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集中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个体心理研究和群体心理研究两个方面。文章从接受能力、接受动力、接受心态三个方面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接受心理机制,以期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接受心理机制作一个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以接受效果为目标的教育主体、接受主体和接受环境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受着许多困境的制约.因此,剖析影响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困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接受效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要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就必须肯定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主体地位,借鉴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在简述接受理论后,认为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有:要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区分接受主体的层次性,重视研究主体的接受障碍。  相似文献   

4.
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研究既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其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切入点,尝试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存在样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主要内容,即需要驱动律、多位互动律、相互制约律、发展导向律,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从总体上来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动力是其接受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问卷调查分析,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特点,找到思想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契合点,发挥好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双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以便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凸显了"接受"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研究,通过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探讨接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接受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接受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很大的程度和学生的接受情况有关,所以说接受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当前,很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接受学习的研究非常的局限和不深入,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的内涵出发,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特征,影响学生接受的因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以便促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美丽大学校园、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由传授主体、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个体、接受环体等五个基本要素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运用,需要构成接受机制的五个要素相互作用,有效发挥各自功能,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邹俊 《华章》2011,(34)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研究,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因素有很多,接受环境不仅表现为广泛性、层次性、动态性、特定性等特征,而且具有动力作用、导向功能与层次作用.不同的接受环境——宏观接受环境、中观接受环境、微观接受环境和信息环境对接受环境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10.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多的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缺少研究,这成为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因素之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进行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和心理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机制的优化,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本质上是一种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文化客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活动,这与哲学解释学有着内在的契合。利用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接受条件、接受影响因素和接受效果,能够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使我们从哲学的思维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澄清前提。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有共同之处。借鉴接受美学的有关理论,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包括内动力、外动力与合动力,它们共同推动着接受主体内化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得到接受主体的充分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多地从“教育者”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缺少研究,这成为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因素之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进行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原则和模式,从认知突破与实践体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出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重要影响。由于主体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和教育目的并非天然一致,有可能出现错位。思想政治教育兼具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其目的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的基石。提升接受主体的精神追求、澄清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兴起的解释学、接受美学以及传播学对接受问题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受教育者作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为选择性、超越性和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存在着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双主体互动,受教育者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辩证统一,受教育者主动性与受制约性辩证统一规律等。遵循上述规律,应采取认知突破与实践体悟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期待视野、审美经验、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关注的视角由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由教育转向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解读,结合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化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分析出新媒介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有效契合点,并把新媒介文化的影响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运行过程中研究,在接受机制的动态运行过程中,重点总结每个阶段对运用新媒介文化提出的具体要求,根本目的是为提高高校教育效果的实效性和教育接受的有效性服务,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指受教育者产生接受动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主观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外部环境以及教育内容之间时时处处都发生着某种联系,而担负着联系作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介的含义、类型和特征,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课,被逐渐的重视起来,但是现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将焦点放在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研究上,缺乏对接受主体对其接受心理的研究,从而导致教育实践中的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研究,根据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