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杂志上有这样一道物理题:有一只量筒和一个玻璃做成的小试管.用这只小试管、量筒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这只小试管玻璃的密度.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2.写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题目 如图1所示,a和b是一只量筒和一个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用这只量筒、试管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制作这只小试管的玻璃的密度.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分析并推导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贵刊刊载了我的《毛细现象实验装置》一文,经反复实验觉得将观察器两处做小的变动,现象更明显。现介绍如下。1 选材 内径不同的温度计各一只,大试管一只,截去底部,能塞住试管口的薄橡皮塞一个,小烧杯两个。  相似文献   

4.
1皮碗实验皮碗2个、玻璃1块,把两个皮碗对压在一起,排出内部气体并往外拉,感觉费力,说明有大气压存在。另外,把两个皮碗压在玻璃上并往上提,可把玻璃提起。2纸片托水在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轻轻倒置或斜置,纸片均不脱落,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瓶吸水球在小气球中装适量的水扎住口,其直径比瓶口略大。用纸条或绵团蘸少许酒精,点燃后放入瓶中,稍许,把水球盖在瓶口,发现球被吸入瓶中。4大管吃小管取大、小两只试管,小试管应能放入大试管中。在大试管中装满水,把小试管正放入大试管中一部分,使两试管倒置,会发现随着大试管中…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物》第二册生理部分“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中 ,教材的设计是准备甲、乙两支试管 ,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甲试管静置空气中 ,乙试管则用玻璃导管向石灰水中吹气。这样 ,甲、乙两试管可比较性较差 ,学生不容易得出清晰、正确的结论。不妨这样去做 :准备甲、乙两支试管 ,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的石灰水。让两名学生分别同时向甲试管的石灰水打气 (用专供篮球、排球等充气的打气筒 )和向乙试管的石灰水中吹气 (用玻璃导管 )。一段时间后 ,可见乙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混浊了 ,而甲试管中的石灰水却无此现象。指导学生分析 :同样是“…  相似文献   

6.
弹子分离     
《辅导员》2011,(21):62-62
实验材料:两只同样的玻璃杯、两粒玻璃弹子、橡皮膏等。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实验室中做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这两个实验时,分别把浓、稀硝酸倒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铜片来观察现象。这样操作,不仅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反应生成的NO2和NO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和不污染空气,可以把课本中实验改进如下。一、所用仪器、试剂及实验装置仪器:试管,集气瓶,烧杯,玻璃弯管,打气球,硬质玻璃管。试剂:铜片,浓硝酸,稀硝酸,水,NaOH溶液。装置: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入浓硝酸,再加入铜片,迅速塞上塞子。此时试管内产生…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做二氧化碳的一系列性质实验时,都是分步进行的。而本实验装置将二氧化碳的产生、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助燃;能与点燃的镁带反应;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等实验集于一体,本实验装置使学生直接获得系统的二氧化碳知识。1组装材料500mL广口瓶一个,梨形分液漏斗一个,500mL烧杯二个,牛角管一支,试管一支(直径18mm、长180mm),旋塞开关三只,弯头导管三只,木制托盘一个,坩锅钳一个。1、分液漏斗2广口瓶3,4.烧杯5.试管2实验药品石灰石或碳酸钙粉末(或碳酸氢钠)、过氧化钠、镁带、两段蜡烛、稀盐酸…  相似文献   

