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结合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教育救国思想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中的组成部分。自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图书馆则于1904年进入“近代”。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产生了二次高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则是产生在第二次中国近代史研究高潮中。图书馆界在对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许多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贡献包括对近代图书馆的建立进行多方准备、亲自参与近代图书馆的创办、推动图书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促进图书馆学术范式转型与图书馆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堪称大师的图书馆学家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图书馆与文化之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地近代图书馆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指出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而近代图书馆又反过来通过文化传播、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迁移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分期的历史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组成部分.中国自 1840 年进入近代社会,图书馆则于 1904 年进入"近代".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产生于第二次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高潮中.图书馆界在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许多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是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虽然早在古代就产生了藏书楼,但是做为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大约是在公元一九○四年(清光绪三十年)出现的京师大学堂图书馆,因此,我国近代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产生较晚,发展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藏书楼是近代图书馆的初级形式,近代图书馆则是古代藏书楼的高级阶段,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西方传教士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促进者;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是西方图书馆观念的"传播者",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扬弃者",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者";中国近代图书馆既不是"国故"也不是"舶来品",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根在中国,它开放和谐、兼容并蓄.由此可见,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全球性和地域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决定了研究近代图书馆的历史必须具备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8.
梁灿兴 《图书馆》2006,(2):8-12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公众图书馆产生源流的梳理,得出了公众图书馆产物的社会基础正是公民社会的特征的结论,认为公众图书馆是公民社会的产物,近代公众图书馆是近代公民社会发展起来的信息资源自治体。  相似文献   

9.
宗教对我国图书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诸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古代和近代以来,几种宗教对我国寺观藏书、古代目录学思想、早期图书馆"传播学"思想以及近代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图书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部图书馆法规的产生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法规。它的产生,直接源于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及其实践。同时,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颁布,今天我们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于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政局的动荡,亡国灭种的危机,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使中国近代图书馆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教育性及创新性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我国戊戍变法前后,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推行的变革及其对我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所起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文中引用了不少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近代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演变过程的独特性,力图阐述脱胎于古代藏书楼的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它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政治社会不断变革的结果,有着不同于近代西方图书馆发展轨迹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会大学图书馆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早地将西方图书馆的理论、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方法等带进了中国,其馆藏文献呈现出中西兼备、文理并重的特点,采用了新式的文献组织方式,自编了图书分类法,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起到了启蒙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虽于1912年才成立社会教育司,但在清末已基本形成社会教育的氛围。在启民智的过程中,人们都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从而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之初,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与社会教育不可分割的态势,中国近代图书馆承载着广泛的启民智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社会教育的整体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论早期维新派的图书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早期维新派对西方图书馆事业的考察与介绍、对封建藏书楼弊端的批判、提出大开公共藏书楼的建议及其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关系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早期维新派的图书馆学思想在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璐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24(3):83-84,89
新图书馆运动实现了中国图书馆从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转变,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立了图书馆协会,形成了图书馆学教育的规模,产生了第一代图书馆学人。  相似文献   

19.
走向平民——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平民化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民化是近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民智"思潮背景下的中国近代图书馆,随着社会各界对其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刻认识,最终被民国教育部定位为社会教育机构,从而为图书馆的平民化提供了制度保障.20世纪20、30年代"新图书馆运动"兴起,它所传播的西方图书馆理念和美国式图书馆管理方式,促使中国近代图书馆在服务形式、借阅对象、收费方式等管理方式上逐渐走向了平民化.  相似文献   

20.
蒋梦麟把图书馆视作学术研究的“工具”,主张划定图书馆经费、藏书兼收并蓄,并以美国图书馆为榜样改革图书馆管理.其图书馆思想对发展近代图书馆事业、对推动图书馆现代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