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漫谈教育者的文明与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的新观点。经济要文明 ,政治也要文明 ,教育作为文明的催化剂更要文明。要实现文明 ,必须实行文明教育 ;要实现文明教育 ,教育者必须文明。争当合格的教师是教育者的文明 ,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在思想观念、业务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等几个方面要具有较高的质量 ,更要具有不断进取的权威精神。学校管理文化是文明教育的基石 ,文明教育的前提是学校的文明 ,学校文明是学校管理文明的最终体现 ,学校管理文明依赖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教育为人铺上通向文明的成长之路 ,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及社会文明都将在教育者的文明与文明教育中充分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答了何以提出制度育德、何谓制度育德以及制度何以育德三个问题.面对经济与道德背离的时代难题,有必要超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德育理论,把落在传统教育学理论视野之外的制度纳入进来,把制度看作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手段,甚至是教育的过程,倡导建构道德的制度来培育道德的人.制度育德有两种含义,即制度培育、促进社会道德与制度培育、发展个人道德,教育学关注的是通过学校制度来培养个人的道德或道德的个人.实现制度育德有三步曲:第一,“制度是教育资源”:彰显学校制度正向的多方面的育德功能;第二,“制度是教育过程”:确立优良学校制度的品质,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批判性审视,建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发展的学校教育制度,把制度建构活动变成教育过程;第三,“制度是生活方式”:把成文的制度规定与有组织的制度活动,通过内化与外化双向机制,变成稳定的制度化行为模式,化为学校制度生活,通过学校制度生活来培养学生品德.这三步曲也就是制度育德的三种机制.应该强调的是,倡导制度育德并不否定环境育德、榜样育德等其他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学生观是教育者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学生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学生观和传统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学生观有着诸多的不同。学习和把握现代教育视野下学生观的特征,对于完善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加快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研读,可以发现,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学生观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续润华  孔敏 《成人教育》2011,31(12):53-55
现代教育视野下的成人学生观与传统教育视野下的成人学生观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学生观强调每一个成人学生都是具有独特发展优势的个体,要求教育者充分相信他们;强调成人学生是主体的人,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强调把成人学生当做一个发展的人,要求教育者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们;强调成人学生是一个具体的人,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强调成人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要求教育者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对待他们。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启蒙读物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缩影,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材体系薪火传承的物质载体。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跨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审视传统启蒙读物的多元价值,建构一个检索、评价、提取、应用的坐标系,使得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有机地融人中国现代教育机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基础教育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着力点。要提升中小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丰富教育民主、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教。本文仅从学校的微观层面,就建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对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贡和法 《江苏教育》2014,(11):20-23
中小学基础教育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着力点。要提升中小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丰富教育民主、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教。本文仅从学校的微观层面,就建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对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是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文明体系.,在进入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必须通过吸收新的文明成果,改造传统文化中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制度和观念,同时又保存能够与未来的生态文明阶段相适应的制度和观念,把中华文明提升到现代的水平.中国政治的现代化需要经历民族独立——民生富裕——民权保障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对现代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后现代视野下,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居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却呈现教育目标单一化、课程设置简单化、师生关系功利化、评估方式封闭化的困境,导致高校研究生教育无法达到既定的成效。透过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现代研究生教育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解构、否定和批判,有助于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培养方法、师生关系、评估方式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从而建构一个生动、开放、高效的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客体为中介的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着标明自身新意的独特属性,即多极主体性、双向建构性、平等对话性等。  相似文献   

1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学校制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育市场化不能成为建构现代学校制度的指导性原则,更不能将现代企业制度直接移植到现代学校制度中来。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而不是"经济制度",它所应关注的不是产权归属、产权明晰等经济学问题,而应是本真的教育问题,即学生的发展问题。现代学校制度包括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求转变政府的教育职能,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在理性审视传统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现存的信仰本质论,可以看出生命视角下的信仰本质是"精神生命说"。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下,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避免生命教育丧失根本价值,走出生命教育误区,很有必要。帮助青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对生命的终极价值关怀,探寻生命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契合点,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生命教育,用生命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促进青年信仰的自主生成和理性选择,构建精神生命教育体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哲学,这样一个深奥而又肩负历史使命的课题,贯穿在人类文学和生存发展的始终。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教育的创新和渗透,在大学生的人生路途上都有着指路明灯和精神信仰的意义。在审视自身和确立大学生价值观的形式上,以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精神内涵,用大学文化教育的方式和制度,去浇灌和塑造有启蒙和觉醒意识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为教育另辟一条文学和生活中的精神领地。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活动教育视野下的学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以及全面性.这三个基本特性,构成了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赖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精神在科学活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实践过程中,以求真理性作为前提,以个体至善德性作为内核,以社会王善伦理为其本质,形成理性—德性—伦理的有机精神链条。现代科学精神的建构体现于关系建构和观念建构两个方面: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是保证科学活动的正确方向、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性因素;献身真理、严谨求实、造福人类构成的现代科学精神观念体系对于科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议题,这就需要学校重新审视自我,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出发,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不断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改革要深入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有特色的,能够将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完美链接并有机融合的思想意识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即社会理想价值观的建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来建构现代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教师权益的保障在于现代学校制度体系的建立。基于家国一体的传统中国文化价值观从社会传统习俗、教育观念、教育研究、学校管理、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凸显教师权益保障在新时期教育制度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失衡挑战。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县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建设"课题为例,从学校章程建设、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学校信息公开、家校合作等途径入手,探索促进教师权益保障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裂变、现实与理想的差异都表明现代社会信仰培育的重要性([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引导大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的信仰体系,是其根本任务。因此以信仰培育为视角,必须进一步摆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导向([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引导大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的信仰体系,是其根本任务。因此以信仰培育为视角,必须进一步摆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导向([2]),以充足的底气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传授向信仰培育的转化力度,将知识传授与信仰培育相契合;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准确定位、聚焦领域,将信仰培育工作从课堂延伸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教育的民主化被看做是现代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民主化包涵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既包括教育机会的扩大和均等,也包括教育组织、活动和关系本身的民主化。在教育民主化理念的支配下,民主成为适用于并支配学校事务的一项基本价值原则。然而,人们仔细审视民主概念在教育场域中的应用情况,也发现存在不少值得严肃讨论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指向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学校是一个可以被民主化的场所吗?本文提出,由于学校组织的教育性特征,诞生于政治领域中的民主原则并不能完全无条件地适用于教育场域;在教育事务的处理上,民主原则的应用应该考虑与教育性原则以及传统、权威、道德、自主性等诸多影响因素相协调,从而建构更为良好的教育关系或教育秩序,防止现代社会以一种单一的民主逻辑来改造学校,防止现代教育陷入民主的迷思。这可以看做是对我国教育学界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教育民主化理论的一个补充或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