓓 《新闻知识》2004,(7):55-56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首要环节,采访质量对新闻稿件的价值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务界多数记都会有这样的苦恼:采访前做足了功课,研究了大量背景资料,设计了几套采访方案,准备了充足的相关问题,信心满怀地接触到采访对象时才发现这完全是自己“一相情愿”的热忱。采访对象挤牙膏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9.
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新闻工作者采访工作也逐步增加,新闻采访是现代新闻采访人员最基本的日常规律,它既要研究内容的复杂多变性,还要挖掘其中博大精深的精华,更重要的是新闻采访人员对经验性东西要求更多、更精,并且需要充分认识到采访过程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再者,节目内容、节目质量、节目深度都需严格把关,否者将影响新闻在节目中的质量度。因此,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新闻的所有内容和环节,并且事先做好采访准备工作的每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又叫暗访,是指新闻记者不向被采访者和社会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不事先预告采访目的,以其他身份或某种社会角色进行的采访。随着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增强,显性采访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1.
宋一新 《新闻窗》2013,(6):39-39
一、事先设计好问题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套系统的过程,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前期做好问题设计工作。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对有些记者来说,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在采访现场不知道如何提问,他们在遇到突发新闻事件现场通常问一些大而空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谈谈你的感想、  相似文献   

12.
新闻现场采访前应扎实准备、心中有数——"心至"要掌握新闻事件背景及相关资料,打"有准备之仗"。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功与否。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确定采访任务和采访对象后,必须做好相关的资料准备工作,比如: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现状及问题的症结;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状态;理清自己的采访思路及欲达的目的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打"有准备之仗"。  相似文献   

13.
羊宛轩 《青年记者》2021,(19):26-28
党把新闻舆论阵地交给我们,无论我们是记者、编辑,还是行政管理人员,都有一份共同的责任。——刘海陵"不好意思,没给您充分时间做准备。"采访开始前,记者对没有将采访提纲事先给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书记、社长刘海陵而表达了歉意。"没关系,我都准备一辈子了。"刘海陵笑着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4.
一、电视新闻采访方法1.做好采访准备,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第一步准备工作不到位,势必会给采访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新闻采访开始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做好采访准备工作。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有:采访对象、采访时间、地点预约;采访内容拟定,问题准备,时间控制,主题把握;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收集相关资料。如有必要,还要征询采访对象是否允许拍照、录像;第二方案制定,在采访有变动时,及时实施第二方案等。总之,新闻  相似文献   

15.
钱峰 《新闻实践》2012,(10):75-76
地市报记者采访境外奥运会,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如果抱着必胜的信念,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上后方的大力支持,采访中的一切困顿都可以乐观应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事业的诞生和发展,电视新闻逐步发展成熟,并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采访则是对于信息收集最便捷的方式,也是新闻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呈现一篇优秀的电视新闻,事先的采访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采访中的每个问题都要精挑细选,符合新闻中所要呈现的事实,所以新闻采访中提问技巧是十分考验新闻工作者能力的环节.接下来,就对电视中的新闻采访提问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岂止是读书需要"源头活水",在常见的人物专访报道中,记者的采访提问同样也需要"源头活水"。人物专访比常见的新闻报道要详细生动,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人物专访中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提前制作采访预案,围绕主题设计问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常见的人物专访报道,记者要围绕主题精心设计问题,拟订采访提纲,制作采访预案。对于采访一些知名的公众人物,记者在事先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18.
嘉宾口才好,可以开门见山提问一般的采访对象既然同意了接受采访,大多数人会根据采访提纲做好回答的准备。如果采访对象的口才和总结能力很好,他们不需要记者或者主持人铺垫太多,就能够自己主动的进入到情境当中,这就会使得采访进程非常顺利。此时,记者或主持人只需要开门见山进行提问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9.
深入采访是表现深刻主题的需要明确报道思想,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新闻写作的起码要求。只有通过深入的采访,掌握最具说服力的材料,才能写出有影响的新闻稿件。要做到采访的深入,必须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采访对象。采访对象选择恰当了,获取自己最需要的材料、要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就会容易得多,否则将会做许多无用功。因此要对入选的采访对象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新闻生涯中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当一项采访任务来临的时候,蒙了。为什么?因为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这不要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都是这样吗?由一无所知到少许知之,到知之许多,到完全了解。记对采访对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记的采访总是有时间性的,有时甚至是很紧张的,如果等到接触了采访对象再开始认识采访对象,那样就太仓促了。我们可以把接触采访对象的时间提前——提前从资料上采访他,提前从资料上认识他,这就是我要说的新闻采访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