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熊伟荣 《新课程研究》2007,(2):51-52,57
潜规则是学校管理规则背后的另类规则,学校组织的特殊性,显规则的自由度及人的有限理性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学校管理者应正确认识潜规则,不断改进学校显规则,树立民主意识,引进竞争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努力减少不良潜规则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潜规则”是人们为了利益能够更便捷地分配而做出的规则选择。由于潜规则的利益吸引效应、扩散效应、适应效应以及退出和揭破潜规则的成本制约效应,校园“潜规则”在90后中广泛存在并导致了学校某些正式制度功效的弱化甚至失效。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该从完善显规则、强化规则敬畏意识、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重视潜规则的积极教育价值等方面,努力实现90后大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安宁 《职业技术》2007,(5):29-31
与白纸黑字、公众认可的显规则不同,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从不会大鸣大放地写在告示板上,却需要你明心亮眼地默默参透,才能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糗事。潜规则1: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相似文献   

4.
白纸黑字、公众认可的潜规则不同,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从不会写在告示板上,却需要你明心亮眼地默默参透,才能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糗事。潜规则1、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显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孙小明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另类待遇。  相似文献   

5.
潜规则一直是一个被讳莫如深的词汇,但却是对温商内部默认游戏规则的极好概括。本文所提的“潜规则”是一种群体内部相对于显规则的隐性知识,从哈耶克的知识现来看,它应当是温商成就经营传奇的关键内在因素。本文采取还原情境的建构研究方法,挖掘在温商思维中关于“信用”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说,乖孩子有没有出息,是考验一个社会成熟与否的标志。乖孩子不等于笨孩子、傻孩子。他只是更多地按照社会常识、惯例、显规则行事。毕竟,人类社会公认的显规则是有其相当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但是,现在的用人制度,市场竞争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官方的显规则往往不起作用。这是不是提醒我们,再也不能培养“乖孩子”?博客主人:董国政本文地址:http//blog.daqi.com/article/9209.html“乖孩子”与潜规则@董国政  相似文献   

7.
明代内阁成员之选,关乎社稷。官员拣选入阁的潜显规则相互作用,在明代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皇帝个人好恶,宦官染指内阁人选,现任内阁成员以各种利害关系左右新人入阁等一系列潜规则,构成官员入阁的真正深层原因。潜规则下所选任的内阁官员,或欺上瞒下,或甘为宦官奴役,或结为朋党,酿成党争,最终加速了明王朝的衰亡。  相似文献   

8.
在评论李鸣生的长篇报告文学《风雨长征号》的同时,阐释了关于报告文学五个方面的问题:关于报告文学的长与短;报告文学新闻性新解;正义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本源;报告文学独特的审美取向;潜规则与显规则探究。  相似文献   

9.
政府部门中的潜规则是指在政府管理中跟国家权力的行使直接相关与政府正式规章制度相悖的“地下规则”。根据近十年有关“潜规则”的报道,政府部门中的潜规则可以分为人事选拔和考核、政府采购、拆迁和土地出让以及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方面四类。其影响虽有积极方面,但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需要在对潜规则研究基础上,在加强思想教育、完善正规则、加强监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渗透"潜规则"的管理模式,尽管它不是"正道",是潜在的,不能明说的,管理者只要悟透了这些规则,当它左右教育管理时,这条路可说就是一条通天之路,无所不及,教师们都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校长即潜规则!”想想,感觉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一所学校,细心的人们都会发现,管理中的“潜规则”,几乎都会随着新校长到岗上任,从而新生出一部分新的内容。特别是新校长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习惯、工作作风等,都成了新“潜规则”的源头。也许人们都还记忆犹新,任何一位校长刚来到一所新学校的那会儿,哪怕是一些非常棘手的旧矛盾,只要校长出面研究,就再没有啥解不开的疙瘩。是校长的工作能力强?是校长的人缘好?是校长的三把火烧得旺?其实,那时并非是管理制度的好与坏,而是有一种没有被人们提起,而又无法形成规则的“潜规则”凸现…  相似文献   

12.
谈“潜规则”文化里的管理,其实,核心就是在谈学校的管理得用上辩证法的思想去认识、解决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从而促进一所学校健康发展。“潜规则”管理文化,在很多场合都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是对某些事项的事先约定。  相似文献   

13.
党内潜规则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热情。然而对党内潜规则本质的理解却各不相同。通过对当前党内游规则研究现状的归类式分析、学理式思考,我们认为党内潜规则的实质就是正规则的异化。消除党内潜规则既是实现党内和谐定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潜规则的存在,没有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失去了公平正义,让歪门邪道败坏了社会风气,最后受伤害的依然是社会和民众。潜规则就是规则之外的规则,没有规则的规则,也是拿不上桌面,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可如今,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在官场,或者说是消费市场领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潜规则。潜规则的存在,就会少了公平正义,多了不公平;没有了光明,只有了黑暗;没有了秩序,只有了混乱。在娱乐圈的潜规则就是,你要成为一名演员,尤其是角色非常重要的演员,  相似文献   

15.
校长管理学校,仅靠行政力量、强制手段的结果就会是奴化教师。学校管理,“潜规则”文化的影响,非常的神奇。校长对学校实施管理,没有受到“潜规则”影响时,总会是风平浪静,真等起风后,如果没有先前的防范,那翻江捣海后的残局,一定会搞得人心不安,是很难收拾的。事实上,当一个学  相似文献   

16.
谈“潜规则”文化里的管理,其实,核心就是在谈学校的管理得用上辩证法的思想去认识、解决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从而促进一所学校健康发展。“潜规则”管理文化,在很多场合都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是对某些事项的事先约定。一个对“潜规则”文化有认识和研究的校长,他的管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能瞻前顾后、左右逢源,体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问的凝聚力,所做的事几乎成了广大教职工认可度最高的事,所说的话成了广大教职工满意率最高的话,和谐成了学校的主旋律。但是,有时,“潜规则”对新校长来说,它往往是一个雷区,操纵时必须居安思危,从容应对,才不会有危险,才不会因内讧降低内耗,从而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校长能否辩证地认识“潜规则”,能否驾御“潜规则”践行管理,反映出一个校长管理能力的高低,这成了衡量一个校长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潜规则探源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潜规则的客观存在一直是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教育潜规则,如何正确看待潜规则的存在,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合理限制与利用教育潜规则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也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基层学校的校长,是天底下最让人看不起眼的教育家,但却是天底下最累的教育家。为此,一直以来都在追问:什么才是管理中不会让人身心疲惫的“潜规则”?言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有人说它是虚无缥缈的玄幻管理,有人说它是毫无用处的空头支票,但也有人说它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看来谈“潜规则”,不能游离管理独谈管理,必须通过言行才会赋予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潜规则,指的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则,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就职场而言,潜规则暗示了一个企业的潜在文化和行事规则,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每一个职场人士。要想愉快地生活,就要愉快地面对潜规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很大程度体现在对教师的管理上,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关键是管理好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长的管理艺术,对于"潜规则"文化里的管理方法的掌握显得十分重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