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论宋荦的诗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荦为清初“雪苑六子”之一,康熙中开府江南,与王士禛主持南北风雅,声名卓著。宋荦的诗学观较集中地反映在《漫堂说诗》中,其论诗追源溯流,与明末清初反思复古的思潮相一致。历来论者多认为宋荦为宗宋一派,事实上宋荦兼采唐宋,而以唐人为旨归,“宋诗派”之说未为笃论。宋荦上承严羽“妙悟”说,昌言“悟诗”说,与王士禛之“神韵”说同出一源,对清初诗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荦乃康熙之宠臣,康熙三年筮仕黄州府通判,此后仕途通坦。康熙三十一年,调任江宁巡抚,驻节苏州0直到康熙四十四年迁任吏部尚书。在吴十四年,宋荦依托苏州刻书之地利,刊刻了大量精品图书。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其承刻的“御籍图书”,成为内府刻书的有益补充,开创了清代臣子替内府刻书的先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康版书”风格的形成。而宋荦之所以能承刻御书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康熙皇帝平定天下后,致力于文化建设,冀营造一种稽古右文之盛景,并以弘扬文治来收买人心。但当时天下初定,内府刊刻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康熙皇帝之文治需求。而宋荦刊刻图书之能力及其风格甚合康熙帝之需求,同时宋荦自祖辈起即得康熙皇帝之恩宠,宋荦为官及学识为世人称道。鉴于此,康熙皇帝敕宋荦刊刻御书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词的中兴期,词的创作和理论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清初的宋荦,在清代词坛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学创作大概以康熙十六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法北宋、尚婉约,后期师南宋、主醇雅。梳理宋荦词学的创作历程,探讨其词风转变的特点与原因,对全面认识清代词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宋荦是清康熙年间的名宦,又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其家藏之丰,刻书之精,为当时学者文人自叹弗如。尤其承刻三种“御籍”的完成,促进了“康版书”风格的形成。本文就其在藏书缘由和收藏特色、刻书成就及影响等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宋荦与王士禛康熙六年定交,前后交好四十余年,于诗文声名和仕途生涯皆相互倚重。康熙十六年王士禛刊刻宋荦等人诗为《十子诗略》,对其稍后主盟诗坛和宋荦诗名之振扬及台阁诗风显扬影响重大。王士禛自康熙十九年真正登顶诗坛后持诗界权柄二十余年,而宋荦自康熙二十七年至四十四年先后为江右和江南诗坛宗盟。这一时期宋、王的交游,对诗坛盟权开始由台阁下移地方节府、清初诗风由遗民之节向清雅温厚演变和奖掖诗学后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康熙诗坛,宋荦尝一度与王渔洋并称诗坛盟主,声誉颇。然其诗史地位却难以从创作认知,而是主要体现于他对“江左十五子”诗歌集群的建设。“江左十五子”是考察清初诗坛向清中叶诗坛过渡的一个关键性诗歌群体,由他们与宋荦共同推扬的创作风气从正负两方面对清中叶诗坛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开宗简论     
贾开宗(1595—1661),字静子,晚号野鹿居士,商丘县人。他是明清之际中州雪苑社的重要成员,名仅亚于侯方域的文学家。清初与侯方域、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并称为雪苑六子。  相似文献   

8.
宋荦在清初诗坛颇具影响,这与其同侯方域的交往是分不开的。随父归乡的他与身在商丘的侯方域交往甚密,两人于顺治六年时间定交,前后交好五年左右,这短短的五年时间,给清代文学史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9.
论康熙年间河南词人群的词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康熙年间,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地区,出现了以宋荦、刘榛、周在浚为代表的河南词人群,他们与西泠、阳羡及浙西派共同构成了清初南北词坛的中兴局面.考察清初河南词人群的词学思想可得出结论康熙时期的词学思想经历了从标榜写真情转为推崇醇雅的过程;清代词学推尊词体的观念开始形成,但尊体的方法是借助儒家的价值观念来定位的.这表明清代词学已有诗学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宋荦第一部诗集《古竹圃稿》诞生至今,有关宋荦的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酝酿期,低谷期与高潮期。就学者们有关宋荦的生平、著述、宦游、收藏、鉴赏等方面的记载与研究的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揭示宋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和推动宋荦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清代初期,在河南商丘出现了以刘榛、宋荦为代表的词人群,由于地域的关系,他们形成了特有的词学意识,先是标举豪放、倡写真情的词风,随着康熙年间统治的不断加强,他们又转向重醇雅、尚托物寓意的风格,与时代相呼应,它反映出了清廷怀柔政策对清初词学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浚与洛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祜”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祜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轼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相似文献   

13.
世居商丘的宋氏,是明清之际商丘的八大家之一,人才辈出,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钩沉了宋氏家族宋纁、宋权、宋荦三位杰出人物的史事。  相似文献   

14.
康熙帝早期中式肖像艺术思想主导了宫廷肖像艺术活动,探究其早期肖像艺术观是深入研究康熙朝宫廷肖像艺术史的基础。 从文物和第一手文献史料出发,分析康熙帝早期中式肖像艺术观的内容、特点与影响。 首先,康熙帝的早期肖像艺术观以满族文化为本,通过宫廷肖像艺术传达巩固满族文化传统的信号。 第二,青年康熙帝借肖像艺术强化政治联姻、荣宠臣子、宣扬教化,以巩固其政治统治。 第三,康熙帝年轻时追求正面肖像构图的庄严感,喜欢写实性强的肖像画,支持宫廷肖像艺术风格多元化发展。 康熙帝的早期中式肖像艺术观包含文化、政治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张履祥是明清之际活跃于学坛的一位著名理学家。清朝入关后,他拒不出仕,隐居乡间,以耕读著述名世。张履祥治学最初源于陆王之学,以后通过阅读朱熹的《近思录》等书,且痛绝于王学末流的积弊,遂尽弃王学,归于程朱,成为清初程朱理学营垒中的一员骁将。尽管他未显达于仕途,始终是一名隐居乡里的布衣之士,但他关于理学的阐扬对于程朱理学在清初的复兴却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清代理学士人的高度评价,以至把他推崇为与陆陇其并列的儒学道统的“传道人”。  相似文献   

16.
著名山左诗人谢重辉“性傲岸不与俗伍”,生活于康熙盛世却以隐居乡村终老。作为清初诗坛影响一时的“金台十子”诗人之一,他没有与“名园百卉争妍竞媚于春风骀荡中”,而是以声杂徵羽的变雅之音,直指盛世帷幕下的黑暗,揭露了康熙盛世的真实面目。成为盛世疏离心情的真实表白,是清初诗坛风格卓异的诗人。  相似文献   

17.
骆秉章为晚清重臣、名臣。可是一般所谓中兴"四大名臣"并没有他的名字。当今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国近代历史教科书对于骆秉章的名字也很少提及。其实骆秉章的所作所为跟所谓"中兴名臣"相比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骆秉章跟曾国藩、左宗棠等名臣过从甚密,在曾、左等所谓名臣事业成功的台前幕后,往往都有骆秉章的影子,骆秉章对于他们的"历史功绩"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永是清代康乾年间一位教育家,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弟子,并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立学教人应重实用;应看到学者之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并主张学人治学应注意"藏修息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