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题目已知点P到两定点M(-1,0)、N(1,0)的距离比为√2,点N到直线PM的距离为1,求直线PN的方程.  相似文献   

2.
2010年高考四川卷第20题: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1/2,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直线l于点M,N.  相似文献   

3.
2002年高考文史类解几试题为: 已知点P到两个定点(1,0)M-,N(1,0)距离的比为2,点N到直线PM的距离为1,求直线PN的方程. 本题中,||MN=2为定值,||||PMPN=2也为定值,这是一类到定长线段两端点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问题. 为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本文给出与此相关的几个定理. 定理1 到直线yt=上定长为2(0)aa>的线段12MM的两个端点1M、2M的距离之比是一个正数(1)mm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22222()11amaxml ---l 2()yt- =22224(1)amm-, (其中0102,MMMMl=1l?(0,))Mt 证明 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里,设1(,)Mct,则2(2,)Mact , 设动点(,)Mxy,由…  相似文献   

4.
本人在参加2002年福建省高考评卷工作,评改文(21)题过程中,发现学生给出几种不同解法.这些解法大都简化运算,同时具有一定技巧性,颇受启发,在总结学生解法基础上,认真探讨,整理出六种不同解法.结合这六种不同解法,谈谈如何简化解几运算量. 文(21) 已知点P到两个定点(1,0)M-、(1,0)N距离的比为2,点N到直线PM的距离为1,求直线PN的方程. 原解 设点P的坐标为 (,)xy,由题设有 ||2||PMPN=,即 2222(1)2(1)xyxy++=-+. 整理得,22610xyx+-+=. ① 因为点N到 PM的距离为1, ||2MN=, 所以 PMN 30=?直线PM的 斜率为3/3, 直线PM的方程为3(1…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研究2010年四川省高考理科数学第20题时发现: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21,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l于点M、N.与双  相似文献   

6.
2010高考数学四川卷理科第20题在结论探究上很有价值,现将探究过程整理如下: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1/2,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l于点M、N.(Ⅰ)求E的方程;(Ⅱ)试判断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F,  相似文献   

7.
2010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第20题: 已知顶点A(-1,0),F(2,0),定直线l:x=1/2.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l于点M、N.  相似文献   

8.
2002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理)第(19)题: 设点P到点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 1 多种解法解法1 (标准答案)设点P的坐标为(x,y),依  相似文献   

9.
02年高考第19题:设点P到点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双曲线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运算、逻辑推理能力. 标准答案中对本题给了两种解法: 解法1 由已知得P(x,y)点坐标满足方程 y=±2x(x≠0) ①由P、M、N三点不共线,得 0<|m|<1,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全国高考全国卷理科第(19)题: 设点P到点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李素波 《数学教学》2014,(11):30-32
引例:若动点P到点F(1,0)的距离比到直线l:x=-2的距离小1,求点P的轨迹.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问题.它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依题意,点P到点F的距离与到直线n:x=-1的距离相等,故点P的轨迹是以点F(1,0)为焦点,直线n:x=-1为准线的抛物线,易求得点P的轨迹方程为y~2=4x.下面,笔者对该问题作如下几点引申,以供大家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圆锥曲线的准线是一条重要的直线,利用它解题,有许多方便之处。 例1.已知点A(1,0)和直线L: x=3,若动点M到点A的距离为m,到L的距离为n,且m n=4,(1)求点M的轨迹,(2)过A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与M点的轨迹交于P、Q,设d=|PQ|=f(α),求f(α)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13.
2010年高考四川数学理科卷的第20题为: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I:x=21,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M、N.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1.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从圆的标准方程中读出圆心坐标(1,0),代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即得1/2,故选A. 2.本题重在考查复数运算中的棣莫佛定理,先化1/2+3~(1/2)/2i为三角形式,cos60°+isin60°,由棣莫佛定理知(cos60°+isin60°)3=cos180°+i,sin180°=-1,故选C.  相似文献   

15.
复习解析几何时,和同学一起做2010年四川高考题20题:如图1,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1/2,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2倍,  相似文献   

16.
题目(2010年高考四川卷20)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1/2,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z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向量法来处理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可以轻松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简化求解过程,方便易行.这也是学生参加高考时必须掌握的解题方法之一,希望能引起读者的重视.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已知空间直线l和一个点P,在直线l上取向量a和点Q,容易求出向量a和向量Q的夹角θ的正弦值,则点P到空间直线l的距离是|Q|·sinθ.例1如图1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A1=4,AB=2,D是AA1的中点,求C1到直线BD的距离.解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3√,1,0),C1(0,2,4),D(0,0,2).于是BC1=(-3√,1,4),B=(-3√,-1,2).|BC1|=25√,|…  相似文献   

18.
1.已知点B1(1,y1),B2(2,y2),…,Bn(n,yn),…(n∈N+)顺次为直线y=x/4+1/12的点,点A1(x1,0),A2(x2,0),…,An(xn,0),…(n∈N+)顺次为x轴上的点,其中x1=a(0相似文献   

19.
题库(十四)     
1.已知常数a>0,向量m=(0,a),n=(1,0),经过定点A(0,-a),以m +λn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B(0,a),以n+2λm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其中λ∈R. (1)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2)若a=2~(1/2)/2,过E(0,1)的直线l交曲线C于M, N两点,求(?)·(?)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1.动点P到点M(1,0)及点N(3,0)的距离之差为2,则点P的轨迹是(). A.双曲线B.双曲线的一支C.两条射线D.一条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