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人们往往将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对价值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而将生态系统这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贮存体称之为生态资本.由于传统的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难以对生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客观评估,该研究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内在过程及贮藏进行评估,展现了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宏观价值为609.35美元/hm2/年,草地生态系统主要自然资本的价值为1 196.23美元/hm2.从全省的情况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约为204×108美元/年,生态资本的价值约为400×108美元.同时,运用上述评估结果可以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作进一步评估,结果表明,青海草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约为748×108美元.  相似文献   

2.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胡海胜 《资源科学》2007,29(5):28-36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分析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7项服务价值总量为26.1086×108元/年。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16.1605×108元/年和9.9481×108元/年,直接经济价值是间接经济价值的1.62倍。在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其大小顺序依次为:森林游憩>固CO2释O2>土壤保持>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林果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价值以16.0838×108元/年稳居第1位,占总价值的61.60%;其次为固CO2释O2的价值,占总价值的32.91%,两项合计占到95.51%。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在价值构成上异于全国一般规律的原因,主要在于庐山自然保护区高度发达的旅游产业和小规模的林业生产活动等。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有助于人们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方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生产产品功能和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约为0.45×108元,主要是芦苇资源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水资源调节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大气调节功能、文化科学功能)为6.68×08元,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其中大气调节功能是价值量最高的服务功能.水量短缺和富营养化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测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华  康旭  王利  伏捷 《资源科学》2010,32(1):177-183
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别间的相互作用,将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归纳为资源供给、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三大类共10项,并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评。结果表明:①2007年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10.35×108元,相当于2007年辽宁省GDP的6.44%。平均单位面积海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03.02×104元/km2;②在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资源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人文社会服务价值分别占33.18%、15.04%和51.78%。从所评价的10项海域生态服务的价值量大小看,依次为旅游娱乐价值食品供给价值水质净化调节价值空气质量调节价值干扰调节价值气体调节价值科研文化价值基因资源供给价值有害生物与疾病的生物调节与控制价值原材料供给价值。  相似文献   

5.
拉萨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连  张镱锂  王兆锋  摆万奇 《资源科学》2010,32(10):2036-2042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拉萨河流域湿地30年(1976年-2006年)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评价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拉萨河流域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02×104hm2,达8.8%,其中水域、高寒草甸以及沼泽湿地呈减少趋势,森林湿地和滩地呈增加趋势;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损失41.20×108元,年均损失1.37×108元,以气体交换功能价值损失量最大。生态价值的损失主要是由对环境调节起主要作用的水域、草甸和沼泽湿地的减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①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②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占3.81%;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年内随生长季节变化,中国生态系统在5-9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而在11-2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在总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⑤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发现,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价值量为2.84万元,人均GDP为2.99万元,总体而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接近1∶1,这表明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社会经济价值的高度稀缺性,尤其在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这种相对稀缺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1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2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占3.81%;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年内随生长季节变化,中国生态系统在5-9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而在11-2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4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在总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5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发现,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价值量为2.84万元,人均GDP为2.99万元,总体而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接近1∶1,这表明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社会经济价值的高度稀缺性,尤其在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这种相对稀缺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农田从供给、调节和支持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也消耗着其他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对其投入的资源,并且农田还提供了很多无益甚至有害的负服务。本文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框架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代表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其消耗的资源、生态系统正服务、负服务产出3个方面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并构建基于生态服务的综合评价指标来探究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农田消耗了大量的资源(2.75×1020sej),其中人类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最大(2.52×1020sej);农田提供的正服务(6.40×1020sej)主要是供给服务(3.70×1020sej),负服务供给中(2.02×1020sej),调节负服务比重最大(1.83×1020sej);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远小于1,且逐渐降低,综合评价农田属于严重的消费型系统。  相似文献   

9.
以淳安县土地利用规划为研究对象,采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谢高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淳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间(2006-2020年),淳安县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净减少68.91×10~6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规划建设占用和耕地补充。规划实施过程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关于海岛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尚不多见。在基于海岛农田产量、森林生物量、植被覆盖度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修订的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域1986-201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典型海岛册子岛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研究区域整体服务价值处于下降趋势,28年来总价值减少了19.99%,即2.94×107元。其中滩涂沼泽与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减少最多,建设用地的价值变化率最大。该研究对转变海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能提供基础信息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双向流失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劲松  王东升 《资源科学》2010,32(11):2085-2091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类城市。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辖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本应为其带来巨大财富。但实际上,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经济效益低下,财政困难,陷入"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悖论之中,资源枯竭城市更是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危机。本文运用能值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揭示了资源型城市在对外输出资源性产品、输入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过程中,存在着价值双向流失。然而,以货币和需求价值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评价体系难以体现这一复合系统的资源环境价值和价值双向流失状况。进而,采用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的能值分析方法,以煤炭资源型城市铜川和石油资源型城市东营及以资源输入为主的广州等城市/地区进行了实证关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废物处理方式对工业系统可持续性影响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洪  邓仕槐  肖鸿  张延宗 《资源科学》2010,32(9):1806-1813
废物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工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影响不一样。在考虑了工业系统内废物处理、循环、系统 间废物交换和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反映工业系统特点的能值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指 标体系,即能值节省率( PES)、产品转换率( PT)、能值产出率( EYR)、环境负荷率( ELR)、能值可持续指数( ESI)。以 攀枝花某硫酸生产企业和某钛白粉生产企业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废物交换前硫酸生产企业的PES、PT、EYR、ELR 和ESI分别为9.57%、8.52×108 sej/g、3.29、5.56和0.59,钛白粉生产企业这五个指标分别为3.59%、10.40×108 sej/g、 2.56、26.19和0.10;废物交换后硫酸生产企业的这五个指标分别为23.96%、7.22×108 sej/g、3.83、5.49和0.70,钛白粉 生产企业这五个指标分别为13.25%、7.72×108 sej/g、2.62、17.62和0.15。结果表明,这两个工业系统间的废物交换 可提高它们的可持续性。最后针对它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与资源环境耦合研究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之一,目前其农田生产中生产力不稳定、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影响突出,但在当前研究中对其农田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效应综合评价的研究很少。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应用能值理论从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负载力、可持续发展状况等方面对1986年~2005年20年间的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2005年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逐年呈增长趋势,1998年达到最大值7 680×108sej/m2,2005年比1986年增长了近1倍;随着肥料、机械和能源投入的不断增加,其资源利用效率逐年降低,在1999年以后净能值产出率均小于1,该系统已经是一个“亏损”的系统;与此同时,环境负载率逐年呈指数趋势增大,2005年则达到5.72,是1986年的4倍多;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2005年只是1986年的1/7左右,逐年呈递减趋势,并且一直小于1。  相似文献   

