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付中静 《现代情报》2015,35(4):112-117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JCR中的眼科学期刊(OPHTHALMOLOGY)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比较基于Scopus数据库的评价指标SNIP、SJR、H指数与JCR收录期刊的IF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析Scopus数据库、WOS数据库评价期刊是否存在一致性,SNIP和IF(JCR)评价眼科学期刊是否有差异性。结果显示,期刊评价指标SJR、SNIP、H指数、IF(JCR)之间显著相关,由此说明Scopus数据库评价期刊是可行的,两种数据库评价期刊一致性较好;在眼科学领域,Scopus数据库中SNIP指标与IF(JCR)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国际上主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现状和收录要点,旨在为国内其他医学期刊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及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分析国际数据库(Scopus、Embase、DOAJ、MEDLINE、PMC和WoS等)收录中国医学类科技期刊的现状,深入分析收录要点,以《中国癌症杂志》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的具体工作为例,总结申请国际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各数据库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情况各不相同,总体上,收录中国期刊数量有限。近年来,Scopus、DOAJ和PMC数据库发展较快,中、英文期刊均有收录;SCIE主要收录英文期刊,ESCI已加快中文期刊的收录工作,MEDLINE和PMC的收录标准则越来越高。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是期刊的重要工作。此外,期刊应加强中英双语网站建设,建立并落实各项制度,提倡期刊采取论文英文长摘要的写作策略,进而提高期刊的展示度。【结论】近年来,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数量整体上持续增长,但仍有待提升。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不仅有助于促进期刊的制度建设及国际一流期刊的网站建设,还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内容质量...  相似文献   

3.
选取在中国具影响力的8种优秀药学期刊,比较分析其在CNKI和Scopu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8种期刊在CNKI和Scopus数据库中的计量学指标排序变动较大,除了《中国药理学报》其他7种期刊在Scopus的被引频次主要由国内期刊和作者贡献,表明目前中国优秀药学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及学术影响力仍有待提高。《中国天然药物》在Scopus数据库中的指标整体上略优于除了《中国药理学报》的其他6刊,为该刊2012年被SCI收录提供了计量学依据。本文提出可利用Scopus数据库对国内期刊进行国际影响力评估;并指出中国药学期刊应准确定位,而不是盲目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Scopus数据库新推出的期刊评价指标CiteScore评价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方法】 对比研究被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江苏省科技期刊2016年和2011年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数、CiteScore排名的变化,具体分析其中SCI和EI收录期刊的指标变化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的促进作用。【结果】 江苏省被Scopus收录的科技期刊种数维持稳定,SCI和EI收录期刊指标占优势地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在此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结论】 建议江苏省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学科优势创办更多优质的专业期刊,以期在数量和质量上共同提升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Scopus数据库的期刊评价功能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Scopus数据库在期刊评价方面的作用,以图书情报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基于Web of Science与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基于Scopus数据库的期刊评价指标SJP.与基于Web of Science的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copus数据库及SIR在进行图书情报类期刊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策略。【方法】 以2016年ESCI收录的我国31种英文科技期刊为样本,从出版周期、国际出版社合作和其他数据库收录、国际编委比例与引文影响力4个方面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申请ESCI收录的策略包括创刊时采用季刊或双月刊出版;与国际出版社合作,采用国际投审稿系统处理稿件等。在申请ESCI收录的同时,多数期刊也在寻求被其他重要数据库如Scopus收录。国际编委会在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注重文章被引频次的积累,从而提升竞争优势,争取被ESCI收录后能快速被SCIE收录也是多数期刊采取的重要策略。【结论】 建议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借鉴已收录期刊的经验,重视ESCI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Scopus为数据源,研究了Scopus数据库收载的中国期刊的定量指标———数据库平均引文势和数据库主题覆盖率。借助于统计学的方法,探讨了各定量指标的相关性。指示了国内学者在不同的主题领域中对Scopus的使用和接受程度以及Scopus对不同的主题领域的覆盖程度。拓展了Scopus在国内推广和使用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CiteScore与影响因子(IF)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异同。【方法】 以2012—2016年Scopus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同时收录的期刊为数据来源,通过R语言测评样本期刊CiteScore指数与IF数据库中2年影响因子(IF2)、5年影响因子(IF5)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6年期刊的Citescore值均与IF2及IF5呈线性相关。CiteScore统计范围涵盖所有文章类型,因此许多综合类期刊的CiteScore值低于IF值,但对于只发表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的期刊,CiteScore值高于IF值。【结论】 CiteScore覆盖面更广,并且兼顾IF2和IF5两个数值的特点,期刊IF计算方式与期刊收录学科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被Scopus收录的国内外人文社科期刊特点,提出对提升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建议。【方法】采用分类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Scopus收录期刊的整体情况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重要国家的人文社科期刊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期刊在国际传播中占有优势,中文期刊在国际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尤其中文人文社科期刊被收录较少;英国和美国所有期刊和人文社科期刊数量在Scopus中占据垄断地位,虽然近年来我国被收录的人文社科期刊不断增多,且增速较快,但目前我国被收录人文社科期刊数量排名第13。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明显高于人文社科期刊,而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波兰等国家的人文社科期刊比科技期刊的对外传播力更强。除了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巴西和俄罗斯被收录期刊以本国语期刊为主外,其他世界重要国家被收录人文社科期刊都以英文期刊为主。美国在心理学领域被收录的期刊最多,在其他学科领域都是英国被收录的期刊最多。我国被收录人文社科期刊涉及学科领域较广,其中心理学领域表现最佳,在某些二级学科领域我国没有期刊被收录。大多数英国、美国和荷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Scopus数据库中江苏省具有代表性的38种科技期刊2008—2012年文献计量指标研究分析,指出江苏省有60%的期刊排在中国被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的中位数之前,且江苏省高h指数期刊比例略高于国家水平,近5年江苏大部分期刊的SJR呈上升趋势,其中个别SCI、EI收录期刊的SJR有所下降;近5年大部分期刊的自引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但仍有一定数量的高自引期刊和零自引期刊,期刊的高自引和SJR并不总呈正相关,英文SCI期刊的自引率较低;尽管大部分期刊近年来的零被引率呈下降趋势,但整体仍保持在较高值(50%),38种期刊零被引率的平均值大于EI期刊的平均值,SCI期刊的零被引率最低。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期刊整体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上升空间,应该在进一步提高江苏科技期刊的整体办刊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发挥SCI和EI期刊的优势,有目的、有步骤地培育一批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统计并分析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情况,为中文科技期刊争取EI收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统计了EI历年来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并以2016年收录数据为例,分析了EI新增收录和终止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的特点。【结果】 EI优先收录出版语言为英文的期刊,近年来对中文科技期刊的收录数量逐年紧缩;EI仅收录在学科领域内期刊综合评价指标排名稳定且进入前3%的期刊,排名前5%以后的期刊很难被EI收录,除非所刊载文章为EI感兴趣的新兴学科领域;期刊被其他重要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是EI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结论】 EI近年来收紧了对科技期刊的收录,中文期刊争取进入EI收录的难度将不断加大,办出期刊学科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期刊立足之根本。  相似文献   

