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技术进步具有三条不同的路线选择,要依据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因地制宜,择宜而取,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从根本上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只能是“非均衡、动态式、中性型”,这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技术进步路线,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现象.只有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分析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供过于求,表示我国农业已经跨越“粮食短缺”转折点,向着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机遇。入世意味着我国农业正向国际化转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又一新机遇。入世后,我国的农业向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转折和向国际化转折两个阶段的历史跨越需要同步完成.难度加大,同时机遇也增大。因此,我们要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推动我国农业对外贸易扩大.促进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伟婉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14-17,92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科学总结。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了切实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继续坚持以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的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决定的,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必然结果。农业国际化能促进农业技术革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国现代企业的形成,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农业的市场风险,给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生产以及农民利益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杨得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总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途径,才能抓住农业这个根本,促进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周家慧农业是人们生活来源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繁荣的基本条件。可是,我国农业生产目前面临着诸多的不利条件和不少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和措施,使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不利条件我国...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一直对农业实行负保护,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入世后,大量国外优势农业进入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应注重运用法律对策对农业进行保护:充分利用“绿箱政策”;调整关税,加强对重要和弱势农产品的保护;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农业现代化理论方面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他强调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科学阐释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把“两个飞跃”视作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模式依托,强调科技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农业与工业关系中,强调农业和工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从农业制度的变动看我国农业的增长刘玉凤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虽然,近两年(1995、1996年)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状况有了改善,但是继续加强农业生产,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的必须解决的问题。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