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出发,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体会,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中的优势,总结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模式、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教育信息化环境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一般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和网络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两个层面上的整合课.两个层面的整合课教学内容有异,教学目标有别,教学张力也随之发生改变.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更加强调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而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强调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须兼顾学生信息意识、能力、素养的养成和包括学科在内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升华,尤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中,必须注意两种整合课的联系与区别,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学张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为新课改的实现和新课标的落实搭建了实用平台。然而,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结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应当包括一个理念、五条主线、一种境界,即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新的课程改革与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整合课教学,将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手段、学科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程序有机地搭配和排列,从而创造出理想的教学境界,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本文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以及网络德育出发,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将学科与德育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中小学深入展开。整合课的教学是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学科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物化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这一始自20世纪90年代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国家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大奖赛到目前为止就举办了八届,评选出了一批又一批整合优质课,为整合课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创造了有利氛围。各省市的整合优质课评比一个接一个,进一步推动了各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研究与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形势喜人。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求与课程(或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和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教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课例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整合的状况与我们期望的目标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不少教师存在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误区。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作为一种课型,像一般物体一样,具有一定的张力。本文作者从“横”“纵”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保持整合课教学的张力。横的方面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突发事件的调控;纵的方面包括:教学程序、教学节奏、教学机智。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都必须对整合课的课型发挥有一个科学的“度”的把握,以保持整合课应有的性质与魅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问题者居多,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同样需要对交互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在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其教学交互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方式与特点。整合课中的交互运用必须掌握具体方法,把握具体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厂大教师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这段话不仅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目标,而且还揭示了它的深刻内涵即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功能,论证在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课堂构成要素——“学生学习”、“课堂文化”及“课程教学”三个维度检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整合的价值在于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遵循“课程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特征的一种需求,信息技术教学的机械性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整合的要求。而两者的整合必须把握好整合的度、把握好整合的时机、把握好整合的内容。本文通过几个实例,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磨练,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磨课,准确把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点也离不开磨课。如此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才能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运用自如,对课堂教学的本质与精髓从容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高屋建瓴,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洞察了然。讲述磨课历程,聆听教者心声。我们希望我的磨课记能够紧扣某一堂课或某一知识点的教学,用夹叙夹议的笔调,记录您在整合过程中的教学研究过程;几番对比磨课过程中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不同阶段、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细微差异;书写您在探寻信息技术最佳整合点时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语文;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运用信息技术;三、制作精美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5.
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当具有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应当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应该体现“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粤该体现多维目标,统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科特点,具有个性特色等。同时,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当注意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情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为适应这个发展趋势,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课教学将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首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理念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一种有效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8.
由明淮 《现代教育》2003,(20):61-6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其中教师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追求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技术手段向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学科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既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又是对传统学科教学的反动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整合中的教学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不难看出,要上一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除了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及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