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行政流程再造是政府根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为原则.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再造,转变成以公众(广义的公众,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等)服务需求和输入各种公共信息为起点.到政府创造出对公众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借助网络进行政务活动。政府再造后的行政流程以公众满意为目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公众,以事务为中心;二是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  相似文献   

2.
业务流程再造是组织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消除潜在威胁、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作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继承和发扬,政务流程再造是各级政府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方式,提升政府绩效的必由之路。而将政务流程再造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则是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实现再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合理的行政流程是电子政务存在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对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特征进行了基本界定,并阐述了传统行政流程在网络环境下的弊端,进而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流程再造的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涉及改革问题:一方面是管理,一方面是服务,这两个目的不能达成,真正的电子政务就实现不了。可以说行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府行为的改变。因此,政府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还要考虑到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后政务流程再造(Govem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GPR)的问题。GPR实际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的建设应该以GPR为主线,按照朱镕基同志提出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要与政府职权能转变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有效推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指出政府部门协调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保障,协同政务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提出基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政府组织结构再造,要求厘清政府流程再造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关系,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加快政府流程再造,以"大部制"改革推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本期专题以“电子政务流程再造与资源整合”为主题,约请蔡立辉、邹生和赵仲明等人,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共同探讨了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流程再造与资源整合问题。《行政流程再造:电子政务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一文指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行政流程再造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孟涛  胡军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205-207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政府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管理部门建设电子政务,对于我国科技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科技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科技管理部门正经历着这场信息化革命,并面临着电子政务的新挑战: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再造运作流程、创新并整合其公共服务等等。  相似文献   

9.
现有很多办公信息资源没有有效工具进行管理和利用,使信息利用率低下,查询效率低。如果能够在政府现有的服务机构中应用"信息追询系统"技术,那么,政府就有可能用电子政务来完善服务方式,促进政务流程再造,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信息追询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具有公开政务信息,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网上互动参与以及业务处理等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就应当树立“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统一电子政务标准,形成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适时推进电子政务信息流程再造;科学规划电子政务信息的数据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政务流程再造(GPR)的理论,探讨了GPR的内涵、特性、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分析了GPR实施过程的策略和系统模型,通过对GPR的研究为政务流程再造和电子政务提供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来临,政府管理正面临信息网络化和系统联动一体化的挑战,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政府业务流程的变革。本文即介绍电子政务和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含义、关系及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必然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池忠仁  陈云  王浣尘 《情报杂志》2007,26(5):49-51,55
电子政务是当今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的主流方向,对其流程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考虑当前研究集中于电子政务流程设计及优化而对电子政务流程本身研究相对欠缺,通过分析电子政务流程的影响卤素、构成要素及内部结构,提出了影响因素模型及内部结构框架,随后根据内部结构框架对电子政务流程做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角度将电子政务服务分成了4种模型.对各种模型的运作机制做了分析和比较。文中论及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模型的成本主要是指电子政务服务流程中所产生的应用成本。在做了一定简化假设的基础上,本文对各模型中的用户成本和政府成本等做了定量的评估分析.并认为,有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电子政务服务模型最能减少用户成本和社会成本,而合理的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是减少政府成本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政府电子服务流程再造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府建设中必然伴随的管理变革。本文结合电子政府的核心——电子服务,依据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框架,对国外电子服务流程再造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主要内容包括:从流程再造向电子服务的可移植性,电子服务流程再造的原则与方法,信息技术与电子服务流程再造。以及电子服务流程再造的挑战等。本文最后集中总结了目前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何谦然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123-124
"电子政务"和"政府再造"是现今政府管理的两个热门话题。在深入阐述电子政务和政府再造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论述了政府再造和电子政务的逻辑关系,结合世界和我国通过电子政务推进政府再造的成功例证,提出了在现行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但同时又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照搬套用的情况下,将二者自觉结合起来,通过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渐进式再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是开放的时代,互动的时代,也是参与的时代。在信息时代,政府改革面临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建立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府政务改革和再造的方向。如何完成政府职能的转换,如何在管理决策中体现民情民意,这是电子政务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连开发区政府“网上纳税”项目成功应用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纳税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INTRANET技术及安全性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网上纳税”的流程和实施方法,解决了流程再造过程中相关的法律及安全问题,对传统税款征收及入库过程、稽查选案等税收征管业务进行了有效的流程再造,为实施电子政务,尤其是创建网上税务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东  潘小毅  孙晶 《情报科学》2008,26(6):805-808
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建设将推动电子政务更好的发展;知识管理是确保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中的知识管理需求和维基的知识管理功能的分析,提出了政务级维基应用的工作流程及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平台模型,并对维基在国家/省级政务内网中知识管理的应用作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是开展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政府进行政府网上行政审批流程的实践,探讨了对我国开展网上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