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三习”教改实验课题,于1995年构思,1996年上半年确立。现有40个班,2000余名学生,40余名教师参加实验。一、“三习”内容和目标“三习”就是“趣中习字”、“乐中习读”、“玩中习作”、“趣、乐、玩”是手段,指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情趣交融,形成“习...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使用江西省《小学作文》实验教材进行作文实验教学,在实验的过程中,我运用临川市教研室黄爱京老师提出的“小学语文”‘三习’(趣中习字,乐中习读,玩中习作)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在,我班的作文平均分在全年级已是名列前茅。下面谈谈我是怎样进行“玩中习作”的。根据小学生活泼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趣、乐、动、奇、新、好”六字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乐学的气氛中掌握美术知识,提高绘画技能、技巧,提高审美能力.“趣”,是指课的趣味性及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乐”,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保持愉悦的教学心境,学生拥有快乐的情绪;“动”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用心来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奇”是指教师在美术课中出奇制胜,用学生意料不到的方法组织教学;“新”是指教师用智慧和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新欲望;“好”是指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习作教学实践中引进“玩”的教学元素,尝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说”、在“玩中写”,给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巧妙地消除学生的习作焦虑,同时相机进行一些习作技法的指导与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教、学、玩融为一体,致力于提高习作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趣味作文,顾名思义,关键在于“趣”字:只要广大教师能立足文本又能超越文本,秉持“守望童真,发现童趣”的习作指导理念,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以趣导练,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就可以摆脱传统作文的奴役,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畏作”心理,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妙趣横生,学生的习作园地就会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把“愉快教学”做为一个原则,让学生在快乐之中掌握知识,是教师一个永恒的追求.本文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堂教学为例,教师通过趣味情境、历史故事、动手实验、巧妙新颖、数学应用等方面营造趣味课堂,让学生始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从而真正达到寓趣于教,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雅琪 《考试周刊》2014,(34):115-116
<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而课堂就是培养兴趣的最大舞台。这就要求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构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以"趣"为引导的"快乐课堂"。一、寓教于境,体验情景之"趣"语言存在于特定情景中,如果离开情景,则语言将成为  相似文献   

8.
简简单单教语文,读为先;美读乐读学语文,读为贵. 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办法能取代或超越阅读这种语文学习方式,只有寓教于读,寓学于读,寓乐于读,师生一起美读乐读,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在高考中让学生胸有成竹、笔底有“花”、挥毫自如、淡定从容.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抒情散文的教学趣味横生、引人入胜,我们提出了“抒情散文整体感悟五读法”。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让抒情散文的阅读与琅琅书声同行,注重整体感悟,提倡以朗读为主线,做到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趣读之中找到乐读的感觉,进而由乐读到爱读、会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逐步形成创新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乏趣”现象,学生处于被动写作状态,习作缺乏情趣、真趣、灵趣与童趣。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趣味盎然,表现自我,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着眼于“趣”,化体验、想象、志趣为习作的不竭源泉,让习作在兴趣盎然中展开,体会过程的趣、内容的趣、体验的趣、思想的趣,彰显学生个性,打开学生习作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1.
一、营造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同样一节课 ,有人讲来 ,学生津津乐道 ,如沐春风 ;有人讲来 ,如催眠曲 ,不困自乏。这里讲究的是讲课技巧。它要求教师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把学生引入一个新奇的世界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得到发展。例如 ,教师可用幻灯、画图、实验、语言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主动去认识和接受新知。在学“线段的比”时 ,为了说明线段的比值与所选的长度单位无关 ,我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 ,让他们分别以…  相似文献   

12.
习作起步教学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坎,教师引导的好坏,会影响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教学中,坚持“润物无声”的理念。尝试通过暗铺引桥、亦扶亦放、以趣激写、高调点评、悄悄“包装”、多样展示这六级台阶,引领学生踏上习作表达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要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感受习作的乐趣,我认为教师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习作引导,相信学生一定会在习作中体会到“乐”,并且会“乐”于动笔。一、记录有趣的游戏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透到作文训练中,玩中学写,写中再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比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对每组游戏都宣布好游戏规则和程序要求,并要他们记住他们各自的表现和当时的心理。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记下游戏的全过程,甚至想法体会,在作文中谈谈自己发现的诀窍,只要写得完整、有…  相似文献   

14.
要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全程、有序、科学、高效,首先要保证德育渠道畅通。寓德育于管理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师表之中是德育的四条主要渠道,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和方式。它们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纵横于学校的全方位,有机地组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系统。而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又决定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主渠道作用。那么如何保证主渠道的畅通? 一、统一认识,明确意义。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就是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完成育人的任务。教师的地位,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实际,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往往几句话就可以对学生的人生起着导向作用。每一个教师都有在德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优势和责任。“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它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把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书育人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5.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趣”、“能”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6.
“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改革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作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玩,得到了他们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听、说、读、写与语言综合运用”五大教学模块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与此同时,相较于“听、说、读”这三个基础模块,习作教学对于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围绕习作这一综合性的语言运用和创造活动来创新教学模式。从另一个方面讲,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其语文能力的体现。科学优质的习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的核心素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针对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突破性地设计了一个“习作单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将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教学”的新型视角。  相似文献   

18.
要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就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行为模式,代之以学生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行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激活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如何融情于境,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淡化作文指导,就是要精指导、巧指导学生的习作,要在儿童的“活动与游戏、幻想与想象、探究与体验”的活动中,追求教师指导与学生习作之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于无声处,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一、我会玩、我想写玩是孩子的天性,捉蜻蜓、扑蝴蝶、钓鱼、捉虾……试想哪个孩子不是天生的“大玩家”。淡化作文指导首先就要重视儿童的天性———玩是一种最宝贵的习作资源,让孩子在自由、平等、愉悦中玩出诗意,玩出创意,玩出“绿意”,“玩”出美妙的文章。1.玩出诗意“寓文于玩,玩中生文”,就是要巧用文本中潜在的习作资源,从而生成美妙的…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趣”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寓教于“趣”,以“趣”培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