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写本书试试     
初一语文新课本发下来了,我带领学生先学习了《论语》八则。选文精辟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学生对《论语》的喜爱之情,也引发了学生对孔子的好奇心:这位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这位“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的身世,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没接触的知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感受呢?我决定让学生走近孔子,拜读孔子,每人写一本书,题目就叫———《我心目中的孔子》。具体要求是:1.用50页方格稿纸写一本书,一个月后交稿。2.要有封面设计。3.书中至少…  相似文献   

2.
六 启发教学 孔子对学生诲人不倦.那么他是怎样传道的呢?《论语》里记载了许多孔子教学的实例,这里我们看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李万刚 《中学教育》2006,(11):62-62
一部《论语》,孔子对学生绝少恶言恶语,多为鼓励启发,不过也有例外,其中一次就是对宰予。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宰予到底干了什么,引得孔子对他如此失望呢?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昼寝”。  相似文献   

4.
孔子生前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影响巨大。可是学生不足“粉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德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已用。”说明政坛没有知己。有一回子贡问他,为什么人家都不了解您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可见孔予自己承认没有“粉丝”,而且认为,  相似文献   

5.
李亮  周彦 《教育文汇》2014,(24):5-7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带给教师哪些启示呢?孔子在与他的学生互动过程中,体现出哪些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6.
我家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我,怎么会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呢?国庆节放假,爸爸教我学《论语》。这样,爸爸就是我的老师。学完《论语》,爸爸又叫妈妈来教我学珠算,所以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了。学完珠算后,爸爸叫我教妈妈学《论语》。我拿出《论语》书,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您来学《论语》,好吗?”妈妈笑着对我说:“好哇!”我就像模像样地教起来:“学而时习之……”妈妈在给我缝衣服,手里忙着,口里念着:“学而时习之……”念着,念着,妈妈突然问我:“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吗?”我听了,拿出另一本…  相似文献   

7.
本刊2013年第7期,卷首黄吉鸿的《那天清晨》展示了“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的教学环节:当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后,黄老师引导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进而领会儒家的重要思想“,f-”。忽然,一位学生质疑孔子的做法:“他不能光想着人啊!对马问也不问,怎么能说他仁爱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8.
讲《论语》一课自然要提一提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笔者与同学们对孔子的了解进行了交流,我们谈了孔子的作品、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价值、孔子的形象,甚至谈到人的价值取向,直到下课时,话题仍在热烈的进行着、讨论着,我也兴奋着、激动着。就在我宣布下课转身离开教室时,一位同学突然跑到我面前问:“老师,我们今天课上交流的,有用么?考试考么?”我一时语塞,怎么回答他呢?告诉他考的不多,那我这堂课又算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吉辛说有一些值得为之早起而读它的书,这样的书帮助我们忘却周围随处都有的无聊或恶意的闲谈.并且教我们对“有这样好的人在其中的”世界寓予希望。《甘地自传》于我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并且。照孟子所言。人在夜里荡涤白日所为后静息下来的心灵,以及他在天刚亮时所接触到的平旦之气都是清明的。那么,以一种清明如洗的心境去读一本书,不啻也是给这本书一种它应得的尊敬。反过来.这本书又助一个人开始新的一天.使他的清明之气也许在整个白昼的纷扰喧嚣中不会丧失太多。所以,甘地每日必早起赤足诵读《薄伽梵歌》,这种简单的日课其实极含深意。《甘地自传》的风格朴素无华,这使我想到,如果作者到了毫不考虑文字、风格的时候,一定是他感觉最接近真理的时候。这时候他只是努力想把这真理说出来,使这真理象对他呈现一样对我们呈现。我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时也有这种感觉,这位老人好象只是在说:“人啊,我爱你们,你们怎么竟会不明白如此简单明了的真理呢?”  相似文献   

10.
《论语·述而》录有孔子这样一句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于“何有于我哉”,人教版初语一册教材注为“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而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却释为“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古板的“圣人”,还是一位宽厚的长者?《论语》既有孔子“温、良、恭、俭、让”的记载,也有“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评价。“厉”和“威”的具体情况怎么样?不容易说清楚,其中一端是孔子也要骂人的。《论语》中记载孔子“骂人”最经典的有三次。其中的骂人话.也成了千古以来比较雅训的“骂人”名言。我们...  相似文献   

12.
(课前播放《幽兰操》,生自由读课文.) 一、解题识文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一本书有关.这本书叫—— 生(齐):《论语》. 师:同学们,《论语》中“论”的意思是“整理、汇编”.“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话”的意思. 师:课文里面有哪些人在说话呢? 生:孔子、曾子、子夏三个人. 师:这些人的名字中怎么都有一个“子”呢? 生:古代称呼男人“子”,表示对其尊敬.  相似文献   

13.
鸦彬 《今日教育》2007,(7S):43-43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认真地研读孔子的《论语》,读后让我生出许多的思考。如第十三篇《子路》中有这样一段:“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我觉得这句话对提高我们校长的领导力。实施学校的柔性管理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作文题目《让我感动的一件事》,然后让大家写作文。我发现多数同学愁得眉头紧锁.不知如何下笔。我走到一位同学跟前。他一个字也没有写。我决定引导这些“作文愁苦者”如何动手写作文。我让大家停笔.然后问一位同学:“为什么不写呢?”他回答:“我不会写。”我说:“噢.是这个原因。那你对写作文有什么感觉呢?”  相似文献   

15.
杨准 《湖南教育》2002,(5):27-27
透过《论语》,我们可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孔子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论语》中有许多章节论述了人格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例如在《学而》中就明确指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强调学习应以忠心与信用为主。怎样进行品德修养呢?他认为要常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就有道而正之”(《学而》),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不要与没有道德的人交往,有错误一定要改,“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同时,他强调加强品德修养要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时刻以一定的规范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6.
孔子劝学     
《说苑·建本篇》中记载着一则孔子劝学的论说,我把它详叙为现代语: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学习到底有什么益处?”孔子说:“为人者.就是做了君王,若拒不听大臣们的动谏,国政必失;至于普通士人,若不听朋友们的教诲.道德必丧。正如野马必须经过策驯才能乘骑,弓箭必须经过核准才能射准.木料必须经过绳墨才能取直,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为县人。所以.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又说:“南山上生长的竹子.没有经过加工,自己长得就根直。砍伐下来当箭用,便能射穿牛皮。从这个道理说明,人何必4I要去学习呢?”孔…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一本子书,《论语》是孔门的谈话记录,有些是老师的话,有些是学生的话。我们读这本书,是听他们聊天,不必一本正经,或激动得直哆嗦。”“我把《论语》当经典,是当子书的经典,今天更适合我们阅读的经典,不是孔子时代的经典,子书是当时的白话。”  相似文献   

18.
名人的幽默     
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西蒙·福格走进《泰晤士报》总经理办公室,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不需要!”“记者呢?”“也不需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都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他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本报暂不聘人。”结果他被破格留下做宣传工作。后来.他成为《泰晤士报》的总编。  相似文献   

19.
诗意语文     
孔子曾告诫他儿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意思是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如果我们赋予现代意义进行诠释,那就是:不喜欢读诗,就学不好语文。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关键是“阅读”。那么,对中小学生而言,阅读什么最好?我们的回答是:读诗最好!  相似文献   

20.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