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三课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教材编排上,是继氧气、单质碳等物质学习之后,进人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启蒙课。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对二氧化碳比较熟悉,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本课题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的铺垫。本堂课的重点是采用探究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实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学会从化学视角来认识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背景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三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第二单元的氧气是初中化学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所以二氧化碳这一节是本单元的重点。教材首先安排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学习,由此来带动其他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学生从九年级开始学习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学习基础及初步具备了设计基本实验的技能。本节的特点是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  相似文献   

3.
赵雷 《科学教育》2004,10(6):35-37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大气体之一。本节教学内容以空气中CO2这一学生熟知的物质作为载体,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和氢气的性质、碳的单质的基础上,进行同化和顺应,使CO2的性质成为本节知识学习的核心,通过“如果空气中没有这0.03%的二氧化碳气体,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吗?”这一问题的创设,启迪学生思维,也便于教师运用学生在自然课和生物课里学到的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知识,引导他们去进行丰富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方法是学习入门的向导。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良好学习方法。下面以指导学生学习《碳》这一章的部分内容的教法谈谈我的作法与体会。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已知探求未知,联想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用已学过的元素和单质的概念去正确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同时又能加深认识元素与单质的区别和联系。又如,引导学生用已知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知识,去学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熟石灰能用作建筑材料。这样使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例1能说明常温下二氧化硅是很坚硬的固体而二氧化碳是气体的原因是().A.硅的非金属性比碳的活泼B.二氧化硅中硅氧键的类型和二氧化碳中碳氧键的类型不同C.硅氧键的键能比碳氧键的键能大得多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晶体类型不同错误解答:选B或C.因SiO2和CO2属于同主族元素的两种化合物,对应的晶体类型相同,性质上的差异应该在于二氧化硅中硅氧键和二氧化碳中碳氧键间类型和键能的差异.错误原因:对两种晶体结构认识模糊以及对物理性质差异原因的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指导化学系学生的几次教学实习过程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针对中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及我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供读者分析探讨: 一、要掌握初中化学教材的特点 初中化学是由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四部分知识构成的。从知识的编排体系来看,采用的是基础理论与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穿插的方式,从空气、水等常见的物质出发,引出氢氧等物质和有关的概念,然后再介绍一些常见的元素—碳,以及一种重要的常用的分散体系—溶液,最后介绍酸碱盐、氧化物各类物质的通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衍生关系和相互反应的基本规律,并以此做为总结。这些知识的精心编排,就形成了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的几个特点。首先教材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和相对的完整性。学生除了在小学的自然课里了解零星的化学知识外、初中化学课是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的开始。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教育的性质。考虑到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以及初中学生毕业后各种不  相似文献   

7.
<正>迁移理论指的是两种学习相互刺激和反应产生的类似性效果,反应相同的两种学习刺激相近,能发生正迁移。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促使学生进行正迁移,促使学生获得更多收获。利用学到的技能、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迁移的过程。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展开此类学习活动,积极解决问题,获得迁移。一、联系文本,理解迁移迁移能否很好地实现,需要看迁移双方相互之间是否具有共同要素。教师可以联系文本的内容促使学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单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甲烷、酒精、醋酸以及三大矿物能源的物理性质与用途。2 掌握 单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以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3 应用 应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有关化学现象和进行物质的推断。二、知识网络  三、主要内容提示(一 )单质碳1 碳的单质及其物理性质与用途( 1)金刚石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固体 ,最硬。  用途 :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等。( 2 )石墨物理性质 :很软、具有金属光泽的深灰色固体 ,导电性能好。用途 :…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学习迁移状况的调查研究金萍屠广越蔡隐凤学校里正规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促进学习的迁移,因为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不能穷尽他即将在学校以外的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和要解决的问题的。如果教育和教学的效果能使学生从一种课程最大限度地转移到其他课...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教材是由化学基础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四部分知识构成的。从知识的编排体系来看,采用基础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的方式,从空气、水等常见的物质出发,引出氧氢等物质和有关概念,然后再介绍一种常见的元素——碳以及一种重要的、常用的分散体系——溶液。最后介绍酸、碱、盐、氧化物各类物质的通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衍生关系和相互反应的基本规  相似文献   

11.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和在介绍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后,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关于磷,在大纲中的要求为B层次,即要求了解,教材在初中介绍过的磷与氧气反应的基础上,又介绍了磷与氯气的反应。此外教材  相似文献   

12.
对比又叫对照。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比较,既能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又能比出它们相似差异。在化学教学中很多的教学内容可用对比进行教学,如氨元素和氧元素之间的对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之间的对比;氮族与氧族、卤族等族之间的对比;这样做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铁的性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氢气和碳三种非金属。通过这一节学习金属铁,可以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备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体系,也为今后有关元素和化合物学习进行知识上的准备。我在对本节教学设计上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4.
进行单元教字,可用如下十种方法: (一)迁移阅读法。这是根据课本单元编排意图进行教学的方法。讲读课是例子,“精雕细刻”,“咀嚼消化”,是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良好习惯的阶段。阅读课要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学习,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是一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气体,与生命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关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遇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都是中考的考点和热点问题。这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复习课的课堂实录,获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教者创设情景,首先通过练习帮学生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体味二氧化碳的"奇"和"妙";然后又针对二氧化碳和不同碱溶液反应现象上的区别,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从多个角度设计不同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最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整理、完善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各种礼仪规范。第一课时是Welcome to the unit,是本单元的导入课。它的功能是激活学生与单元话题有关的已有知识,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尤其是阅读课的学习做热身准备。这个板块里的图片以及卡通漫画中可爱的Eddie和Hobo之间有趣的对话能迅速地使学生兴奋起来,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急切地想探究整个单元。而且对于礼仪规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接触的很  相似文献   

17.
《空气》一课,教材编排在《水》单元之后。与前面认识过的固体、液体不同,空气由于其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怎样激发学生对空气的研究兴趣,是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需考虑的问题;再者,本课与《水》这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前已学到的有关知识,如对物体形态的感  相似文献   

18.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说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节是学生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小学学习《空气与燃烧》得出空气中有氧气,氧气能使物质燃烧得更旺,初一《呼吸作用》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以后学习氢气、二氧化碳等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对以后研究其他元素和化合物性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知识来源生活,数学知识也是生活现象的反应.通过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熟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课下互动、课后练习等各个方面,利用问题、案例,引入生活化元素,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通过对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科学的研究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并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往往因为有关化学的准备知识比较薄弱,加之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单地重现,这就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也多,而且集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