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重实践和体验”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预设。课堂预设作为课堂生成的前提,可以说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的生成需要良好的预设,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一堂准备充分期待出彩的课,却往往不能如意;有时率性而为课堂又如行云流水精彩不期而遇。个别老师甚至断言,课堂预设简单些,生成就会丰富些。事实果真如此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常常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生成成为课堂主流?生成需要怎样的课堂生态环境?课上,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行?教学实践告诉我,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4.
武惠菊 《宁夏教育》2005,(12):13-14
目前,对“课堂生放出精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大讲“生成是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有的淡化教学设计翘首期盼“课堂生成”,有的甚至还说“为了有生成,教学设计,你让让步吧……”那么,课堂中的精彩,是否就真的完全来源于生成?教学设计是否真是课堂精彩生成的拦路虎?教学预设和课落生成难道真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吗?反思教学实践,我的观点是:课堂能否精彩,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我们需要对"生成"倍加珍爱,课堂也常因"生成"而获得精彩。作为一线教学的老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朴实的课堂激情飞扬。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课堂生成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巧抓生成,落脚实践;巧引探究,推进实践;巧通课内外,深化实践。教师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命课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澜教授曾说:“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几年来,我结合自己的管理和教学实践不断思索这个论断。我认为,只有当一个时代有了关于人和生命价值的神圣意识,才会有从生命意义的角度看待课堂教学的教育思想和呼声。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课堂是生命的。因此,我们提出“生命课堂”概念并努力建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8.
杨鑫  解月光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4):12-17,52
智能时代对课堂变革提出新要求,澄明智能技术“何以能”及“如何能”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逻辑理路是开展智慧课堂实践的认识论前提。文章在分析智慧课堂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课堂学习的物质实践观,即学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学习者以物质技术手段为中介的认知性实践,学习者使用物质技术手段的水平能反映其学习实践水平;其次,通过剖析智慧课堂学习方式、场域要素构成,揭示了课堂场域支持学生智慧发展的微观逻辑,构建了反映“智慧生成”及“技术优化”逻辑的智慧课堂模型;最后,提出了智慧课堂构建策略,包括聚焦学生智慧的多元高阶发展、建立问题解决的智慧生成效应、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化调节效应。以此,为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及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9.
如何促使数学课堂具有生成性,结合《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范晓燕 《学语文》2013,(5):55-56
时下.高中作文教学的课堂呈现形式多种多样,点评课、赏析课、专题课,各有各的特点。其实,作文课的最本真形式就应该是写.作文课堂就应该是写的课堂。把作文课上成写作课不容易,因为写作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由学生的写作实践构成的纯生成的课堂。但是作文课又必须是写作课,因为学生写作的能力只能通过写作实践来提升。这是矛盾又是挑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要艺术地处理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有效的写作课堂应该是“生成因预设而精彩。预设因生成而丰富”。笔者曾执教一节写作课,教学内容为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单元训练——《写人要凸显个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和生成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可能途径有:撰写课堂管理日志;撰写课堂管理案例并进行研究;对课堂管理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专题论文或相关论著的编撰;教师集体的协作反思性实践;基于反思的新的课堂管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视课堂文化建设,创建一种"和谐、自主、多元、进取"的课堂文化,也就是"生动"课堂文化。这种课堂文化的内涵包括体验、多元和生长三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紧扣学情,定位目标;"清洗"教材,简化设计;多元生成,自我促进;厚待生长,慢待过程,以此实践这种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和生成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的的可能途径包括:撰写课堂管理日志;记录课堂管理案例并进行研究;对课堂管理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专题论文或相关论著的编撰;教师集体协作的反思性实践等基于反思的新的课堂管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我们需要对"生成"倍加珍爱,课堂也常因"生成"而获得精彩。作为一线教学的老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朴实的课堂激情飞扬。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和生成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可能途径包括:撰写课堂管理日志;记录课堂管理案例并进行研究;对课堂管理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专题论文或相关论著的编撰;教师集体协作的反思性实践等基于反思的新的课堂管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要使我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就必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使生成成为课堂主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作者就一些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张望辉 《教师》2010,(6):68-68
情智共生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尽显个人魅力,抓住课堂生成,努力构建情智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相似文献   

18.
刘士同 《广东教育》2005,(11):19-19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从课程理念到课堂实践的落差,出现了许多困惑和不安,但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必须探索前行,实拖校本教研。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94):143-144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已不再是封闭、狭窄的教学禁锢,它更多地走向了生成,走向了开放。关注生物课堂的动态生成,需要我们教师更理性的理解和实践。期待中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显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显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是我们 新课程所追寻的目标之一。如何 促使我们的课堂具有生成性呢? 笔者认为:只有教师开放课堂, 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师 生互动,才能使课堂成为动态生 成的师生成长的共同体。下面, 笔者结合《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一管 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