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真心换诚心     
近一段时期,班上出现了个别学生向学生借钱,却借而不还的现象。闻听此事,我马上展开了调查。调查后得知:这些借钱的学生一般是在买早点时临时找学生借的。借款不多,一般为5角、1元或2元。后来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大都忘记还钱了。而那些被借的学生碍于情面,也没有及时讨要。作为班主任的我,有义务替“债权人”向“债务人”讨回欠款。于是在对那些“债务人”进行批评教育之后,我便责令他们马上还钱。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我总感觉只是治标尚未治本。这个本怎么治呢?冥思苦想之后,一个新的设想诞生了。  相似文献   

2.
双喜临门     
最让你左右为难担惊受怕的电话是 :向你借钱的电话。钱是个非常可爱的东西 ,比独生子女还宝贝 ,可偏偏有人向你借 ,借你钱的又多半是你的朋友 ,钱借了去 ,往往还不回来 ,朋友也至死见不上面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这不等于你花钱杀了一个朋友吗 ?半年前 ,我就接到一个朋友向我借钱的电话 ,而且钱的数目在我的眼里是很不少的一笔。朋友是要买房子才借钱的。我在电话里支支吾吾地 ,说当下不行 ,得过几天才能凑齐。朋友大概猜到了我的心思 ,就说道 :“买房的人有几个不借钱 ?你明年买房子我再借给你嘛。”话说到这个份上 ,已无退路可言 ,我索性当…  相似文献   

3.
借钱的烦恼     
卓玛:我是一个非常热心的男孩。朋友向我借钱,只要我有,我总是非常热心地借给他们。但是不久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借钱不还等,以致我的生活都出了问题,不到半个月身上就没钱了。这  相似文献   

4.
建惠(初三学生)我坚决拥护这种新的评比制度。荣誉总是攥在少数人的手里,对其他学生太不公平。而且,以前的“三好生”评比只注重学习成绩,或者是学生干部被优先考虑,又因为名额有限,在其他方面有特长和优势的人总是没有机会。时间长了,得“三好”的永远都是那么几个人,而其他人往往因为希望渺茫而自甘人后了。这简直就是“两极分化”!隋影(初二学生)我从小学到现在一直都是“三好生”,这不仅是因为我学习成绩好,也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干部。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我是优几个月前,在我国中小学沿袭多年的期末“三好学生”评比制度在深…  相似文献   

5.
学校里,有些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上班迟到了,他们就说路上堵车或者家中有事;班级带不好,他们就说学生不争气,或者“刺头”多,或者家长素质差;课没有教好,他们就说学生基础差或者智商低;评优晋职落空了,他们就说领导没有给机会或者其间有黑幕。他们还特别喜欢说:要是领导给我机会,要是我运气好,要是学生争气,要是家长素质高……言外之意,这些“要是”都兑现了,他们就能做好工作,获得成功。其实,他们是以此开脱,向别人证明不好的结果不是自己造成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安于现状。  相似文献   

6.
“老师——我想向你借点钱。”刚走出教室,一个女生随后跟来,怯生生地开了口。“借钱?”耳边随即响起有些老师的忠告,何况她是刚入校的新生,我对她并不了解。“只借10块钱,我身边一分钱也没有了,真的!”也许是看出了我的一点疑虑,她补充道。“好的,中午我拿给你。”我不忍心拒绝,随口答应了她,心里想,所幸借的钱不多,即便她不还损失也不大。身为人师,你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面对学生的请求,借,还是不借? 一、珍惜情感,维护学生自尊如果学生向你借钱,那至少可以看出学生从心理上对你的认可,他相信  相似文献   

7.
轻尘 《家庭教育》2014,(3):16-16
当我读到一篇有关财商的文章,我才想起上周就该执行的有关儿子零花钱的事。上周我看到儿子桌上放着他父亲给他的30元零花钱时,我就打算跟先生商量着必须定时定量地给钱,而不能将大数额的钱一下子给他,毕竟他还没有过自由支配较大数目钱的经历。如果他有“爆发户心态”,如果他用完了就伸手向我们要,每个月他到底零花多少,一向对钱财不敏感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因为我们做父母的花钱不科学,儿子花钱也缺少计划,不懂节制,将钱“花在刃上”更是无从谈起。以前我偶尔问他钱花在什么地方,他总是一脸茫然地说他忘了。我知道,得改变给他零花钱的方式了。  相似文献   

