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声大师侯宝林虽然去世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相声是那么幽默有趣,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而今我们从电视上还可以看到他的笑脸,听见他幽默诙谐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我叫郭德纲     
如果说去年夏天,”超女”给国人奉上了一道茶余大餐,那么,冬天来临的时候,33岁的天津演员郭德纲带着他的德云社又挑起许多人笑的神经。人们主动跑到小剧场,但更多人是通过网络去听几乎已被遗忘的相声有人说,他拯救了相声,也有人说,郭德纲热只是一把虚火;有人称,他是相声界的草根英雄,也有人在冷眼旁观,或是冷嘲热讽;许多人欣喜相声枯木逢春,也有很多人开始预测郭德纲现象何时“寿终”。郭德纲说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说的相声会突然这么火,就像我们已经忘了相声原来是真能让人发笑的。我叫郭德纲  相似文献   

3.
陈连升 《中国广播》2008,(1):72-73,71
我从小就爱听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可以说是听着他的相声长大的。他的相声风格清新、含蓄优美、寓庄于谐、亲切自然,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小时候我曾想:如果有机会见到侯先生,近距离接触—下,目睹一下他的风采就好了。哪知道,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曲艺组,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不仅见到侯先生,还采访他,为他做录音、做专题,并且和他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4.
相声是我十分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记得我第一次听到相声是在“文革”末期,《海燕》与《友谊颂》让我百听不厌.甚至能整段地背诵下来。这是在我们听腻了京剧样板戏之后.接触到的一种全新的(其实古老)的艺术品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相似文献   

5.
丁淦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新闻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以及新闻史的研究。本文作者师从丁淦林先生,作者获教、受益于丁淦林先生甚多,其中,"学术研究应求细"的教诲留给了作者非常深刻的印象。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丁淦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2003年,我到先生生前任职任教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学习与研究,有幸选中的导师就是丁淦林先生。在两年的在站学习研究以及从那时到他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我获教、受益于先生甚多,其中,"学术研究应求细"的教诲留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并直接体现在了他对我的最后的学术指导方面。  相似文献   

6.
从50年代起,马季(1934~2006)就在广播里逗人们笑;80年代,又在电视里逗人们笑。他还发明了小品,参予设计了头几届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回忆起他,人们应该微笑。在相声界,马季承前启后的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北京、天津,还是东北,相声门中人对他心悦诚服。有些争议声来自部分相声爱好者:关于由他开创的歌颂型相声,把相声推向电视的功过,与师傅侯宝林的关系,以及“马家军”在相声衰落中的责任。不管怎样,马季是新社会的人,他说了50年的新相声,是新相声的一代宗师。他的个人荣辱,也都关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听说有人指责冯巩是“相声界的叛徒”,原因是他冯巩不循传统相声的规矩,搀和了小品等表演形式的一些东西到相声里,弄成了一个所谓的“泛相声”,使传统的相声变了味。 娱乐界的消息且当笑谈。联系到媒体,我们发现媒体的好多表现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不少台(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由“播”改成了  相似文献   

8.
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 背影是在齐腰深的洪水中, 一手握着扛在肩上的摄像 机,一手紧紧拽着同伴的手。 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 声音是告诉他身旁比他年纪 小的女记者刘晶:“别害怕, 我们一定会走出去。” 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 录像片和同期声是锦州市委 书记张鸣岐殉职前几分钟有 力的话语,画面已是一片“雪 花”……  相似文献   

9.
一个成功的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道:"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我心里一动,说:"妈,我要布鞋好了."  相似文献   

10.
磨练中成长,平凡中坚守,静下来沉思,在实践中彰显价值。热爱、执着,敬业、探索,在主持的道路上我将孜孜追求、勇往直前。探索语言之美,传递正能量,让语言艺术永放光芒。主持人述评:让快乐常在,让笑声永恒;探索艺术精髓,感受艺术魅力。当人们还在对他的相声意犹未尽时,他却以主持人的身份活跃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之上。从相声演员到主持人的华丽转身,他都是一位将欢乐带给了观众、将正能量传递给观众的人。相声、编剧、制片、主持、表演看似不同的艺术形式,他都能融会贯通、有机融  相似文献   

