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猪PIT-1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旨在寻找改良猪生长性能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PIT-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猪PIT-1基因的Rsa I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杜洛克猪未检测到AA型,BB基因型频率高于AB型,等位基因B频率高于等位基因A,SNP处于低度多态(PIC0.25);淮猪新品系未检测到BB型,AA基因型频率高于AB型,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SNP处于低度多态(PIC0.25);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未检测到BB型,AB基因型频率高于AA型,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SNP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表明,PIT-1基因型对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遗传效应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PIT-1基因Rsa I酶位点都存在多态性,但PIT-1基因对猪生长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太湖猪(二花脸)群体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检测的二花脸群体中,GH基因经DraⅠ、MspⅠ酶切无多态性,ApaⅠ酶切出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呈AA>AB>BB的趋势,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大于等位基因B.MyoG基因在PCR1/MspⅠ位点上,基因型AB占据一定的优势;在PCR2/MspⅠ位点上,等位基因A占据绝对的优势,基因型频率趋势为AA>AB>BB.H-FABP基因的HinfⅠ位点上,等位基因h的基因频率有一定的优势.经χ2适合性检验表明,GH、MyoG、H-FABP3个基因在太湖猪(二花脸)群体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对巴克夏猪、淮猪及其杂交F1代进行氧烷基固(HAL)多态性检测.方法:选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巴克夏猪、淮猪(霍寿黑猪)以及它们杂交F1代巴淮猪HAL基因Hha I酶切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3个猪群都只检测到HALNHALN、HALNHALn基因型,未检测到HALnHALn纯合基因型,均处于低度多态(PIC<0.25).巴淮猪HALNHALN基因型频率(0.9238)和HALNHALn基因型频率(0.0762)介于巴克夏猪HALNHALN(0.9687)、HALNHALn(0.0313)和淮猪HALNHALN(0.8947)、HALNHALn(0.1053)基因型频率之间,淮猪等位基因HALn频率(5.26%)高于巴淮猪HALn频率(3.81%)和巴克夏猪HALn频率(1.56%).结论:在巴克夏猪、淮猪及它们的F1代巴淮猪中均检测到了杂合子HALN HALn,且淮猪等位基因H A Ln频率较高,应加快对猪氟烷基因的筛选和净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张家口地区45例健康女性和34例卵巢癌患者CYP1A1基因Ile/Val位点多态性,探讨Ile/Val位点多态性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和PCR-RFLP技术,检测CYP1A1基因Ile/Val基因多态性.结果:健康女性Ile、Val等位基因频率为68.9%,31.1%;Ile/Ile,Ile/Val,Val/Val基因型分布频率为44.4%,48.9%,6.7%.卵巢癌患者Ile及Val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3.2%,36.8%;其Ile/Ile,Ile/Val,Val/Va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8.2%,50%,11.8%.结论:张家口地区健康人群和卵巢癌患者CYP1A1基因MspI位点均呈多态性分布,两者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卵巢癌发病率可能与CYP1A1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江苏种群橄榄蚶不同个体的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8种同工酶进行分析,得到基本图谱,并对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21个基因座位、38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1个基因座位(Me-1、Adh-2、Adh-3、Ldh-1、Ldh-2、Amy-1、Amy-2、Est-2、Sod-2、Cod-1和Cod-2)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P)为0.5238,该比例接近一般海产无脊椎动物的多态座位比例,表明江苏种群橄榄蚶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三个基因的多态性GPR10(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0)(-62 G/A)、FOXC2(Forkhead box C2)(-512 C/T)、PGC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Thr394Thr)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利用等位基因专一性PCR的方法,对来自上海地区的正常人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X2比较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GPR10基因-62G/A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在糖尿病人群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分别为:糖尿病人AA 14、AG 39、GG 34;正常人AA 2、AG 44、GG 42,具有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糖尿病人A 67 G107、正常人A48、G 128,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GPR10基因-62G/A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相关,但该结果仍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选择 1日龄固始鸡 60 0只 ,随机分成 5个处理组 ,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 .0 0 %、0 .0 8%、0 .1 6%、0 .2 4 %和 0 .32 %的赖氨酸 ,研究日粮赖氨酸水平对 0~ 63日龄固始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可以提高固始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 ,且在 0~ 2 1日龄、2 2~ 42日龄和 43~ 63日龄时 ,日粮中总赖氨酸含量分别为 1 .0 0 %、0 .92 %和 0 .87%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埃及水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创新点:发现IGF1基因多态性对埃及水牛的生长性状、血液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并为埃及水牛的选育提供重要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以200头埃及水牛为试验对象,对其IGF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论:在水牛IGF1基因多态性分析中,发现两个新的SNP位点(G64A和G280A)分别分布在外显子1和外显子4的非编码区。不同基因型的统计分析表明,G64A和G280A位点的GG基因型水牛个体分别在3~6月龄和6~9月龄的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这两个SNPs位点的组合基因型产生了三种单倍体GG/GG、AG/AG和AA/AA。在3~12月龄的水牛个体中,单倍体基因型与BW和ADG存在显著关联(P0.0001)。纯合的GG/GG单倍体基因型水牛生长性能优于其他水牛。两个SNP位点与半腱肌中IGF1和IGF1R的mRNA水平以及IGF1血清浓度水平相关。此外,GG/GG单倍体水牛表现出较高的mRNA和血清浓度水平。综上所述,这两种SNP位点G64A和G280A可作为埃及水牛生长性状选育的重要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采用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对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8个海拔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7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引物,共被检测出38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9.61%;观察等位基因平均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多样性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596 1,1.309 3,0.287 4,0.187 7.三裂绣线菊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内的遗传变异高于种群间(G_(ST)=0.309 7),说明种群内变异是其主要变异来源.8个种群明显聚为两支,海拔最高的两个种群(种群7、8)聚为一支,与PCoA和Structure分析结果相吻合.本文结果可为三裂绣线菊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蛋用鹌鹑VIP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创新点:首次开展蛋用鹌鹑VIPR-1基因多态性研究,发现了两个与蛋重相关的多态性位点。方法:以VIPR-1基因设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获得基因突变位点。并通过关联性分析,研究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在个体数为443个(202只L个体、196只H个体和45只野生鹌鹑个体)的群体中发现两个突变位点(G373T和A313G),且两位点间存在微弱的连锁不平衡。相关性分析表明,SNP多态性与鹌鹑蛋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组成的7个主要二倍型中,含有h1h2(GGGT)的个体总是表现为较小的蛋重及较大的产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