14.
严茂超 《资源科学》2001,23(4):63-66
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通用货币跨区域的影响力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货币购买力,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决策有着重要意义。该文运用能值/货币比率对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国际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的货币购买力高于美国、日本和世界平均水平。从总体上讲,这种格局将导致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付出较高的代价。中国应制定积极的财政、金融及货币政策,加速货币周转与流通速度,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维护中国的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值和DEA的中国城市新陈代谢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涛  蔡建明  倪攀  杨振山  温婷 《资源科学》2013,35(11):2166-2173
本文运用能值理论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系统研究了2010年和2000年中国31个案例城市的新陈代谢效率特征及发展机制。结果显示,中西部城市的非可再生资源能值占系统能值总量的比例较高;而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则以进出口能值为主要构成成分。2010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沈阳、西安、杭州和海口8个案例城市达到新陈代谢效率的DEA有效,其它23个非DEA有效的城市中,绝大多数的非可再生资源投入冗余率、废弃物投入冗余率和出口改善率有待提高。此外,对城市新陈代谢效率的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城市化、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要素对于城市新陈代谢效率具有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未来应有的放矢地从以上方面调控城市新陈代谢效率。  相似文献   

16.
稻鱼共生系统与水稻单作系统的能值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在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压力上的差异,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糯禾—鱼、糯禾单作、杂交稻—鱼、杂交稻单作两个系统、4个处理的农业资源投入的能值流及构建的能值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稻鱼共生系统与水稻单作系统农业资源投入结构相似,均以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资源投入为主,可更新资源投入不足,不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但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的优势表现为:①太阳能转化效率较高;②转化单位自然资源投入购买能值较少;③受市场影响较小;④能值投资回报率较高;⑤对环境压力较小;⑥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可见,稻田养鱼的确是我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如何既发挥稻鱼共生系统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加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是贵州省从江县乃至其他地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阳  黄姣  王羊  冯喆  李双成 《资源科学》2011,33(4):781-788
深圳市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区域,其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0年间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运用能值理论,对深圳市1979年-2008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资源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进行核算,利用小波变换分解环境负载率(ELR)时间序列,并对比M-K法分析结果,测度环境负载率突变时间点及其与影响因子间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1979年-2008年生态经济系统流入能值增加,能值产出下降,可持续发展指数大幅下降,环境负载率不断升高。M-K法验证小波变换结果与Morlet小波作为母函数的小波变换结果基本一致,环境负载率存在3年和1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且3年特征时间尺度下波动幅度小于13年尺度,但两者突变年份基本一致,1994年为最显著突变点。政策扶持、开放的贸易形势、高外部资源依赖是深圳市环境负载率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简要概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回顾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而以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地区为例,以能值分析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近40个原始指标,经过复杂的综合运算,详细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西北各省区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并建立了模型,探讨了发展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明全  王金达  刘景双 《资源科学》2008,30(12):1897-1903
利用传统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和能值生态足迹(Emergetic ecological footprint,EEF)方法对乾安县 1991年~2004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判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距明显,利用EF方法乾安县多数年份为生态盈余,而利用EEF方法多数年份处于超载状态,即使同为超载的年份EF和EEF超载程度也比较悬殊;②引起评价差异的主要背景原因为EEF和EF方法所量化和表达生态承载力的角度与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二者所研究的系统的边界也有所差异因而体现出不同的生态意义,即多数年份乾安县生物资源承载力尚有剩余而可更新自然资源承载力已超载;③作为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和以全球生产力为基准的分析方法,EF在应用到区域尺度时也可能遗漏一些特殊因素;从内涵和假设条件来看,EF可能会掩盖乾安县自然资本客观的可持续状况,而EEF从可更新自然资源角度量化自然资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④不能把EF评价结果作为检验EEF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唯一标准,要更多的与区域自然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