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玉牒     
王澈  霍华 《历史档案》2004,(2):F003-F003
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族谱,也是中国现存的系统的皇族家谱。顺治十二年(1655年),专门掌管爱新觉罗家族事务的宗人府会同内国史院、礼部开始纂修玉牒。十三年,开设玉牒馆,并规定,每十年开馆一次,玉牒修成后闭馆。每届开馆之  相似文献   

2.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1,(1):F0002-F0002
《爱新觉罗宗谱》是清朝的皇家家谱,原称《玉牒》。清代《玉牒》始修于顺治十八年,嗣后每越十年续修一次。光绪33年,最后一次修《玉牒》。最后一次续修《爱新觉罗氏宗谱》是在1936年8月,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下了一道“圣旨”,要求续修宗谱。  相似文献   

3.
金路 《历史档案》2023,(2):128-131
<正>清代皇室对玉牒的纂修和贮藏极为重视,纂修完成后均以隆重的礼仪进呈皇帝御览,始能尊藏收贮。大玉牒正本初纂修三份,一藏于皇史宬,一藏于礼部(后藏于盛京敬典阁),一藏于宗人府(后停修)。关于皇史宬所藏之玉牒,(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玉牒在“皇史宬行(礼恭)奉尊藏”((1)),而(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2))中又有玉牒“移贮”寿皇殿之东、西室的记载。对此,研究者认为,“原藏皇史宬之清代玉牒,嘉庆十二年移存景山寿皇殿”((3)),在考证玉牒存址时亦提及嘉庆十二年(1807)玉牒移存景山寿皇殿耳殿衍庆殿和绵禧殿((4))。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清代档案、故宫博物院藏古籍及官修文献为依据,梳理皇史宬所藏玉牒移贮寿皇殿始末。  相似文献   

4.
<正>"玉牒"专指中国封建社会帝王的家族谱书,文献记载自古即有,但由于战乱及朝代更替均未流传于世,唯有清代皇室爱新觉罗的家族谱《清玉牒》完整保存于世至今。它记载翔实,装帧华丽。书体巨大,装订绝妙,卷帙浩繁,并有满汉两种文本,为谱牒中的极品。清循古制,每10年左右适时开设临时机构"玉牒馆",撰修玉牒一次,仅精写二部,书成馆散。顺治十七年(1660)始修,共修28次。每次按帝系、宗室、觉罗三个系统22个名目撰修,满、汉两种文本,共形成44册。帝系,由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记起,下到撰修时的当朝皇帝,只记录皇帝本人及其皇子。满、汉2册,黄绫册衣。宗室,努尔哈赤  相似文献   

5.
道光]龙南县志八卷首一卷 (清)王所举石家绍修徐思谏等纂 按:纂者当录为:徐思谏纂.石家绍<序>称修志"延副贡徐君思谏续修县志稿成."续修姓氏列徐思谏为"纂修". [光绪]龙南县志八卷首一卷 (清)孙瑞征胡鸿泽修钟益驭纂 按:纂者当录为:钟益驭李梦龄等纂.胡鸿泽<序>云:"余于乙亥(光绪元年)春权篆是邦,适宪檄纂修新志,因集邑绅议,始悉明经钟君益驭、选拔进士李君梦龄业经具有成稿……取以付梓,凡七阅月而功竣."修志姓氏列钟益驭、李梦龄等5人为"纂修". [顺治]赣石城县志十卷  相似文献   

6.
顺治《汉中府志》是清初汉中府知府、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冯达道主持纂修的一部志书,成书于顺治十三年(1656),记述了上起远古,下迄清顺治年间汉中的建置沿革、政治兴衰、权力更替、经济演进、社会发展和人文变迁,留下了明末清初社会变革的印记,是一卷重要的历史档案和地方文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汉中府知府滕天绶主修《汉...  相似文献   

7.
明清档案龙柜是清代皇家用来贮放玉牒的档案装具,现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清朝每次纂修玉牒,工部都会制造精美的龙柜。龙柜以杉木或松木为材料,外经披麻、挂灰、髹漆,并雕戗流云、龙纹及海水江崖纹等中国传统纹样而成。根据用途和颜色,有黄、红两种,黄龙柜用于贮放宗室玉牒,红龙柜用于贮放觉罗玉牒,柜体中间立柱上分别用满、汉文字书写“大清宗室谱牒”和“大清宗族谱牒”字样,虽仅一字之差,却标明了柜内所存玉牒内人员身份的差别。清代玉牒龙柜制作精美、工艺复杂、雍容华贵,凸显着皇家气派。  相似文献   

