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皮尔斯与索绪尔符号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尔斯和索绪尔分别为现代西方符号学中哲学传统和语言学传统两个源流的开创者.本文在比较他们的符号基本理论的同时,一方面透过皮尔斯的符号观分析其语言观,另一方面则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看其一般符号观.本文认为,索绪尔二元的符号观忽视了符号与外部的交际价值,而皮尔斯的符号观则弥补了其不足,强调符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认知和交际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交际是以一定的符号为手段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交际就是符号活动.非言语符号在交际中传递比语言符号大得多的信息.但非言语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又是约定俗成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非言语符号承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认识它们的约定俗成性,对促成有效跨文化交际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火星文是为了适应网上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火星文这一特殊的混合符号系统进行分类,并就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火星文包括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两个并行的系统.语言交际符号系统是主要的,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火星文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如何看待火星文,还需要人们加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交际是一个各种符号行为相互的复杂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有词语、声音、表情与动作.副语言作为其中一种非言语信息交流符号,在实际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解读副语言符号是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是两个并行的系统,网络非语言交际发挥着表明态度、强化感情、补充说明等作用。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当然是主要的,但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网络交际才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传播学认为,传播符号系统是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的双重系统,教师的讲述及文字教材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语言信息。教师的态势语则属于非语言信息。这双重符号系统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就开始重视态势语在课堂言语交际中的运用,积极向中小学教师开设这方面的指导课程,举办训练班。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试谈态势语在课堂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8.
副语言符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副语言符号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对副语言符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交际是以一定的符号为手段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交际就是符号活动。非言语符号在交际中传递比语言符号大得多的信息。但非言语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又是约定俗成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非言语符号承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认识它们的约定俗成性,对促成有效跨文化交际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符号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产生原因与符号的任意性、间距性、延展性、片面性等属性以及符号代码系统的折射和过滤作用有着紧密关联,跨文化交际冲突产生的过程与符号所指分离过程基本重合,化解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交际策略也可以从符号学视角进行充分阐释。  相似文献   

11.
侯小静 《海外英语》2011,(11):175-176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日剧增,公示语的使用和翻译就突显出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必须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深入的认识,要照顾到英语读者的接受习惯,在具体的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如借译、改译和不译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交际语言的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际是 2 0世纪末起人们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计算机网络语言逐渐地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网络言语交际的要素特点及网络交际语言的符号组成两方面来探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征及其语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强,公示语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但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公示语翻译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分析公示语运用功能角度考虑提出公示语对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加,公示语的使用和英译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公示语的翻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语用失误角度出发,分析南京公示语英译错误及原因,指出公示语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多种符号交织、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交际,而这个过程的目标指向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意义构建过程参与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而是与语言共同作用的各种文化符号。要想让各种符号在课堂上产生真实语境下的意义,我们需要把语言重新置身于它本来存在的情境中,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交际中的常态:多模态介入。该文旨在通过对外语学习本质的讨论提出一种以实际课堂操作为基础的多模态语用文化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来中国旅游观光和商务活动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和服务国际友人,我们制作了相应的英语公示语,但目前我国很多公示语翻译得不够规范和准确,外国朋友看不懂,所以达不到公示语应有的示意功能,不能很好地为现实服务。鉴于此,在对公示语英译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变现状的措施,从而彰显公示语应有的示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用翻译强调的是一种等效翻译观。语用翻译学认为,翻译不仅要注重原文语义的传递,而且更注重翻译的等效。语用翻译的等效在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个方面。文章以中国旅游名城桂林市城市公示语的英语翻译为例,运用语用翻译学的等效翻译观来探讨这些城市公示语翻译实例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现代公示语的文本规范化问题,及其文本属性和应用功能,并以交际翻译原则为理论依托,阐释了公示语英译问题诸方面,认为翻译公示语应首先追问原文规范化程度如何,只有将其与翻译策略研究同时并举,才有利于公示语双语化实现其原本交际功能和意图。  相似文献   

19.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各公共场所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校园公示语却很少被关注。在对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调查研究之后,本文将分析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翻译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身势语是符号学研究的对象。是非语言符号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自然语言符号平行。它不是副语言。身势语具备典型符号的特质和功能。因此理应将其置于交际框架内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