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仙姑是《小二黑结婚》中的重要人物,其他人物和事件无不与她发生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对三仙姑的心理进行探讨,分析她的心理轨迹,即补偿心理→嫉妒心理→心理调适,对理解这个人物和小说的内在意蕴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三仙姑论     
三仙姑是作家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典型。从四十年代初问世以来,她一直成为我国旧农村那种品德不端、行为一贯放荡的“坏女人”的代称。应该怎样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一典型,本文想谈些粗浅看法。一三仙姑是怎样一个典型。应该说三仙姑是一个悲剧人物,是我国旧农村中一个落后  相似文献   

3.
通行的文学史认为《小二黑结婚》是男女青年争取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斗争故事;还有评论认为它反映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在我看来,这两种解说都不是小说的主题所在,对落后人物三仙姑和二诸葛的批判和改造才是作品的真正意指所向。小说是以小二黑和小芹一波三折的爱情来组织故事的。照理说,小二黑的形象塑造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但作品中小二黑的面貌只能给我们一个模糊的  相似文献   

4.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三仙姑是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赵树理通过对三仙姑人物形象的塑造,让大家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领略赵树理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伟大意义,同时也能透视其“问题小说”的创作偏失。  相似文献   

5.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1.老一代农民——二诸葛和三仙姑;2.新一代农民——小二黑和小芹;3.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小说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者主要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仅仅”由于和区长的一次“对话”,再“回去后经过“研究”就有了“思想转变”.这样描述三仙姑的转变,“显得唐突而缺乏说服力”.因为,对于“所受的腐蚀太深”的三仙姑来说,仅此而转变,缺乏“令人信服的根基”.(语见彭建国《大跨度的比较》,刊《语文教学通讯》1990年第11期)此话令人难以苟同。认真读一下《小二黑结婚》就不难发现,小说中促使三仙姑转变的,并非“仅仅”和区长的一次对话.区长在和三仙姑对话时,的确顺口批评了她“你自己看看你打扮得像个人不像”,三仙姑也确实因  相似文献   

7.
夏训富  陈勇  黄霞 《文教资料》2011,(13):14-15
在小说《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的形象历来是公认的丑角,受到广泛的批判和嘲讽,但是仔细分析三仙姑的社会环境、人生遭遇和心理倾向,会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同情和肯定的地方。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三仙姑的形象,还原作品对三仙姑形象的塑造用意及其本身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8.
《小二黑结婚》主要围绕着农村青年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故事,通过他俩在乡政府支持下,同小二黑父亲二诸葛和小芹母亲三仙姑的封建思想,及混进村政府的恶霸流氓分子金旺、兴旺的斗争所取得的胜利,二诸葛和三仙姑、小二黑和小芹、金旺兄弟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力量,作者主要是通过这三种代表着不同力量的人物的描写来体现作品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幽默情调的小说,曾经取得过很大的成绩。如鲁迅、张天翼、老舍、赵树理的小说就各有其独特的幽默方式,并且塑造了一批幽默性格。如阿Q、华威先生、二马、二诸葛、三仙姑等。笔调风趣诙谐,人物心理、言行滑稽可笑,但真正的幽默还在于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内容。正如林语堂在《论天下》中所说,幽默观核心“在实质不  相似文献   

10.
小说《金瓶梅》心理描写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动,尤其是运用细节,从细微处来省察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将心理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金瓶梅》之前的中国古代小说,这一手法采用的并不多见,而《金瓶梅》在这一方面却是做得非常成功。这种表现手法似乎已成为作者自觉的行为,这是古代小说观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1.
胡莉 《现代语文》2007,(5):29-30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香玉》,入选了人教版的教材《中国小说欣赏》。这篇小说作品选得很好,它不同于以往的在人物、主旨等方面一般都有共识的小说篇目。《香玉》这篇小说,在人物、主旨方面留给教师和学生可以思考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走不出男权传统的樊篱——解读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二黑结婚》表现了作者男权主义的女性价值观,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仙姑形象的塑造上。该文认为三仙姑“下神弄鬼”根源在婚姻的不幸,目的为使失落的情感得到补偿。“包办婚姻”不是为了贪财,完全出于个人的情欲,是由婚姻的不幸导致的一种心理变态。“好打扮”实乃对女性天赋的追求。然而遗憾的是,作者以男性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性道德价值观来看三仙姑,把她的可笑归结于个人的品质问题,这就实际上放过压迫妇女的一个重要因素——男权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一、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成功地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深刻地批判了辛亥…  相似文献   

14.
大凡小说中的人物对小说情节推动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社戏》的教学中,有学生问我,桂生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是怎么一个样子的?这一问还真让我吃了一惊。确实,在对《社戏》一文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老师便拿出了双喜、六一公公。然而有着  相似文献   

15.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6.
在香港浸会大学,张炜紧密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写作实践,讲述了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语言、故事、人物、主题等,发表在《青年文学》上名为《小说八讲》。这是张炜第一次具体地、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理念,其意义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将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开始从理论的层面对小说创作进行思考,张炜也因此对当代作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张炜的小说创作理论中,人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以《古船》为例,论述其小说人物理论与创作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花市》(初中语文补充教材第一册,作者贾大山)与《卖蟹》(初中语文第六册,作者王润滋)这两篇小说,人物设计与艺术构思都很相近,但人物个性却都很鲜明,情节也都曲折生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小说创作的画廊里可谓珠联壁合。这两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三个。主人公都是一个姑娘。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小说《项链》入选中学或大学的语文教材已经许多年了,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总是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其中的主要人物身上,对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即次要人物则很少提及,事实上,《项链》这篇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是作者莫泊桑精心安排的角色,是小说主要人物的非常重要的陪衬,他们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命运的变化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小二黑结婚》表现了作者男权主义的女性价值观,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仙姑形象的塑造上。该文认为三仙姑“下神弄鬼”根源在婚姻的不幸,目的为使失落的情感得到补偿。“包办婚姻”不是为了贪财,完全出于个人的情欲,是由婚姻的不幸导致的一种心理变态。“好打扮”实乃对女性天赋的追求。然而遗憾的是,作者以男性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性道德价值观来看三仙姑,把她的可笑归结于个人的品质问题,这就实际上放过压迫妇女的一个重要因素-男权文化。  相似文献   

20.
《简.爱》这部小说自出版,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评论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这篇小说中的圣约翰形象在中国一直被当成一个反面的宗教人物。本文认为这既有文化误读的原因,又有《简.爱》文本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