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目的/意义】本文将逻辑斯蒂模型引入到主题词被引频次以及相对应的发文量增长规律的研究中,探索主 题词被引频次以及相对应的发文量对时间的响应关系。【方法/过程】用Web of Science中所有数据库检索了主题词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以及相对应的发文量,获得了1950—2016年该主题词的被引频次和发文量的数据。然后 用逻辑斯蒂模型拟合了该主题词的文献被引频次和发文量。【结果/结论】拟合结果显示,逻辑斯蒂模型可以很好地 拟合该主题词文献的被引频次和发文量的增长趋势,且从理论上得出了该主题词的最大年被引频次和最大年发文 量将分别达到131 179次和2 385篇。研究结果还表明:该主题词的被引频次和发文量在1982—1983年和1991— 1992年拟合值与观测值出现较大的偏差,其原因与这两个时间节点上叶绿素荧光观测技术的重大改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并了解2000年至2018年以来全球胜任力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的相关文献,使用R语言加载Bibliometrix工具包,对纳入文献的外部特征及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一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84篇。文献量随时间平稳增长。美国在该研究领域的论文量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其次是加拿大。刊载研究文献最多的期刊是Medical Teacher、Academic Medicine。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多伦多大学、密歇根大学。胜任力教育领域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医学教育、胜任力模型、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的改革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结论:美国和加拿大是该研究领域的国家,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为滞后,可以在胜任力模型、教学方法、课程改革以及评价方法创新等各方面多借鉴欧美的经验,推进我国胜任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国医学科研工作者近10年在国际项尖医学周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的发文情况,以反映我国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和《期刊引证报告》(JCR),对2002~2011年近10年中国学术研究机构作为第一研究单位在NEJM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医学科研工作者在NEJM共发表论文249篇,约占发文总数的1.47%;年代分布:发文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发表49篇,占19.68%;地区分布:发表论文≥10篇的地区为台湾(101)、香港特别行政区(47)、北京市(33)、陕西省(19)、上海市(10)、广东省(10),发表文章共220篇,占88.35%;机构分布:发文数量≥5篇的共12个机构,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分别以26篇(10.44%)、24篇(9.64%)、19篇(7.63%)列前3位;被引情况:被引频次最高的为1 036次,被引频次≥200次的有16篇;文献类型分布:249篇文献中Letter、Editorial Material、Article、Review分别占58.23%、26.10%、15.26%、0.40%,Article和Review所占比例不高,有待加强.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01-2016年的325篇商业生态系统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趋势、作者、国家和研究机构、关键词、共被引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Yongjiang Shi,Elizabeth Chang,Ke Rong等发文量较多;研究者、研究机构之间合作紧密程度一般;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战略、绩效、创新、管理、价值创造等;Moore,Iansiti,Adner,Porter,Chesbrough等被引学者及其被引文献具有高影响力;《SMJ》、《HBR》、《AMR》等期刊是主要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国创计划"研究现状和主题演进,采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创计划"项目基金资助的发表在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上的文献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COOC9.9进行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以及聚类等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发文量呈逐年上升且高位波动趋势;发文量≥30篇的一级机构62个,多数机构间开展了合作;发文量≥100篇的学科高达16个,前20个学科累计发文量占比为85%;文献分布在1068种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上,平均刊文密度为5.04篇;综合影响力指数最高为14.35;作者最大发文量为31篇,核心作者413位;10次以上高频关键词129个,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Web of Science(SCI-E,SSCI,A&HCI)为数据源,统计得到我国8所研究型大学图书情报院系1985-2012年间文献172篇,涉及作者329人,502人次。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作者合作总体概况、合作网络及高产作者等角度客观展示我国图书情报学国际科学研究中的作者群体情况。结果表明参与国际科学研究的作者较少,人均国际发文量不足一篇;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分别为2.92和86.63%,且呈上升趋势,3人及以上合作较多;国际合作度约为33.14%,呈上升趋势,合作文献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和英国;合作文献不低于2篇61位作者形成20个研究子群,合作网络较为分散,主要是“师生型”和“同事型”子网;目前还无发文量高于10篇的高产作者出现,发文量不低于3篇的作者群较小。  相似文献   