12.
Scopus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摘和索引数据库,它的出现给国外索引工具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本文以Scopus为例,对其从收录范围、检索方式、功能特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国外索引工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Scopus和SCI利用引文数据为用户提供信息发现、信息导航和数据分析的工具,自Scopus提供服务开始,Scopus与SCI的比较分析一直在进行中。从两年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刊均施引频次等数据指标入手,对两个数据库来源期刊进行学科之间期刊指标的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在两个不同样本量下,自然科学领域的22个学科中,20个学科领域的期刊引用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了不同样本量下期刊表现的一致性。在Computer Science、Medicine两个学科中存在引用差异。分析其数据差异存在的原因,认为两个数据库论文数据的构成是期刊引用数据差异存在的可能因素,Scopus计算机领域的会议论文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存在,对期刊引用分布产生了影响,而这些数据的差异对核心期刊所产生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国《石油文摘》收录中国油气类期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石油文摘》数据库收录中国大陆油气类期刊的基本情况,以及所提供的主要服务。认为中国油气类期刊应该在国际期刊数据库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努力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提高英文摘要的信息量,坚持沟通提高期刊的自身显示度是进入国际著名检索数据库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2013年3月13日,Ei Compendex数据库公布了最新的期刊收录名单。与2012年收录期刊相比,此次Ei Compendex数据库共调出29种中文期刊,新增33种中文期刊。本文详细分析了调出和新增共62种期刊的部分引证指标,并计算了62种期刊的学科排名百分位数,从学科、排名和种类三个方面预测了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中文期刊的趋势,并分析了Ei调整对于不同期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党卫东 《西藏科技》2011,(7):F0004-F0004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17.
魏瑞斌 《现代情报》2011,31(10):100-106
以统计学方法分析了Scopus收录期刊SJR指数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期刊SJR指数的分布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数据表现出集中与分散的规律。SJR指数的理论值与期刊序号间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kxb来表示,这个方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度很高。SJR指数的理论值与期刊数量、期刊所在学科等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管理》,ISSN 1003-8256,CN 37-1020/G3,1981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管理类学术期刊,由山东省科技厅主管,山东省科学院主办,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山东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共同协办。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相似文献   

19.
Scopus和WoS收录开放获取期刊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引导科学社群定量认识开放获取期刊在当前高水平学术期刊中的整体情况和发展速度,为国内同行进行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采用引文分析法、多元统计法分析Scopus和WoS收录的OA期刊分布情况,比较各学科OA和非OA期刊各项评价指标均值差异,以及它们在这些评价指标的进步速度上的差异。【结果】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普遍较高,然而中国出版的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却比较低;Scopus和WoS在医学、药学、生物和地球科学领域OA比例较高;Scopus和WoS收录的OA期刊在各学科上的期刊评价指标均值均低于非OA期刊,然而OA期刊相比非OA期刊在期刊评价指标的进步速度上更具有优势。【结论】建议从国家层面对开放获取期刊予以经费支持并制定相应的开放获取政策,在期刊开放出版领域普及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向科研社群普及开放获取期刊的利用政策。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正欢迎投稿!《科技创业月刊》是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杂志,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创业投资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她以"面向经济科技,服务创业创新"为办刊宗旨,致力于中国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创业,推进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