11.
周杰 《报林求索》2009,(8):60-60
<正>徐志摩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是徐先生人生最重要的舞台,可他却用一首诗歌轻描淡写后离开了我们,读先生的诗歌,憧憬康桥和属于先生的那个年代。书合人去,先生真的很自私,他把美好、洒脱留给了后世,把故事、人生、爱情,自私地告诉了康桥。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实践证明,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要体现出播音主持艺术的魅力,增强广播节目的感染力,必须像任何一门艺术那样,不断吸收各类有益的营养,懂得和善于借鉴各种艺术形式之长。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幽默诙谐、生动活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很值得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借鉴其表现手法,学习其艺术特长。  相似文献   

13.
我说的李白不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如果说的是他,那真成了相声里所说的关公战秦琼了。我说的这个李白,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角李侠,这是真人真事,他的原型是李白。  相似文献   

14.
张中行,凭借其自身苦心经营的精神财富,保持了个体的自我独立,坚持了我之为我——他就是他自己!这是属于上个世纪的张中行留给后人的一份可供回味、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张中行,凭借其自身苦心经营的精神财富,保持了个体的自我独立,坚持了我之为我——他就是他自己!这是属于上个世纪的张中行留给后人的一份可供回味、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1972年至2000年,我在中央台从事曲艺编辑工作,主抓相声。20世纪80年代是相声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相声人才,也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柏声作品。侯耀文就是这个时期脱颖而出、迅速走红的一位相声新星。  相似文献   

17.
我的老爸     
我喜欢我的老爸,他的优点很多,其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他的幽默诙谐,就因他的风趣,给家庭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皆非的“活话剧”。因为妈妈工作繁忙,再加上厨艺也不,我们家的“后勤”任务———“大厨子”无落到了爸爸的身上,可老爸并不是像其每天都要劳作的“被压迫者”那样满腹骚,而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真应获得光荣厨师”的称号。这天,老爸买回一条活鱼,一到家便心致志地做了起来。不一会儿,红烧鱼香味阵阵飘入我的房间。我跑进厨房,不及待地拿起菜勺蘸了蘸鱼汁,顾不得,用舌头舔起来。老爸急切地问:“怎么?”我使劲点点头:“味道好极了!”老…  相似文献   

18.
文汇报1990年3月26日一版刊登的专访《侯宝林谈当前相声艺术创作与表演》,是我一朝写成的。实际上,对相声创作、表演是否应坚持“语言艺术”之根本的思考,在十多年前看到有人挎着电吉它上舞台便开始了。当时,我为此感到不安。以后,一直关注相声艺术发展进程中几个阶段的表现,以及群众对它的反映。实践证明,一些好作品的创作演出是遵循相声传统的,而那些令人反感的,必是偏离了“语言艺术”的轨道。近些年,由于受金钱大潮的冲击,一些人急功近利,相声界表现出敬业精神的倒退,节目质量明显下降。这其中当然也有节假日电视晚会对相声节目需要量过大的原因,致使一些创作仓促  相似文献   

19.
《新闻天地》2004,(3):24-25
在湖南本土大红大紫并从湖南走向全国的相声演员奇志却不是湖南人,这让大家都感到很意外,因为在他的相声里,长沙本土方言也说得很好,他自己的解释是,在长沙呆了20年,已经是半个湖南人了。杨奇志的老家是辽宁,但是在山西出生和长大,他从小就很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儿时的他,已经展露出表演的才华,唱歌、舞蹈、说相声,几乎样样都能  相似文献   

20.
有心就有光     
我是个不幸的女人,刚度完蜜月,新婚丈夫便在飞往国外出差的途中殒命于空难.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我们在一起好了八年,他却匆匆丢下我,一个人魂赴天国了,怎不叫我伤心欲绝!更给我带来致命打击的是,由于料理丧事过于劳累和悲痛,我小产了.连最亲爱的人留给我的骨血都没有保住,我真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