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SSCS)、心理资本问卷(PCQ)、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郑州大学180名本科生进行施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和学习压力、学习倦怠现象存在的程度,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学习倦怠现象;得分上,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与学习压力、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当前瑶族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应对方式是否在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间起到中介效应的作用,本研究采用SPSS17.0及Amos4.0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瑶族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情绪耗竭维度、学习低效能感维度及总量表均与学习成绩存在及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积极的应对方式各维度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消极的应对方式各维度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应对方式在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某省4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性别、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心理韧性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均不显著,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别、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情绪智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和心理韧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等调查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层次式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通过正向影响专业承诺,进而显著负向影响学习倦怠中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专业承诺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低落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与行为不当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专业承诺在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低间没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与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5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消极应对方式和成就感低维度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理科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文科生。大学生不同消极应对方式水平的学习倦怠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具极其显著性(P<0.01)。积极情绪与学习倦怠量表总分,各维度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情绪与学习倦怠量表总分,各维度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是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消极应对方式更能显著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从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出发,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之间皆存在显著两两正相关,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2)消极应对方式在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调节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直接效应以及"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关系的前半段路径.因此,大学生无聊倾向的产生会增加消极应对方式,进而增强手机依赖,而自我概念清晰性可调节无聊倾向对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生学业拖延问卷、时间洞察力问卷,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河南省洛阳市某高校有效被试568名,探讨时间洞察力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以期为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研究表明:(1)64%的大学生存在拖延行为,其中28%是高拖延者,36%是中等程度拖延者,大学生拖延现象比较普遍。(2)男生拖延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学业拖延在年级上大致呈倒U型趋势。(3)时间洞察力中过去消极、未来、现在享乐因子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方程为学业拖延=0.355×过去消极-0.351×未来+0.118×现在享乐。  相似文献   

8.
拖延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为了解大学生拖延行为现状,运用心理学规律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引导大学生克服拖延的相关建议.采用Aitken拖延问卷对某高校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拖延现象在男女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拖延行为的平均成绩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年级差异(p<0.001).城镇与农村的平均分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分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636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学业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导致学习倦怠,而且还通过学业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倦怠,学业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起着中介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拖延行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验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作者采用特质拖延量表、运动情境动机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 0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拖延倾向令人堪忧,但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性别在拖延行为解释锻炼动机时不具备调节效应;拖延行为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和内部整合动机皆负相关,与外化原则动机和缺乏动机皆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拖延行为对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皆具负向预测效应,自我效能感在拖延行为基础上对锻炼动机具有正向预测效应,在拖延行为解释锻炼动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拖延行为对锻炼动机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制定大学生体育锻炼决策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拖延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考察锻炼动机的中介效应。方法:在理论研究与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Aitken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体育锻炼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0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中低度拖延倾向和中等水平的锻炼动机,其锻炼行为亟待改善;锻炼动机和锻炼行为在性别上存在差异,而拖延在性别上却具有同一性;拖延对锻炼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在拖延的基础上,锻炼动机对锻炼行为的回归效应显著,在拖延解释锻炼行为时的中介效应显著,并且,不同自我决定程度的锻炼动机在此关联的中介效应具有特异性。结论:拖延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具有阻滞影响,以及锻炼动机在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上具有的重要作用。研究为制定大学生锻炼行为激励策略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14所院校1 380(男928,女45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结果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前,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治疗和预防拖延的方法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以2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等手段,初步探讨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和拖延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拖延的预防和治疗找到一种更具操作性的方法——体育活动。结果:1)男生比女生的拖延得分稍低,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拖延行为的大学生达到85%~9%;2)拖延得分与运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也有显著相关(P<0.01),而与运动频率负相关无统计学意义;3)3个体育活动等级个体的拖延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大学生拖延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表现出中度拖延,拖延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2)拖延与运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进行中等或大运动量体育活动个体的拖延程度显著低于小运动量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认知失败问卷、冗思反应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通过网络平台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认知失败、冗思、焦虑之间的关系,共收回有效问卷327份。结果发现:(1)大学生手机依赖显著正向预测认知失败;(2)冗思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冗思和焦虑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手机依赖除了直接影响认知失败,还通过冗思的独立中介以及冗思和焦虑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认知失败。  相似文献   

15.
整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拖延理论等相关理论,考察自我效能感、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综合影响,并且检验特质拖延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495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具备了中低度的特质拖延和中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但余暇体育的参与现状却令人堪忧;自我效能感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正向影响显著,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负向影响显著,而且,二者对锻炼频率的正向(或负向)影响皆最为密切;分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特质拖延在自我效能感影响女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1.05%.结论: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拖延倾向可能是促进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可为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父亲在位中文简式版量表(FPQ-R-B)、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尊量表(SES)对陕西省某所省属普通地方高校5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在不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存在两两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父亲在位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7.11%.结果表明:大学生父亲在位会通过其自尊影响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拖延行为的现状,以及拖延行为与自尊的关系。方法:测验工具为拖延问卷量表和自尊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医药学院大学生共132名,采用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65.15%的学生处于轻度拖延水平。拖延行为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在一、二年级上有差异(p<0.05)。自尊水平的高低在性别、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均没有显著差异,拖延水平与自尊高低呈负相关(r=-0.211,p<0.05),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将自尊回归到拖延可得到回归方程Y=61.335-0.43X(p<0.05)。结论:拖延行为和自尊水平的高低成负相关,大学生的拖延行为非常普遍,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拖延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根据自尊水平的高低可以预测拖延的程度,自尊水平越高,拖延程度越低。大学生应提高自尊水平,以降低和减少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应对方式。方法:对220名大学生进行应对方式问卷的测试。结果:①在求助应对方式上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②在退避应对方式上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医学与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④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幻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应对主要表现在求助、退避和幻想方式方面。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测查法,以300名某体校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道德认同和运动道德推脱分别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并采用Bootstrap法探讨运动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大学生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水平总体偏低,对抗类项目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道德推脱水平明显高于非对抗类项目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道德推脱水平;2)道德认同与运动道德推脱、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负相关,运动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3)运动道德推脱是道德认同影响攻击行为的完全中介变量;其中,运动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身体攻击、愤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Bootstrap交叉验证的方法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问题解决纬度在体育锻炼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值为-0.0193,中介效应置信区间为[-0.0433 -0.0053],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28.4%;其他8个应对方式纬度中介效应都不显著.结论认为,积极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