7.
赵绘存 《现代情报》2016,36(10):149
基于知识图谱理论,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收录的1900-2016年间的知识产权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学科、被引文献、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知识产权研究处于稳步上升阶段,美国、英国、德国引领全球知识产权发展,中国后发优势明显,从国际合作上看,全球知识产权跨国合作研究匮乏。(2)知识产权研究趋势日趋多样化,知识产权、经济、企业在更宽更广范围内的泛在研究成为主流。(3)知识产权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知识产权管理与知识产权溢出、知识产权转移与流动、新兴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与跨界资本输入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范  马驰  黄德生 《现代情报》2012,32(9):9-15,19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和影响也不断加重,因此,对极端天气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检索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极端天气研究的文献,统计和分析了这些文献的年发表量、文献类型、国家、发文机构、著者、来源、学科类别分布,并确定了高被引作者、高被引出版物和高被引文献,同时对高被引文献进行了共引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而了解极端天气研究的发展历程,客观反映当前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极端天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近十年的检索结果,系统分析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近十年的研究发展态势、热点、投入主体、国际合作和研究水平等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降雨量、全球变暖、水资源、气溶胶、CO2等方面。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SCI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为8.96,H指数为77。气候变化研究有明显的地域针对性,研究最多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其次是中国南海和中国北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发文、文献引用规律及该刊情报吸收能力、期刊论文的覆盖范围、科研人员合作现状及特点、发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特征,为该学科研究人员查阅文献和编辑部提高期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004年被SCI-E收录的941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别对期刊载文量、篇均引文数、作者发文数量、合作情况、高产作者、地区分布、高产机构、引文数量、引文年代、普赖斯指数、自引率、期刊互引、高频次被引期刊和论文被引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产著者100人发文224篇(23.80%),高产机构20个发文447篇(47.50%),篇均引文量为14.31条,主要的引文类型为期刊(95.72%),普赖斯指数56.05%,自引率1.60%,被引用频次居前13位的期刊的文献引用量占总引用期刊文献量的35.26%,收录论文被引率24.65%,篇均被引次数为0.37。结论 期刊论文涉猎文献范围较广,作者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区以及欧亚四国,合作率高。该刊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高产作者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国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论文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研究引用文献比较新颖,论文被引率和篇均被引次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英文地理期刊,分析其发文被引用情况可以了解该刊十几年来变化情况,又可以为刊物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该刊2002-2012年的被引用情况,从载文量、篇均被引频次、单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年代分布、被引论文专业分布和引文类型分布等几个方面,基于地理学学科特点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该刊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刊物发展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牛青  王上铭 《情报科学》2012,(8):1183-1188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开发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研究共引分析的文献,从文献量、著者、机构、核心期刊、引文等角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对共引分析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在作者共引分析方法上还存在不足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以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对1900-2012年间全球发表的深海资源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从年度发文量与被引用量、主要论文著者、主要发文国家与机构等角度揭示深海资源研究发展轨迹。通过高频次关键词分析得出深海资源研究的5大问题是:生物物种、进化及多样性;沉积物;大洋环流与气候;有机物;生态环境、群落结构。从高被引与前沿热点分析得出深海沉积物与深海生物资源是其热点研究问题,且依然是未来深海资源研究的主要学科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分类的方法,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对近十年(2011年—2021年)遥感影像领域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的论文数据,从每年发文总量、发表国家或地区、机构名称、发表刊物等视角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的发文量逐年增多且呈指数增长,学科呈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中国和中国科学院分别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和机构,Remote Sensing是发文最多的杂志。  相似文献   

15.
中德海洋学核心期刊论文国际合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琪  华薇娜 《现代情报》2016,36(2):150-156
本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中国和德国发表的海洋学论文,将论文分为国际合著组与非国际合著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EXCEL、SPSS和UCINET软件,比较两国各年的发文量、论文的篇均作者和篇均参考文献数、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合著国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海洋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起步晚于德国,但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海洋学国际合著的论文量已超过德国;同时中国海洋学国际合著论文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都弱于德国,并且中国海洋学论文合著国家的范围也小于德国海洋学的合著国家。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研究整合替代医学领域24种SCI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及中国对该领域的贡献。【方法】 利用JCR统计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和特征因子,利用Web of Science分析各期刊2013和2014年两年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对该学科领域的贡献,并研究Top100篇高被引文章的学术特征。【结果】 中国整合替代医学领域3种SCI期刊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且中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较高,中国论文在Top100高被引论文中占43%。【结论】整合替代医学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国内整合替代医学期刊的水平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整合替代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以留住国内优秀稿源。  相似文献   

17.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选取浙江省内21所高校图书馆作为机构样本,统计分析各机构2003-2013年的发表论文数据,应用h指数法进行机构发文评价并分析h指数关联因素。结果表明,h指数较传统单项计量指标可更加合理地评价发文机构的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h指数与发文总被引频次关联度最高,与被引篇数和篇均被引频次其次,与发文量的关联度最低。  相似文献   

19.
王晶 《内江科技》2023,(10):102-104
<正>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1996年-2022年773篇核心级以上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以及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我国在线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线教学领域文献数量经过较长的起步阶段,在2020年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电化教育》为文献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在研究作者中,韩锡斌发文最多为6篇,该领域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当前的发文机构以师范类高校为主;频次排名前四位的关键词分别为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在线教育、线上教学,构成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以Web of Science中的SSCI数据库为情报源,对近10年SSCI收录的3种国际编辑出版类期刊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JSP)、Learned Publishing(LP)、Serials Review(SR)发表的1200篇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的年代与类型、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分布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国际编辑出版类期刊发表文献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近10年来,国际范围内编辑出版领域文献发文量和影响力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美、英在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研究占有明显优势,其相关研究机构、作者群体均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而中国在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研究水平有增长的趋势,但和美、英有很大差距。中国应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编辑出版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