8.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代战略位置重要.1912年以前,南阳共修县志四种,分别为明《(万历)南阳县志》、清《(顺治)南阳县志》《(康熙)南阳县志》和《(光绪)南阳县志》,其中万历、顺治时期所修县志现均已亡佚.本文从编修者、编修时间及内容等方面对亡佚旧志进行考证.《(万历)南阳县志》由隆庆辛未(五年,1571年)科进士程逊于万历三年(1575年)编修,虽内容简略且未加“旁搜远稽”,但该志创修之功不可没.《(顺治)南阳县志》由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年)科举人李本泽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十六年(1659年)编修完成,其中部分内容可能触犯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多尔衮是清史中一位极富戏剧性的重要人物.顺治皇帝曾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却在他死后仅三个月就把他撤出庙享,罢黜爵位,没收生前财产,令继子归宗,之后又开除皇族宗室.一个时期以来,清宫戏盛行,孝庄文皇后改嫁多尔衮成为夺人眼球的情节.其实,多尔衮的一生是非功过,由清初讨论至盛清,到乾隆时期已有定论.笔者查阅了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的清朝皇族族谱——玉牒,玉牒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多尔衮从顺治朝被开除皇族宗室,到乾隆朝又恢复皇族宗室的原委及其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10.
<正>《清圣训》是清代皇帝谕旨诏令的汇编,是记言类官修史书。有清一代12位皇帝,除逊帝宣统外,纂修了11朝圣训。前10朝各有满、汉两种文本,光绪朝只有汉文本。圣训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涉及敬天法祖、制度法令、机构设置、百官规范、文治教化、恤民劝农、招降怀远等等,充分反映皇帝的统治思想和执政理念。《清圣训》始修于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并自此形成新帝登基即开圣训馆为前朝皇帝纂修圣训之定制。自康熙起,圣训的纂修改归实录馆而不再设圣训馆,实录告成原班人员续修圣训。圣训馆、实录馆都是临时机构,书成即散。  相似文献   

11.
清代玉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碟。清代玉碟,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代玉牒     
正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该档案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文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文献形成年代: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1921年文献数量:2600余册文献保存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13.
<湘潭县志>自明成化始至清光绪止420年间,共计纂修11次.本文对其历修版本和失传版本情况均予查考.  相似文献   

14.
正清沿唐以来旧制,新皇帝嗣位不久即下令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有清一代,包括《满洲实录》在内,共纂成从太祖至德宗11朝的12部实录。虽然每朝实录的纂修背景、纂修过程各异,但在长期的纂修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作高效的纂修程序。本文主要运用相关档案资料,对《清实录》的纂修程序作一系统考察。一诏修调人择定馆址按惯例,新皇帝继位后便筹备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主要包括钦定纂修人员,组建预修队伍;阐述纂修意义,提出纂写要求;择定馆址,并着手进行腾移修缮。  相似文献   

15.
<正>石屏文庙位于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北正街,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重建,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并刻《石屏州庙学》石碑记之。明嘉靖二年(1523)、天启五年(1625)对文庙进行两次大规模修葺并扩建,清顺治、乾隆年间亦进行修繕。  相似文献   

16.
[乾隆]会昌县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戴体仁修吴湘皋等篡清乾隆十五年刻本按:卷数当无“首一卷”。是志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其版心、目录、内容均无卷首之标识。纂者当录为:吴湘皋纂。是志纂修姓氏列吴湘皋为“纂修”,戴体仁《序》云:“修纂则原任江宁溧水知县吴湘皋。”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是志戴体仁等所作序均为乾隆十六年,记事亦止于乾隆十六年(见卷十七职官第10页)。[道光]会昌县志三十二卷(清)蒋启扬纂修清道光六年刻本按:卷数当另录有:首一卷附一卷。是志纂修人名页之版心有“卷首”字样,凡例也题有卷首;卷三十二之后附…  相似文献   

17.
在封建科举考试中,名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258年间清朝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其中仅山东就有21人,而清朝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则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  相似文献   

18.
在封建科举考试中,名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258年间清朝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其中仅山东就有21人,而清朝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则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  相似文献   

19.
邹华享 《图书馆》2003,(6):27-30,42
1 “族谱”纂修情况清乾隆二年 (1737) ,毛尔达、毛彝生诸公创修韶山毛氏族谱 ,因代远年湮 ,惜未存世。直到光绪七年(1881) ,将近一个半世纪以后 ,才由毛祥纲等人续修《中湘〔1〕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其间 ,族众有志续修 ,多因意见不合未果。震、、鉴、深四房先后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分修房谱。除鉴房外 ,其它三房房谱已残缺不全。按照谱 30年一修的惯例 ,宣统三年(1911)三修 ,毛奇广、毛鸿宾等人主修 ;民国 30年(194 1)四修 ,毛泽钧主修 ,毛宇居 (泽启 )总纂。凡四修 ,有文录七卷、齿录十五卷 ,共二十二卷。所谓文录 ,乃笔者对谱中的序跋…  相似文献   

20.
此为有清第一次敕修圣训,不但为<太宗圣训>中最早之本而已.纂修诸臣其名见于册首、未破碎可辨认者有:黄机、曹本荣、左敬祖、方拱乾诸人.<国史·黄机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