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佳 《报刊之友》2010,(8):43-45
一、体验新闻的出现和表现形式上世纪末,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作的一本《体验经济》中提到“体验经济”这一概念。体验经济是指在消费中,人们已经不满足被动的单向的消费和结果性的消费,而是希望在消费过程中有自己行为的参与和投入。比如,一个企业开了一家咖啡店,店里没有任何真正的咖啡,  相似文献   

2.
杨金海 《青年记者》2010,(16):46-47
尽管中国依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但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已烙下了消费主义的印记。在消费社会里,“消费不是指个人的随意消费行为,是与社会价值体系及社会的控制功能相联系的一整套制度和道德”。全民的参与,使得消费在全社会蔓延。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在消费社会中产生了一种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3.
汪佳 《今传媒》2010,(8):43-45
一、体验新闻的出现和表现形式上世纪末,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作的一本《体验经济》中提到"体验经济"这一概念。体验经济是指在消费中,人们已经不满足被动的单向的消费和结果性的消费,而是  相似文献   

4.
“微时代”——从日本的手机小说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9,(5):116-116
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质在近些年来逐渐展现,即媒介生产与消费都进入了“微时代”,内容生产是“徽创作”,内容消费是“微支付”,内容:体验是“微阅读”。: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媒体文本先前的“宏大叙事”与“意义承载”,媒体生产与消费变得越来越切片化,娱乐与体验也越来越即时性。日本近些年发达的手机小说可以说是这种媒介“微时代”的一个影像。  相似文献   

5.
体验经济时代下,消费环境、消费需求与消费行为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于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与情感需求,越来越多的营销者正在抛弃传统的营销模式,而更加注重为客户创造消费体验。在体验营销盛行的背景下,广告应该以何种形态存在并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这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思  相似文献   

6.
陈力丹 《今传媒》2005,(11):7-9
一、什么是经济,什么是经济新闻什么是经济?它既不是某个单独的实体,也不是能够抓得住的具体东西,它难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加以描述,进展过程也不容易测定。每个人能够直接体验的“经济”是很有限的和微观的;公众对大范围内的“经济”,很大程度是通过大众媒介来“感觉”的。在这个  相似文献   

7.
尽管中国依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但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已烙下了消费主义的印记.在消费社会里,"消费不是指个人的随意消费行为,是与社会价值体系及社会的控制功能相联系的一整套制度和道德".①全民的参与,使得消费在全社会蔓延.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在消费社会中产生了一种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销售平台的不断完善与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健全,网络购物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尤其受到了白领和学生的欢迎.而这种由媒体强大的宣传攻势与商家各种促销手段的诱惑所带来的狂热的购物行为,在无形中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了某种规定的生活之中,使人们长期处在一种“购物欲”或者“购物情结”之中.而这种“购物欲”所产生的巨大的消费力又构成了现代消费社会再生产的条件.由此,新媒体带来的消费主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普及在全球蔓延开来,并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中国拉开一场静悄悄的消费革命的序幕——“说它是一场革命,是因为它席卷大江南北,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模式、生活质量和社会境遇;说它显得静悄悄,是因为它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如此司空见惯、如影随形,以致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9.
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权和区分都被消解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传统的边界断裂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采写经济新闻难,经济报道出精品更难。认为搞经济报道,接触到的都是枯燥的数字和乏味的事例,找不着“亮点”,不容易写出精品力作。其实,经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消费领域、流通市场等大量的经济宣传中,闪烁着无数的“精品亮点”。关键是我们是否沉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去观察它、发现它,并能按精品的要求把它“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1.
“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统计调查,旨在阐释“城市记忆工程”的产生及其发展是与社会经济、档案事业发展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诸多特点既是它的优势又是它深入扩展的局限因素,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些因素,是具体分析“城市记忆工程”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体验经济的到来 20世纪末美国俄亥俄州战略地平线(Strategic Horizons LLP)顾问公司的约瑟夫·派因与詹姆斯·吉尔摩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中轰动世界地指出“体验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体验经济被其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之间的演进过程,就像母亲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升级需求突出,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快速发展。面对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过度依赖技术场景、内容单一、易于复制、延续性不强等现实问题,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现有文献,明确了“互动”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沉浸式文化体验中互动设计的核心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沉浸式文化体验中,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场景设定、情境打造、情感提炼、集体兴奋和意愿强化等五个环节是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实现互动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并分别从活动前准备、活动中升华、活动后延续三个方面提出了沉浸式文化体验中互动设计的实现路径及具体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产业能否壮大并实现其产业价值,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同与接受程度。而数字出版作为一种体验品,是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基于价格、技术、知识以及营销等方面因素之上的总体评价或效用,这种效用的高低决定他们的消费决策与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改变,对消费过程中的精神需求比重越来越高,体验消费成为当下消费的新常态,商家为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取胜不断寻求激发商业营销的创新点.3D立体画与商业结合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3D立体画艺术理念和商业理念的结合是两全其美之事.  相似文献   

16.
“崇洋”是近代中国消费的主旋律,对近代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社会经济变迁产生过重要影响,以至于有人误认为“崇洋”是近代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其实“崇洋”思想于清朝中期就已经在江南等地出现。  相似文献   

17.
贾毅 《新闻知识》2012,(4):56-57
当代消费是在体验经济下的体验消费,媒介消费也无疑要遵守这一经济规律。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呈现者和影响者,他们在近些年有什么符合体验消费规律的创新尝试呢?本文逐项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晗  郭小安 《新闻界》2023,(3):51-66
本文从游戏陪练的视角出发,分别展现陪练在情绪劳动和情感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实践,并结合实证材料分析劳动者的主观体验与劳动控制的关系,以展现劳动控制方式发生的变化。通过对游戏陪练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在情绪劳动中,游戏陪练依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并且深层表演更深地嵌入日常生活中。不过,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游戏陪练能够主动进行审美劳动、经营顾客,深度掌握劳动过程并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借助游戏内容和社交产生的游戏体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劳动者的情感消费需求,游戏陪练在情感劳动过程中扮演“产消合一者”的角色,劳动者借助消费情感资源完成情感补偿,得以持续性地劳动。尽管游戏陪练获取了一定的主体性,甚至出现“去异化”的趋势,但资本借助情感资源的商品化、去劳动关系化、平台技术霸权等策略,用更隐秘的控制逻辑加强对劳动者情感资源的开发,二者共同构成劳动者情感资源消耗与补充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体验经济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和我们的生活、关于报纸,我们已经有“新闻纸”、“实用纸”、“观点纸”等多种界定,在体验经济时代,还要高度重视:新闻纸也是“体验纸”!读者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他需要新闻信息帮他理性决策,也需要纸上体验身外的世界、报纸创造体验有相互联系的三层。  相似文献   

20.
关睿 《视听界》2006,(5):85-86
2006年初,国内最具新锐精神的杂志《新周刊》颁布了中国电视节目榜,将《交换空间》评为“2005年最佳生活类节目”。《交换空间》于2005年3月在央视经济频道开播,一年多时间,它以独特的创意,吸纳兼容多种节目类型的特质,以出色的资讯服务、生活体验、真人秀,成为2006年最具上升空间的电视节目。一、背景:社会文化与消费语境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出现,并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受众指认的品牌,一定是同当下的社会文化与消费语境具有某种默契与勾连,进而进行成功的投影与反射。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市场和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