8.
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课的教学中,一上课,我先装做很为难的样子对学生述说我的经历:“前几天,我的一位穷困潦倒的远房亲戚找我借钱,说是她丈夫因车祸导致脾脏破裂而住院。见到她,十多年前的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十多年前,当我遇到困难急需用钱时,我想要回我借给她的钱,她死活不认账。多少年过去了,提起这件事我仍气愤难平.今天,她竟然还向我借钱.”然后我诚恳地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应不应该宽恕她而借钱给她?学生听了我的遭遇,都争着为我出谋划策。一个同学争着发言说:“你的亲戚上次借钱不还,如果这次你还借钱给她,她又不还钱,你的损…  相似文献   

9.
约定     
每到晚上的七八点钟,我的眼睛便会不由自主地瞟向家中的电话机,期待那清脆悦耳的五声铃声响起。然而,这学期来,那特定的五声铃声还没有响起过。上学期一开学,班级里一下子新增了六名借读生。因为我对他们的过去几乎一无所知,再加上与他们接触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感觉这些孩子和本地的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可一个月后,这层曼妙的轻纱被一个叫做王成的学生收起了。王成间隔个把星期,便会有一次不做数学作业。问及原因,他的理由总是那样冠冕堂皇:“昨天忘把作业本带回家了,今天我抽时间补吧”,或者“这些题目我不会做,而爸爸妈妈又回来得很晚,没人…  相似文献   

10.
“严师出高徒”是古训。但古为今用,我们必须有分析、有鉴别。倘若全盘肯定,那我们每个人不都可轻易地成为教育家了?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有时,对他们的要求如果相同(或者更高)于一般学生,对他们加以严格地“管教”,表面看来似乎成效很大,但是如果去仔细地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就会发现有不少学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旦脱离了老师的“束缚”,会表现得更加不容乐观。也就是说,严格的教育对他们起不了“内化”作用。我在摸索其他途径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宽容的作用。班中有个学生,调皮捣蛋全校闻名。有一回检查作业,他说:“忘…  相似文献   

11.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似乎不能不给。扶危济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崇尚,何况“为人师表”的老师呢?可实际上,这其中也颇多尴尬,颇多无奈,颇多令人忧虑处。和其他老师一样,过去,每逢有学生借钱,我总是慷慨解囊。有时自己身上没有,跑别的老师那里去借也要给学生,从来没有让学生为难,更没让学生打过借条。虽然,每每有学生终不还钱,但因其数目不大,我也没当回事。后来,到一所规模大些的中学任教,学生一千多,我仍然是不问姓名,有求必应。慢慢地,感到问题严重了,每学期借出的钱总有半数还不上来,这钱要在百元…  相似文献   

12.
扶"贫"手记     
清晨,教室里书声朗朗,学生们都认真地读书。值日班干部将昨晚的庭作业交给了我。好家伙!寿小力,而再,再而三强调过的内容依然没,我简直有些心灰意冷。也不知有多个傍晚,我把自己关晚学,指导他做庭作业,我也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他的父母多给孩子一点关怀,可除几句“对不起”“不好意思”以外,切都没有改变。我强压住心中的怒气,但学生还能明显地感觉到我言语中的失望,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注视了学们片刻,认真地说:“同学们,今天师遇到难题了,你们想不想帮帮老呀?”“想!”教室里响起了一致而亮的回答。“好,昨晚的家庭作业又有一个同学没做…  相似文献   

13.
Q:我是职高三年级的学生,无论从身高、体重还是年龄上,我可都算是“大男人”了,虽然也有几个“铁哥们”,但感觉我们之间并不是“铁磁”,他们还总说我树敌太多,我怀疑他们在嫉妒我。就说一周前和2班的那场足球比赛吧,我已经“梅开二度”了,对方的后卫在禁区里铲倒了我,应该罚点球的,但我的铁哥们也同意“裁判”的判罚,却说我假摔,还劝我算了,居然替人家说话,真让我生气。说真的,当时要不是我涵养大,真想揍那哥们一顿。现在越来越觉得朋友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了,为这事我感觉很气愤,也感觉很无望。再有就是现在我和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平时父母对我很好的,尤其是母亲,对我很细心,我学习很紧张,像整理房间、洗衣服、换床单被褥的活都是母亲干的,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父亲总说母亲惯着我,还总是无故地指责我长不大,不知道心疼母亲。父亲老是为母亲打抱不平,难道他也在嫉妒我吗?不知道这些烦恼是他们故意烦我,还是我真的有问题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烦恼越来越多了,雨露能帮帮我吗?  相似文献   