9.
食盐变肥皂     
一、实验材料试管1只,清水20毫升, 食盐少许,软木塞1个,肥皂少许。二、实验过程取试管,注入2~3毫升清  相似文献   

10.
平常我们说金属、碳棒等是导体,玻璃、橡胶等是绝缘体,这是就物体的导电能力相对而言的。比如玻璃经过加热,就可以变成导体。下面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实验材料:废旧白炽灯泡一个,酒精灯或蜡烛,1.5伏电池两节,小电珠一只,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11.
"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有的采用一只大试管倒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观察其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这样做的效果很差.有人曾用容量瓶代替大试管做此实验,实验效果虽有改善,但现象还是不明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对此实验进行过较大改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且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材料 1.标有南北极的大小一样的矮圆柱形磁铁两块(其中一块可以是环形磁铁)。 2.大试管一支。 3.规格要求:两块磁铁的直径都要略小于试管的内径。 二、实验方法及操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三个有关全反射的实验 ,操作简单而且现象明显 .能够使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又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教育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观察全反射现象教材中提到 :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 ,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中射向气泡时 ,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一实验来观察其现象 ,就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验器材 大烧杯 ,试管 ,水 .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实验时 ,在大烧杯图 1中装大半杯水 ,在试管中加少量水 ,将试管斜放入烧杯中 ,试管与水平面夹角最好为 45°角 (注意 :试管中的水面应低于烧…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自然第四册第65面,有一个“植物用根吸收水份”的实验,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用根吸收水份,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教材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试管和一棵幼苗,在试管里装大半管水,把幼苗的根漫在水里;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防止水份蒸发到空气中去;然后把试管口塞好,在试管壁上标出水面的高度。按这种方法进行演示实验,至少要到第二天才能见到实验结果,不利于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植物用根吸水”的滑晰概念。为此,我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种“植物用根吸水”实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做了一个简单气体发生器的装置,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效果良好,受到初中化学教师的欢迎.现简介于下:所用器材:铁架台(带铁夹)一个,大试管一根,长颈球形漏斗(或圆锥形漏斗)一个,二孔橡皮塞一个(配试管用),直角玻璃导管一根,直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带孔圆塞子一个(刚好能放入试管里),止流夹(或铁夹)一个.在安装发生器的时候,先把容器抹干净,然后把配有带孔塞子的球形玻璃漏斗放入试管里,漏斗下端离试管底部大约2毫米.接着,把直角玻璃导管紧插在二孔橡皮塞上.最后检查一下橡皮塞、气体导管等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如果漏气,要在漏气地方涂上凡士林,否则,影响实验效果.这样,简单气体发生器便安装好了.操作时(以制取氢气为例),打开试管橡皮塞,把少许锌粒(或废干电池壳)放在试管中的带孔  相似文献   

16.
“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林俊杰、伍承主编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第33页中,有一则关于“氮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的实验.该实验目的之一是掌握“氨的制备和性质”.我们按此做了“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结果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其一,全班24个实验小组无一组收集到氨气(试管倒放水中无水柱现象),其二,大部分大试管冷却后,反应产物氯化钙周边玻璃出现裂纹或破裂,大试管无法再用.仪器损坏严重,其三.氯化钙难清洗.针对上述不正常现象,我们进行了对比实验,用碳酸铵、醋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代替氯化铵,用干燥试管收集氨气.用浓盐酸润湿过的小烧杯直…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72123)在做演示实验时,生成的透明油状液体很难让全班学生看到,即使闻香味也只限于一、二个学生。实验效果不佳。我们经过实践作了改进,在上述生成物的试管里加入两滴石蕊溶液,振荡试管,静置后,马上可观察到液体分为两层,下层是有色...  相似文献   

18.
植物体吸收水分,是由根毛从土壤中吸进根内,再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的(图1)。这些水分只有小部分(约1%~5%)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通过蒸腾方式而散失到体外。那么,我们怎样知道植物水分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进行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做实验进行探究。材料准备:三支相同的试管(可用材料准备:三支相同的试管(可用啤酒瓶或水杯代替)、三条大体相同的嫩枝(如阔叶树嫩枝或油菜苔)、两个试管架、少量植物油、一把小剪刀、三个塑料袋、一些绳子。实验步骤:1.将两嫩枝编号为①、②,将另一嫩枝上的叶片全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毛细管的两则实验上海共和中学胡一毅(200070)取一根长约5cm的玻璃导管,用酒精喷灯加热玻璃导管,红热后,拉成直径为1mm左右的毛细管,将一端带有毛细管的导管塞到一只有孔的橡皮塞中,注意不能漏气。一、硫化氢的不稳定性取干燥的试管一只,用向上排...  相似文献   

20.
“熔化和凝固”实验因其实验时间长 ,要注意的问题多 ,实验中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得到与书本完全不一致的结论而被称作“难做”。我们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法如下 :实验类型 :实验改进。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该实验 ,用明显的实验现象向学生讲述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实验器材 :海波 15 g、蜡烛半支、温度计 4支、大试管两只、酒精灯两只、石棉网两块、火柴 1盒、小刀 1个、研磨器具 1套、 3 0℃的温水 1瓶、试管夹 1个、小烧杯两个、细铜丝若干。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1 1 把海波颗粒研成细粉末 ,用小刀将蜡烛切成薄片 ,分别装入两只大试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