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20世纪,特别是世纪初中国处在一个革命的浪漫时代,新诗诗人又是以年轻人为主体,很容易与浪漫主义精神产生共鸣,因此浪漫主义思潮流行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成为对新诗产生了最大影响的外国诗歌流派。这种影响不仅来自浪漫主义诗歌本身,也源于新诗诗人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误读”。新诗诗人夸大了浪漫主义诗歌从抒情内容到体形式上对传统的颠覆作用,特别是夸大了诗人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和诗体方式的“自由性”,助长了新诗诗人在做人方式和作诗方式上对“自由”的过度追求,特别是误以为诗体的大解放是浪漫主义最显的一个特点,严重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形势喜中有忧。诗歌如何走出低谷?值得探讨。首先要克服诗歌中的大白话、大黑话与大黄话这三大弊端.还要继续在诗歌形式与内容这两方面努力进行探索。许多诗人、诗评家与诗社为探索新诗形式作出了积极贡献。而努力使诗歌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与贴近群众这“三贴近”应是当务之急。倘若我们有坚定不移的探索精神,又能从传统与外国的诗歌中吸取营养,努力做到“三贴近”,新诗定会柳暗花明,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诗歌已失败而走向衰落。诗人是造就病态现象及诗歌尴尬的主因。从社会学角度审视,“新诗潮”是存在朦胧、古怪、粗丑、反传统、反“诗美”等极端病态现象,严重地危害于诗歌。诗歌是社会学范畴之一,诗人要扮好社会的“正式角色”,走进大社会,创作合乎社会期望、审美规范的作品,维护诗歌永恒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诗歌已失败而走向衰落。诗人是造成病态现象及诗歌尴尬的主因。从社会学角度审视,“新诗潮”中存在朦胧、古怪、粗丑、反传统、反“诗美”等极端病态现象,严重地危害于诗歌。诗歌是社会学范畴之一,诗人要扮好社会的“正式角色”,走进大社会,创作合乎社会期望、审美规范的作品,维护诗歌永恒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新诗其实有“自己的传统”,这一传统即20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说的:“二十多年来写新诗的和谈新诗的都放不下形式的问题”,这个“传统”序列上的诗人是陆志韦、徐志摩、闻一多、梁宗岱、卞之琳:冯至、何其芳、吴兴华、林庚等,这些诗人重视新诗的“诗形”建设,不懈地寻求现代汉语诗歌的形式秩序。新诗的这一“传统”对于目前当下中国写诗忽视诗歌形式问题、过于“自由”的风气,应有警示与纠偏之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诗人个体、生命体验、语言三个角度分析了“后新诗潮”在诗歌本体观 念上的回归倾向。指出对具体生命体验的表达是后新潮诗人的共同追求;后新潮诗歌对语言 的理解经过了工具化的两种途径,最终达到从存在方式的高度来看待诗歌语言。  相似文献   

7.
新诗通识教育是诗性生命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使新诗获得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面临多重困境。论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困境、改善教学的一些路径,包括内容的选择和诗性生命教育理念的贯彻,以及将诗歌融入诗人生命历程的"叙议结合"式讲授方法等。并认为适当采用网络视音频资料,注重师生互动、个性化朗诵、鉴赏与写作相联系等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诞生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前后的新诗,在近百年历史中,出现了众多的诗群或流派,“直接抒写”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汉语诗歌的写作理想。它作为一个诗学理念由来已久,但作为汉语诗歌真正的内在推动力,一直没有被系统地予以揭示。它是新诗叙述策略转型的重要表现,也是每一个时代“文学自觉”的反映。文章旨在对中国新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抒写”理念进行探微,继而为新诗的诗歌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也为新诗的创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俄语诗歌对新诗革命和百年间新诗的体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影响到新诗的职能,也影响了新诗的形态,特别是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俄语诗歌使新诗更重视诗的济世功能,使新诗与古诗相比更具有现实性、严肃性,更政治化。俄语诗歌对诗的音乐性和排列美的重视,也使新诗将诗的音乐美与排列美作为诗体建设的主要内容。前苏联的诗歌观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诗,助长了新格律诗的流行。中国新诗人对俄语诗歌的形态有些“误读”,加剧了新诗诗体的自由化与格律化的对抗。  相似文献   

