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给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更需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不但从理念上而且从行动上做到执政为民。使我们党永葆青春和朝气蓬勃的战斗力,真正成为带领全国人民勇往直前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就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因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先进性内在要求。从本质上看,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与党的执政理念是一致的。执政能力的内涵有两个层次:一是带领全体人民建设现代化的能力,二是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支持的能力。党的执政理念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统一,其逻辑归宿必然是:“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回溯党执政以来始终坚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源流,不难追溯《共产党宣言》这篇重要文献。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推动所有其他部分前进的部分,决定它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命运。履行党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回溯党执政以来始终坚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源流,不难追溯《共产党宣言》这篇重要文献。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推动所有其他部分前进的部分,决定它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命运。履行党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它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应当集中体现在执政为民上。章对新时期党的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基础、具体目标、发展途径和根本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梳理。  相似文献   

8.
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恒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我们党全部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即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就必须在思想上牢牢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在第一要务上有所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从各个方面全面体现执政为民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树立人民权力观,强化公仆意识,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原则,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为政清廉、克己奉公,克服"四种情绪",坚持"两个务必",这是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恒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我们党全部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即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就必须在思想上牢牢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在第一要务上有所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从各个方面全面体现执政为民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发展     
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解决中国的问题靠发展,解决世界的问题也要靠发展.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对执政理论的新发展,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对执政经验的新总结,对执政任务的新概括.发展是一项全面协调的系统工程.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行政管理的角度看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本质在执政为民 ,关键在与时俱进。执政为民 ,服务于民 ,重塑政府的服务职能不仅符合我国宪法精神 ,也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政府的具体服务对象从人民改称为顾客 ,向人民提供服务时追求顾客导向 ,寻求顾客满意。这是发扬与时俱进精神 ,改变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执政为民与为人民服务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一种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向全社会提倡的一种道德思想;“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对共产党党建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统一局面的政治格局呈现“居北制南”。尽管明初和国民政府都曾短暂地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但明成祖迁都北京和蒋政权存在22年后覆灭的历史反而说明“居北制南”格局坚如磐石。中国统一的政治格局之所以形成“居北制南”,是因为中国北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凭借漕运将东南之赋税北运,从而巩固和确保了“居北制南”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5.
儒学理论家和遵循儒学的实践家,大都将民本理念作为治国的一条主线。尽管在实践中,民本思想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但是,这种思想本身,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一个清醒的统治者都应该懂得,一个政权的获得,首先要合民意;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更是要得乎民心,顺乎民意。失去民心,违背民意,必定是要垮台的。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民众百姓在国家治理和发展中的根本地位和关键作用。这便是从儒学民本或人本思想中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一个执政党避免重蹈"历史周期率"的时代要求,也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给世人留下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与洛克是17世纪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们深入探讨了政府的起源、内容及运作,为政府理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认为政府不是根据神创造的,而是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转让的,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霍布斯主张强势政府,君主的权力应当具有至高无上性,他是集权主义者。洛克则主张有限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都应当受到限制,要求分权制衡,他是自由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1978年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问题。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正式制度中涉及中国高校自主权的主要政策与法规文本,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办学自主权"回归"演进中有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以政府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面对思想解放,提出高校办学自主权"回归";第二阶段,1986—1993年,以政府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面对思想纷争,争取市场主体地位与更多"名义"自主权;第三阶段,1994—1998年,以全国人大颁布《高等教育法》为标志,面对两轨体制的转型困境,确认高校法人地位与有限自主权的"名义"法律保障,在招生就业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高校办学自主权迈出制度性突破;第四阶段,1999—2011年,以政府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原有涉及多方利益的存量改革固化,改革增量创新难度加剧,造成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困,也迫使学校寻求自主权确权的制度创新;第五阶段,2012—2017年,以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标志,面对全球治理浪潮,政府简政放权,探索确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结构,碎片化自主权"回归"诉求转换为整体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自主权的演进始于突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纠结于转型中的两轨制、转换于公共治理理念框架的实践,这将改变政府与学校就办学自主权的"分权"或"放权"的"线性"循环局限,转入到参与大学办学相关利益方关于权利、义务、责任、理念的制度重塑与学术生态培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必须处理好政党和政权的关系(党政关系),这是政党政治不能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尤其如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变迁分别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逐步实现党政关系传统模式的突破与转型,在曲折探索中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也汲取了不少教训。新形势下处理好党政关系应当注意:增强执政意识,认识党政部门的各自角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规范党和国家的功能边界。  相似文献   

20.
唯有合法的权力才具有人民利益的代表性.法律正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合法权力的一种形式.所有一切的政府权力监督及监督形式,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才会发挥好各自的监督力量.拟在界定政府与政府权力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在法律的保障下的一切政府权力监督力量及其他形式的合力监督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