14.
“张蒙,你的作文呢?”
  “不会写!”
  昨天,是我的晚自习,上课铃响了,我抱着作文本走进了教室。有几名学生没有交,和往常一样,我询问他们缘由,前面几名学生都认真地解释着并表示会尽快补交,可眼前这一位,表情僵硬而又不屑一顾地冲着我说“不会写!”此番回答让我觉得自己像是黄世仁在逼账,火一下蹿到了脑门。这时,其他学生的眼睛齐刷刷地转移到了我们这边,显然也是被这幅景象惊呆了。这突如其来的尴尬,我该如何收场?这位学生的语气实在让人丢面子,何况在这么多人面前!就在我准备发怒时,我想到了过去:  相似文献   

15.
我的哥哥     
去年中考,我考上了中专,而哥哥却以5分之差落榜。拿到录取通知单,全家人喜忧参半,在乡邻的眼中,考上中专就等于端了“铁饭碗”,再也不像他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农活了,可是那一笔昂贵的学费却给全家人的心笼罩了一层阴影。另外哥哥以后该怎么办,也成为全家人的焦虑,是念高中,还是复读一年,明年再考,或者……我不敢想下去。 开学前的一个晚上,哥哥突然说:他准备到南方去打工,这样既可以避免上学花钱,还可以挣钱给我交学费。这怎么行?他毕竟才十七岁呀。如果念高中,或者复读一年,都是很有希望升学的。父亲没有吭声,显然是默许。我知道,他也是迫不得已的。他怎么愿意自己的儿子这么小就去打工挣钱呢?  相似文献   

16.
朱泽松 《江西教育》2004,(19):44-44
一天上政治课,我坐在教室后面批改作业,不时地抬头观察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惊讶地发现,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举手都非常踊跃。有位学生都快站到椅子上去了,手不停的挥,口不停的喊:“点我,点我……”面对此情此景,我深受感染与触动。我为他们的求知欲所感动。我真想对上课的老师说,多点点我们的“后排生”吧!但令人遗憾的是,一直到下课铃响,老师也没有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让前排的几个学生包揽了所有问题的回答。“后排”顿时蔫了劲,似乎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有几个同学干脆往桌上一扑打起了瞌睡。我突然有一…  相似文献   

17.
夕阳 《师道》2004,(6):17
一次,笔者在参加某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上课老师神采飞扬,不时提问,而学生均举手频频。但能被老师提问到的学生不多,面不广。有部分学生被连连提问到,而大部分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课后,有几名学生连说没意思,笔者当即询问了几名学生,回答的是:“因为要上公开课,老师要求我们,提问时大家都要举手。能回答的举左手,不能回答的就举右手。不然的话,要被老师‘秋后算账’的。”那么举手情不情愿呢?不少学生回答说不愿意。再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不少老师平时很少或从不提问他们,举不举手都一样,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问了也白问。这一情况引起我的…  相似文献   

18.
开始检视自己的教育,是由于当班主任,我做得很不开心。回想这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刚工作那会儿,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大学生,不懂得教育。孩子们惹祸犯错,根本谈不上引导,实在生气了,不是扔“白眼球”,就是大吼一声:“我不喜欢你了。”没办法,又开始做“管家婆”型的老师,事无巨细,耗尽精力,自己把自己累倒不说,也没把学生带好。往往是他们一边莫名其妙地看着你生气,一边一头雾水地承认:“老师,我错了,我下次不这样了。”可刚一转脸,我余怒还未消,他们又嘻嘻哈哈地闹到一边去了。两种方法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我迷茫了,如此严肃的教育是我不想要的,如此不开心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我需要人来指点,  相似文献   

19.
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一些人腰挎 BP机,手持手机,把乌黑靓丽的头发染成不土不洋的杂色,乍一看还以为是社会青年呢。他们装扮成这样并不是有什么特殊需要,而是在攀比谁有钱,谁会花钱,谁能赶时髦。他 们大把大把地花钱时,不知有没有想过父 母为了这些钱流了多少血汗。父母拿钱是 让他们来学习的,并不是让他们来享受的。 他们这样做对得起谁?学生应以学业为重, 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可以了。如果家庭条 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适当地提高点档次,但 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盲目追求高消 费。我们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与高 消费保…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小学生的习作也都是要表达思想感情的.这叫“立意”。可是有不少学生的习作,只是没有目的地为写而写,没有表达任何思想感情。这可能是他们在下笔之前根本就没有“立意”,他们把“立意”看得太神秘了,或者是我们老师自己把“立意”教得太“玄”了.(我听到不少老师讲“立意”有“玄”的感觉),使他们不敢去“立”的缘故吧。其实,“立意”并不是玄乎的事,只是从认真写事物的过程中,产生出的一种情感罢了。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从浅显的事例子中.进行自然而通俗的引导,使学生知道“立意”是十分自然的事。我常常举平常的例子,让学生做“立意”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