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儿童学课程是重塑教师专业素养、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应对教师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其设置需要超越学科体系的组织线索,以问题领域为核心组织课程模块;超越心理主义的课程内容,彰显课程建构的社会文化视角;超越对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依循,关照儿童个体差异。儿童学课程要设置如下课程模块:儿童身心发展、儿童发展与社会、儿童研究方法、儿童研习实践。  相似文献   

2.
儿童学课程的设置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走向。由于能够体现教师作为儿童研究者的存在本质、拓展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基础和增强教师教育课程对社会的适应性,儿童学课程的嵌入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提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的教育现实出发,借鉴国际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教师教育课程需要以涵育教师的儿童学素养为目标,在课程结构上做出积极的调整,同时以问题领域为核心组织课程模块,践履"情景化的实践探究"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美国鲁特格斯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学研究的展开与大学儿童学专业的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向.本文在述评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的儿童学研究、儿童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大学的儿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及其特色,同时也对美国若干主要大学的儿童学研究作了介绍,以期学界对美国大学儿童学领域的发展动向予以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儿童学研究的展开与新设大学儿童学专业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向.本文简述儿童学的提出过程与主要研究方向及近期日本大学设立儿童学专业的概况,介绍日本两所大学的儿童学专业课程及科目内容,以供我国学前与初等教育教师专业课程改革之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许多大学新开设了儿童学专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突破了传统师范专业的界限,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从儿童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并强化了教育实践课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许多大学新开设了儿童学专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突破了传统师范专业的界限,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从儿童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并强化了教育实践课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大学儿童学专业正在构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儿童学概论。纵观多种儿童学概论的著述呈现了儿童学探究的学际综合性和多样性。本文以奈良女子大学教授浜田寿美男的《儿童学序说》所提供思路为线索,从生物学家尤克斯奎尔的环世界(umwelt)的概念出发,通过恩斯特.马赫、詹姆斯.吉布森的问题视角与探究方法,重新认识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立场与指向,从中尝试发现儿童学基本原理的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苏俄维果茨基学派儿童学研究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论述,着重考察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论"的方法论基础;梳理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儿童发展的彼此拮抗的两种理论假设——"发展-掌握论"与"发展-自我运动论";进而联系苏俄从"儿童学批判"到"儿童学复兴"的历史事实,阐述维果茨基学派儿童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对儿童各个方面的研究统一在儿童学系的旗帜之下,既是儿童研究发展的时代必然,也能有效提升儿童整体的福利,并促进相关学科的完善。儿童学以儿童为唯一的研究对象,以实验法为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各国。但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内部矛盾、方法论建设上的欠缺以及对科学的过度迷信,儿童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后世学者若欲重建儿童学,吸取这些早期的经验与教训必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师徒制是我国中小学普遍推行的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认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师徒制"的实施应该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学校为主体、以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分别着力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开发建设能力的提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从而构建师徒互助共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进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科学素养。文章根据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现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实践等方面,对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基础课程相对薄弱、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学科课程有待精化等问题。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正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统合课程内容、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加大自主课程的比例等措施,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以提高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中小学教师的评价能力存在着评价不准确、以偏概全以及随着教师教龄增加评价能力反而降低等现象。因此,应该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和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师的评价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反映和“课程哲学”,而课程观是课程意识的核心。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方式、存在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教师的课程意识内在地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要求教师转变课程观念 ,具有反思性实践能力 ,学校应重建学校课程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3年全国100多所非师范院校共同提出挑战教师教育的宣言;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恢复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日益紧迫的教师教育新需要,将讨论已久的教师教育专门化及高等师范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等问题,推到了非系统解决不可的前台上来.教师教育专业化,除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专门"性外,关键是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专门"课程和教学.建构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及以此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体系",是打造教师教育专业性,占领教师教育制高点,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明智之举.作为连接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中端的"教学技术类课程"的建设,是其中最大难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应顺应世界初高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态势,总结和借鉴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经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夯实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加自主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7.
Internationally, considerable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 is occurring which promotes constructivist philosophies and advocates constructivist-inspired pedagogical strategies that are new to many teacher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supporting factors necessary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he issues of concern that were evident during one primary teacher's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 unit of work based on a draft of a new state-wide science syllabus which proposes such approaches. One researcher (CEP) provided guidance during the writ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t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s complemented by ongoing collegial support.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er's practice reveals that professional growth required a willingness of the teacher to engage with change and modify his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support factors for teacher growth consisted of an appropriate program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innovation,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implementing new approaches. In contrast, the issues of concern were: the adequacy of support for planning including the tim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innovation and make changes to teaching practice; science equipment; teacher knowledg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ways to cope with chang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upport factors and issues of concern is vital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curriculum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步伐、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了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发展的基本含义和要求,并探讨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增权之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薄弱环节,处于探索阶段,既没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而且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专业自主权也没有得到相应支持与保障,因此教师增权之问题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增权在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增权主要是专业自主权的增长,它涉及外部力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教师自我增权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师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有多重角色,网络应用应进一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在网络资源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