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档案属专门档案范畴,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贯彻《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法》的真实记录。是维护婚姻家庭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是巩固婚姻家庭稳定,构建人性化和谐社会环境的有效措施,是社会诸多文明建设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为法律效应提供法律依据的保障。因此,婚姻登记部门要十分重视婚姻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它在破除旧的婚姻观念和婚姻习俗,确立新的婚姻家庭制度与新的婚俗风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对汉中1950年代大量文献资料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1950年《婚姻法》所确立的各项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定对汉中的招夫养夫、站门客、童养媳、招赘婚、早婚等婚俗的影响,揭示了社会重大变革或变迁时,婚姻法律在传承婚姻习俗的同时,对汉中婚俗文化诸多或表面性或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浅谈“事实婚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律政策对事实婚姻的态度一直游移不定,新《婚姻法》和新的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采取了相对承认主义的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选择的崇尚和对事实的尊重。但是,我国现行的事实婚姻制度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正>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唐朝的法律制度主要以《唐律》为代表。《唐律》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其不仅秉承了西汉以来的宗法思想和礼法,还对后世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唐朝的律令制度中,婚姻家庭法方面的规定颇具特色。一、关于婚姻法原则的法律规定1.同姓、同宗、亲属不为婚的原则。我国从西周开始就有同姓不婚的传统,同姓不婚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我国《婚姻法》仅认可登记婚的效力,对仪式婚不予保护。但受传统文化影响,仪式婚在我国仍大量存在,在部分农村地区更是盛行。在大量的农村彩礼纠纷案中,对仪式婚姻的效力认定一直是困扰着司法实践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探究仪式婚在农村彩礼纠纷案中效力的应然状态,以期对此类案件的司法审查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家民政部和档案局联合发布了《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婚姻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新举措,标志着我国婚姻登记档案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公民的婚姻信息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施行,这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核心内容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家庭制度。这是新中国建设新的社会生活的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8.
田翠英 《兰台世界》2006,(16):62-63
本文以法律制度史为研究视角对《孔雀东南飞》进行解读,并依此分析了我国汉代的有关婚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所确立的一项离婚救济制度。因一方的法定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这使得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保护,从而完善了婚姻法的立法体制。本文从分析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入手,探讨了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进而对离婚损害赔偿立法的缺陷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引起对该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省档案馆珍藏的呼兰府《婚姻办法》,形成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是呼兰府针对当时封建婚姻引起的讼案颇多等一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文。这份档案的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并具有时代特征和法律特有的强制性。对婚姻礼俗中涉及到的婚书铃印、结婚年龄、彩礼收受款目、严禁额外索财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呼兰府《婚姻办法》的出台,说明了黑龙江地区虽地处偏远,但呼兰府风气开化较早,率先在本省制定出《婚姻办法》,使人们在婚姻纠纷中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它的制定标志着黑龙江地区旧的封建婚姻制度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王玲君 《大观周刊》2012,(42):61-61
法律为家庭成员之间规定的义务是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和平、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家和万事兴。《婚姻法》规定的这项内容,客观地反映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时代要求.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关系到每个公民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发生在家庭范围内的暴力行为.却是与此完全相悖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鼎盛时期,不论文化、法律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唐律疏议》更是为现代法学所借鉴。鉴于此,笔者以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唐代婚姻管理中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莉  宋媛 《兰台世界》2013,(12):52-53
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鼎盛时期,不论文化、法律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唐律疏议》更是为现代法学所借鉴.鉴于此,笔者以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唐代婚姻管理中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唐朝的婚姻法律的原则,对唐朝结婚和离婚的条件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唐律》的有关婚姻法律的制度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其技巧都是空前的,一些法律规定在今天看来仍旧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下的婚姻档案,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行为的直接记录.自一九五五年《婚姻登记办法》实施以来,各婚姻登记机关积存了大批婚姻档案.要对数量浩大的婚姻档案进行整理、保管,并准确、迅速地提供利用,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必须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因此,研究和探讨婚姻档案及其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的改革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举 《兰台世界》2017,(18):87-89
商鞅变法后的秦社会强调以法立国,打破了西周以来的礼制传统,对婚姻问题进行了许多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严厉打击重婚、逃婚与奸乱等违法行为,规范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些措施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政府与法律成为处理婚姻问题的关键因素。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胡剑 《四川档案》2008,(2):17-19
在我国清代民事审判活动中.适用的法律渊源主要是法、情、理。这里的所说的“法”是《大清律例》;“情”是指具体案件的情节、情况和人之常情;“理”是指天理,是人们为人处世时所遵循的、普遍适用的道理。清代民事审判中适用的规范,主要是情理,而不是法律。光绪18年(1892年)8月。四川南部县衙门受理的一起因婚姻纠纷引发的诉讼案,就是针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请求,依据其案件的情理进行裁决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唐朝的婚姻法律的原则,对唐朝结婚和离婚的条件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唐律》的有关婚姻法律的制度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其技巧都是空前的,一些法律规定在今天看来仍旧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我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其法律制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婚姻法律制度的历史特质表现为以法律的形式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重视维护封建家庭伦理关系、以刑罚的方法处罚违反婚姻法律制度的行为,唐代婚姻法律制度既继承了历代婚姻法律制度的内容又有所发展。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中的积极因素可以为现代婚姻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纸婚姻法新解释,引发社会热议,背后折射出婚姻被物化的悲哀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