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网络时代的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迎接现代人类学习"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新浪博客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博客"学习平台建设为例,探索如何利用新浪博客、播客、相册和微博等网络功能,整合网络英语教育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创设进行自主交互式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并讨论了基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教师专业博客学习平台构建的思路、技术实现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苏仙区创建了一批“名师网络工作室”,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名师引领的网络研修平台,突破了教师研训工作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性。搭建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发展平台,有助于凝聚形成以网络工作室为核心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推动跨校、跨区域的教师学习培训和专业研修,实现全区教师抱团成长,进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黄吉雁创新(互动)教学工作室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名师工作室+国家级交流平台”的多元融合模式,运用“建构平台专区学习”“数据驱动考核助力”“以师育师推动发展”等策略,进行了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江西教师网围绕“建资源、做教研、带队伍、出成果、育名师”的目标,以江西省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部分优秀骨干教师领衔组建网络研修工作室为基础,以网络为媒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交流及课程培训资源建设活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共同体,创建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专业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教师网络培训中有若干基本要素,包括学习者、指导者、课程资源以及管理者,四者具有密切的互动。本文以上海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为例,在说明各要素关系的同时,从有效组织教师网络培训的角度提出四点:把管理者与课程资源建设者充分纳入到网络培训系统中;创新网络培训的管理模式,保障学习的有序展开;鼓励多元的网络助学,协助学习者参与网络培训;关注教师网络学习的社会性构建。  相似文献   

6.
作为湖北省荆门市城区最年轻的一所小学,青山小学自建校以来就把“阳光文化”和“教师发展”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航标灯,以“共同自主发展,共享成功快乐”为办学思想,“以快乐、博学、自信、超越”为出发点,以打造“学习型学校”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教师个体反思和共同成长,积极探索以教师博客为载体的网络教研工作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青小阳光团队”教师博客群的不断壮大和“教师工作室”、“信息化校本教研平台”、“三网合一平台”的推行,有效拓展了学习交流群体,形成了“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工作网络,打造了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实现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博客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客作为网络的个性化知识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在技术上简单易用,在情感上能张扬个性,在使用上可开放、共享,从而使它具备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教改实验证明,博客是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快速成长;是教育叙事的工具,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是终身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还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推出的名师网络工作室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为负责人,集聚省内各地名优教师为学科带头人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区域教研工作模式。工作室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多样化互动平台和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工作室在探索区域网络工作室的实施中,通过对工作室整体及个体成员的分析,找出以往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以培养未来名师,促进工作室成员和区域骨干教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博客的出现顺应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使用教育博客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深度互动。因此,当前需要一个策略模型来指导教师利用博客进行深度互动。通过以晋江教师研修网的博客平台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博客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博客平台的特点,设计博文分析量表对博客进行内容分析,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总结此博客平台的教师互动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互动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提法已被教育行政部门写入文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作为一个培训项目是其培训的首选课题,培训以"学习在线+互动平台+反思空间"的模式进行,建构起教师对专业的自我认知,产生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互动效应,体验教师发展的专业智慧。  相似文献   

11.
教师精神、教师能力、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也离不开其成长环境,共包括五个层面:一是国家教师评价考核制度等;二是学习社群,如教师学习共同体;三是学校文化;四是班级中的师生交往互动;五是网络教研的正能量传递与科学接纳。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交流方兴未艾,正逐渐融于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血液"之中,并成为广大教师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自主专业成长的又一条途径。一、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平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时代,教育博客成为教师展示与交互的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2006年,笔者所在学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建立了学校的教师博客群,为教师的继续学习与互动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那么如何让博客成为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如何通过博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呢?下面谈一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一、网络教研的现状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全国各地教育教研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活动。有的是利用教师博客,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有的是建立群组,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业务提高;有的是开没资源网站,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辅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的是利用远程平台技术,开展集中研修培训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4.
崔宁海 《教师》2013,(22):19-19
教师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媒体,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反思、交流共享、教育管理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本文从博客的使用效率出发,论述教师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学校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资源整合和培训模式,既是名师的摇篮、教研的基地、交流的平台、辐射的中心,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经过7年工作室的建设与思考,初步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室助力区域教师发展的研修之路:专家引领,课题牵动,同伴互助,实践磨砺,学习涵育,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6.
吴淑苹  门海龙 《教师》2013,(17):43-45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学习等学习理念的发展。同样,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网络学习与研修也逐步融入到教师培训当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化的途径之一。本文着眼于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集远程专题培训、自主学习、教师交流和知识管理等于一体,实现了多元化教师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实现工作渗透式培训,本文提出将教师电子档袋引入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给出了将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与教师电子档案袋管理工具整合的设计方案,通过教师电子档案袋的"长焦距镜头"的作用,将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境拉入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作为个体逐步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又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争取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达到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是教师从幼稚到成熟,以及水平能力、知识建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互动、学习共同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要素。网络博客可以为教师这些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教师培训必须以不断思考和相关的研究为基础,骨干教师的培训更应如此。骨干教师工作室培训模式的定位,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主要体现为:把握成人学习的规律,针对教师专业知识生成的特点,遵循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关照教师成长发展阶段,从而既为骨干教师培训的有特色、高水平奠定前提,又为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工作室的研修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刘军工作室成立一年多,通过构建工作室教师成员学习共同体、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名师专题讲座、教育科研、优秀课例展示、工作室送课到山区、工作室学科网站资源库建设、工作室学科教研QQ群等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引领区域内学科教研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教师专业共同发展,为区域内教师专业成长、骨干教师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