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兰性德研究专栏是《承德民族师专学报》创办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栏目。20余年来,该专栏已成为纳兰性德研究专家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广大读者和学者了解纳兰性德研究的重要窗口。《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作为国内首家开辟纳兰性德研究专栏的刊物,刊载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对纳兰性德的生平、作品、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某些方面则有新的开拓。该专栏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上乘的学术质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给我们办好刊物带来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十分注重地域文化研究,把深入挖掘清朝历史和清代文学遗产,始终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自1985年学报开辟了纳兰性德研究专栏,至今三十年,连续不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学报编辑部与承德市纳兰性德研究会携手合作,培育本院稳固研究队伍,广泛联络各地学者,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建立纳兰性德研究室,连续刊发纳兰性德研究的优秀论文,对纳兰性德的生平、创作、思想等各方面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纳兰研究的热潮.凸显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术研究的民族特色,不仅加强了学术交流,繁荣了民族文化,还活跃了我院学术研究的氛围,扩大了学报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引起了海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而提升了学院的整体形象,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将举办纳兰性德逝世310周年纪念活动1995年是清代著名满族诗人纳兰性德逝世310周年(农历五月三十9)暨诞辰340周年(农历腊月十二日)纪念。10多年来,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在各地师友的支持下,组织广大会员在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大16开本,季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前身系创刊于1979年的《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更名为《承德师专学报》,198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992年,承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随之改为《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2012年,《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正式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本刊坚持学术性,突出民族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栏目'纳兰性德研究",目前已由承德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集中了国  相似文献   

5.
纳兰性德以自己独特的创作奠定了其在中国词史上的大师地位,并在此过程中继承、开拓了我国悠久的诗歌文化.本文以张秉戍先生编著的<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为考察对象,试图将其中的"花"意象作出分类,整理出纳兰词"花"意象运用的若干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本文还就纳兰性德的词作中的传统"花"意象和其独特的审美创造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之一,从1997年至今十年间纳兰性德研究又有了新的成果,本文将从纳兰性德研究的方向、主要出版物、主要战将等几个方面进行数字分析,论述纳兰性德研究的最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承德民族师专20多年来,对文化古籍进行挖掘整理,成绩显著。经过校勘和标点的《钦定热河志》和《承德府志》已出版发行,为研究原热河和满族,研究清代历史、民族史尤其是避暑山庄文化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料。挖掘整理了避暑山庄宫廷音乐,《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译注鉴赏避暑山庄御制诗文、外八庙碑文、楹联、额联九部专著,为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和开发承德的旅游资源做出了贡献。对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通志堂集》和《饮水词》、纳兰诗的注释工作也已经完成。古籍的整理和清代文学的研究工作,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纳兰性德词<瑞鹤仙>注释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先生们,朋友们:你们好!我代表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各位光临“承德民族师专学报创刊20周年暨避暑山庄研究室挂牌庆典”。20年前,为了承德民族师专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创建了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年来学报坚持  相似文献   

10.
纳兰性德与妻卢氏情深意笃,卢氏因难产而亡,他写了许多感情真挚、灼人肺腑的悼亡词。在中国悼亡词史上,留下了最为厚重的一笔。但学界对于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范围,一直存有多种争论。对纳兰性德悼亡词进行比较分析后,认定为27首,以词序中有无直接表白"悼亡"之意把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分为两类,对这两类词作的艺术特色分析来追问纳兰性德创作悼亡词作的情由。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7.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