10.
卞之琳是在格律新诗的创作和理论方面都有重大贡献的诗人。本文试图从卞之琳历年关于新诗格律的论述中总结出其新诗格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把它放在新诗格律理论探索的历史上给予评价。卞之琳的新诗格律理论既继承了闻一多、孙大雨新诗格律方案中以音尺(闻一多称“音尺”,卞之琳称“顿”,孙大雨称“音组”)为新诗节奏单元的核心意见,同时又扬弃了闻一多格律方案中的机械论因素和孙大雨的本质主义倾向,使这一方案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声韵和节奏的内在规律。卞之琳先生对新诗格律理论的突出贡献还在于区分了汉语诗歌的哼唱型节奏和说话型节奏,并首次阐明了这一区分的语言学依据。卞之琳认为,我国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是哼唱型的,新诗则主要是说话型的。这一看法实际上从理论上分别了新诗和古典诗歌两种不同的节奏模式,同时肯定了说话型节奏作为自由诗和格律新诗共同的音乐(节奏)性质,为形成统一的新诗音乐性理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对现代新诗 ,在坚持一般诗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 ,我认为尤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注意节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诗歌节奏或繁密急促或疏宕舒缓 ,应该是和诗歌思想情感和谐一致的 ,诵读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诗歌的节奏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田间的《抗战诗抄》 ,闻一多称之为“一声声的‘鼓点’” ,“响亮而沉重”。如《坚壁》 :狗强盗 ,/你要问我么 ;/“枪 ,弹药 ,埋在哪儿 ?”/来 ,我告诉你 :/“枪、弹药 ,/统埋在我的心里 !”诗句式短小 ,节奏急促 ,声调果断。指导诵读时 ,要注意一个节拍一顿 ,一顿犹如一声鼓点 ,…  相似文献   

12.
抒情是诗歌最本质的特色。古今中外的诗论都认定诗是抒情的文学。中国新诗在抒情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真正解决好。本文试图从感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新诗诗人感情的典型化,新诗的抒情方式与技巧等几个层面,对新诗的抒情本质特征作了描述,表达了作者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诗因其含蓄内敛,更能引发读者丰富多样的阅读联想和感受;而对于崇尚自由和个性的当代中学生来说,既然是表现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当然得“我的地盘我作主”,他们用以表现自己对新诗的阅读感受的形式不更应该多元化吗?因此,笔者指导学生学习新诗时,通常先是师生诵读、思考、讨论,读懂诗歌内容后,就让学生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可读,可唱,可写,甚至可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新诗虽不像古典诗歌那…  相似文献   

14.
初中新诗教学,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到首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正确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  相似文献   

15.
西南联大学生诗人袁可嘉提出“新诗现代化”、“新的综合传统”、“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同时学生诗人王佐良把诗友穆旦介绍给世界,他们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新诗创作实际,概括出自己的诗学理论,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的研究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是T.S.艾略特的“有机综合论”、“艺术转化论”等理论和W.H.奥登的机智、反讽等才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三十年代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现代派代表着一股追求“纯诗”的文艺思潮。虽然该派从形成到衰落不过五六年时间,却形成了一支促使新诗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四十年代的“九叶诗人”和新时期的青年诗人,都是从现代派诗作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营养,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因为吟咏着“月的凄清”和“梦的幻影”的现代派诗歌既不同于“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又与以李金发为  相似文献   

17.
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和常熟理工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共同主办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理论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0至21日在常熟理工学院举行。这是一个关于诗歌和诗学的小型高层研讨会。会议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蒋登科教授和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常务副会长、诗人黄淮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知名诗人和诗学研究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结合诗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探索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的理论问题。代表们在会内会外充分地交换意见,力争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中国格律体新诗走向成熟。上海《文学报》和浙江《诗评人》等也派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初中新诗教学,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到首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正确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  相似文献   

19.
吕军林 《甘肃教育》2014,(18):100-100
正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向偏重古诗词,新诗的教学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很多教师对新诗不够重视,采取一种消极处理的态度,这些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在新诗阅读和鉴赏能力上的不足。要搞好新诗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把握新诗的特点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它在语言上  相似文献   

20.
白话新诗诞生时即有先天不足,“非诗化”倾向严重。一些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象征派、新月派、现代派起而行之,站在“诗”的角度,从表现手法、外在形式等方面,不断矫正新诗的发展方向,使白话新诗从“白话”走向“诗”,力图找到一条既能接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又富有鲜明现代气息的诗歌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