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  相似文献   

2.
除草的方法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我们现在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答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  相似文献   

3.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便好奇地问他:“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意了吗?”“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还有时间管现在?”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惟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神像听后,恍然大悟,失声痛哭起来:“你说得没错,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佚名 《高中生》2008,(21):39-39
火花只要你珍惜现在你就会富有,反之,生命就会变得苍白。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去拜访一位哲学家,希望哲学家能够给他指明一条人生的道路。哲学家问他:"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韩震 《教学与研究》2002,8(8):45-49
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 ,既是一个时间概念 ,也是一个性质概念。它体现着西方哲学家对笛卡儿以来哲学传统的继承与背离。现代西方哲学家离开了传统哲学寻求万物本原和先验认识理性的轨道 :他们或者抛弃理性 ,以非理性的意志、生命、直觉和情感作为领悟世界和人生的惟一途径 ;或者拒绝对世界本原进行形而上学的追问 ,只保留对经验现象进行理智理解的要求。不过 ,现代西方哲学仍然是西方哲学史的继续。  相似文献   

6.
反思又译为“反省”“反映”,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人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现在,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艾略特是基督教宗教哲学家诗人,《四个四重奏》堪称诗歌哲学与诗歌神学杰作,其时间主题与基督教深刻关联。该组诗分别以气、土、水、火四大元素为意象,表达了艾略特对现在、过去、未来的存在及时间赎回问题的体悟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与其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构造了一个理想的国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它无疑也是教育理论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阅读①一个哲学家在旷野里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哲学家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长满杂草。”②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问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③弟子们非常,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今天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④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⑤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哲学家微笑一下,示意下一位。⑥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⑦接着讲的是第四位弟子,他说:“斩…  相似文献   

10.
魏强 《班主任》2011,(11):43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谟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获得了"含笑哲学家"的美称。现在的商店、宾馆等服务行业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  相似文献   

11.
普鲁斯特企图以反复的记忆留住时间,博尔赫斯以空间并置的方式诠释他的花园式时间观,纳博科夫因不能留住时间而精神焦虑。时间既是哲学家也是艺术家思考的对象,小说是关于时间的叙事,对时间的思考使艺术家在文学殿堂里构筑一个时间的乌托邦,或许这是人类能够用以对抗时间流逝的唯一武器。  相似文献   

12.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众多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哲学家对他的弟子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经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哲学家问道:“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问道:“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回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道:“对,旷野里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斩草…  相似文献   

13.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土,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  相似文献   

14.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众多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哲学家对他的弟子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经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  相似文献   

15.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众多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哲学家对他的弟子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经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小从教材上学到关于对鲁迅先生的介绍,往往说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很少有评语说他是“伟大的哲学家”。的确,若单纯从用抽象的概念、术语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的“严格”的哲学家的要求来看,鲁迅显然是不够格称为哲学家的。但我们不能忘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伟大的文学家往往也是伟大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7.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她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伏尔泰轶闻     
去一次还不失为一个哲学家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很受人尊敬。可是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格调不高的聚会。聚会组织者认为大学问家伏尔泰的趣味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高,与自己是一路人。于是第二天晚上,他又邀请伏尔泰再次参加聚会。伏尔泰说:伙计,你知道吗,我去一次,还不失为一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19.
这句话是赫拉克利特的经典名言。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个特别狂傲和自恋的人。你我都知道,万物是变化着的。一条河在那里,今天流过,昨天流过,古人踏进过,今人踏进过,后人还将踏进。但从每一个瞬间来看,都有河水流入海洋,新的泉水又不停地注入,这条河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你再次踏入它的时候,时间流过,它已经变成了“另外一条河”。你认为赫拉克利特说的是否有道理?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说:“你不是你。”因为你在新陈代谢作用下,不断有细胞死去和新生,所以你只是现在的你,而不是原来的你。现在的你只是一个瞬间的存在,这个…  相似文献   

20.
谈及教学效率不可能回避时间问题,而到底什么是时间,在物理学家与哲学家那里,已成为学术问题,有关时间的理论主要是指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关于时间的思想认识,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关于时间的见解对于认识教学中的时间开辟了多个视角,客观、绝对的时间观告诉我们,时间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而主观的时间认识告诉我们,时间的度量是带有个人体验性的;方向性的时间观告诉我们,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