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参加2002年湖北省数学高考阅卷中,发现该题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的不同解法中蕴藏着不同的数学方法和不同的知识迁移,是值得品味的一道好题,本文将试卷中学生出现的多种解法进行归纳整理,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问题,在问题的变化中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特别在复习课教学中,注重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式练习,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证明的思路和思维能力 .下面用实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  一、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数学题目,由于其内在的规律,或由于思考的途径不同,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在平时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发散思维,探索多种解法,从而使“双基”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增强,智力得到开发 .在寻找各种解法时应注重分析 .  …  相似文献   

3.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练习一题多解能激发潜能,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了等腰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后,由于知识面的拓宽,解题思路的增多,有时一道习题由于不同的思路可有多种解法,或基本采用同一种方法可解决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几何中辅助线的作法,因题设、结论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但各种类型的习题,从题设和结论中,可找出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分针题意的过程中,通过寻找这种内在联系,便可寻找出辅助线的作法。  相似文献   

6.
今年高考的生物学试题中有不少实验设计类题型,这些试题具有不同的开放性差异,现作一归纳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刘玉 《广东教育》2006,(6):23-24
高考中的细节题所占比例依然较大,只是根据短文的字面内容就能直接选出答案的题减少了或几乎没有了,而大多为间接理解题。下面就细节题的不同类型谈谈其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几何中,形如a^2/b^2=c/d的题目是比较复杂的成比例问题.因为等式两边是不同次幂的比,学生在解这类题时往往感到很困难,而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此类问题,下面举例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病文展示】 原题回放: 我们生活在差距之中,身体差距、条件差距、思想差距……不同的人对待差距的方法也不同,努力消除差距或包容差距,无视差距或从差距中感悟,为差距所困扰或从差距中奋起……  相似文献   

10.
张永兴 《考试》2004,(2):38-41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大家平时教学中从未见到或遇到过的新鲜题.我们一般称它为“陌生题”。这些陌生题绝对不是偏题、怪题,也不是望而生畏的难题,而是构思新颖的创新题,是有一定测试要求的能力题。陌生题在整卷题量中占加%左右,虽然是少量的,但对高分段考生有突出的区分度,能满足不同水平的高校和相关专业招生的需要。本归纳几种常见陌生题,并指出解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树瑾 《甘肃教育》2006,(4B):51-51
同质异形 我们在解题时,经常发现由于所给的条件或选择的方法不同,表达式的形式就有所不同.对二次函数来说,求解析式时,常用的形式有四种: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高考江苏卷仿写题题干中有个放在括弧中的补充说明——“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这表现出命题极大的宽容,充分体现了这类试题开放性的加强。  相似文献   

13.
转化,是一种变异性思维,指的是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改变解题方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讨问题的解法,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问题不断转化的过程.在分析解题时,能否把握问题的特点和解题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调整思路,是衡量解题能力的重要方面.下面就具体谈谈利用转化思想来解若干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解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给学生以不同的启迪,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非常有利,也是培养学生灵活选择最佳解题方法的有效途径。若学生平时满足于解题得出答案,而不善于研究典型题的多种解法,势必造成思路闭塞,思维发散差,从而在做一些题时,有可能只会“钻死胡同”而不会“改道前进”,有可能只会“直冲”而不会“迂回”。试看下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平面几何问题中,如果某些点、线段或角的位置在题目中没有明确说明,那么在解题时就要考虑这些点、线段、或角可以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这时往往要分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16.
童三牛 《考试》2004,(6):24-27
应答句不仅在日常会话中大量使用,而且多年多题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由于中国与英,美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中国人常易错用应答句。现对高考常用而又易错的应答句作些列举及解析。  相似文献   

17.
马栋梁 《新高考》2010,(3):19-19
在一次练习中,关于一道题的求解,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答,在组织交流后,大家都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18.
数学开放题是指答案不唯一或具有多种不同解法的问题,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成不同的种类。但从总体上来分,可分为条件不全的开放题和条件多余的开放题,其教学策略分别是:对于条件不全的开放题,要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补充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在对某一问题考虑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之前,很少会有一切必不可少的事项、数据、关系都已在手头齐全了的情况,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多设计一些信息不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补充、收集、分析、进而解决问题。例如设计一次“小小管家”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计算一周家里共需开支多少钱?每…  相似文献   

19.
王朝晖 《考试周刊》2012,(66):58-59
一道数列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定位分析其数量关系,可以用不同方法经过不同的解题过程得出相同的结果,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题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本文以一道数列题为例,详细说说它的三种不同解法。  相似文献   

20.
在解答电学题时,错解现象足同学们在解题中屡见不鲜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基本概念或是对基本规律掌握的不扎实的缘故,下面通过实例,从不同的角度的分析错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