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明会 《生活教育》2013,(12):48-49
“正能量”是2012年的网络热词,可谓是脍炙人口。其实。“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很多时候,“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身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多给学生一点“正能量”,那对他们的成长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需要培植正能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正能量,并且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植学生的正能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教师。传递正能量,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充实,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育人有本:站稳三个位,培育正能量作为教师,"明白培养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进步需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这种正能量。在我们的校园里,拥有这种正能量的教师、学生不在少数:"最美学生"龚钰犇、赵甜、谢小利,"最美校长"杨建一、肖开兴,"最美教师"张丽莉……正能量的教育需要正能量的教师,正能量的教师培育、释放、传递正能量。为师有道,积蓄正能量。要想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教师就应该加强师德学习,积聚自身的正能量。"教师不仅在用教材教学生,其自身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相似文献   

4.
吴霞仙 《考试周刊》2013,(80):105-106
“小组学习”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根本的改变。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通过“一备二上”的研究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小组学习带给我们的正能量,从而有效推进小组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语文堂需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师以身作则,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根据孩子的特性挖掘他的兴趣所在,就能积累"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够点燃教育之火,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语文堂需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师以身作则,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根据孩子的特性挖掘他的兴趣所在,就能积累"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够点燃教育之火,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种突破和超越,引发并不断实现这种突破和超越,需要"内部动力"的驱动。孟德斯鸠说:任何他人的意见或建议都无法代替自己内心强烈的呼唤。教师只有在有了"深度的内心觉醒"后,他才会主动地成长,不断地超越。内部动力是教师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教师发展需要不断搅动内心,不断激发提升专业素养的正能量。"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该书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充满活力。搅动内心,就是打破原来的平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社会,当我们面对灾难、挫折、危险时,无论是宣传媒体还是社会舆论,都会出现一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正能量。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强大气场,让道德保持健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当挖掘自身及班级潜在的正能量,消除对工作的倦怠感,寻找新的幸福感。一、积聚正能量,成为快乐的班主任想要传递正能量给孩子们,首先我们要做快乐的班主任。长期以  相似文献   

9.
正"正能量"一词来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当前,我们把能催人奋进的、积极向上的、能给人以力量的人和事,称作"正能量"。正能量的行为包括好的方式、方法,好的方向、结果等。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能量"指的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功能,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各种有效资源,让信息技术成为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袁廷盛 《黑河教育》2013,(11):46-47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成“正能量”,在广大教师中生根发芽,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教师十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能根据课堂信息的反馈,随机作出教学调整,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相互砥砺,让课堂充满鲜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正"正高"职称的利好消息,是全社会将"正能量"传递给了中小学教师。而广大中小学教师,也将在更高的平台上,把更多"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中小学教师中,也有"正教授"了——日前,北京市首批18名中小学教师正式获得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证书,打破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无正高职称的历史。而在上海,去年也有3个区试点,从中小学特级教师中评选出了14位正高级教师。此前,浙江省部分市县也有中小学教师率先升格为"正高"。  相似文献   

12.
钱梨 《考试周刊》2013,(7):20-21
一名智慧的老师,能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因势而导,唤醒学生内在的正能量,使其享受真正的快乐。一名合格的教师,完全有能力带领学生发现自然之壮美,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一名普通教师,只要坚持说真话求真理,就一定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自由清新的空气,使学生身心舒展。  相似文献   

13.
<正>正能量又称正向能量,它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落实到数学课堂上,就是教师应充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本文仅从课堂语言角度入手,从导入、析题、评价、结语四种常见的数学课堂语言出发,谈谈课堂教学中正能量的传播.一、导出正能量所谓导语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要使学生心收回来,集中到本节课的知识学习上,课堂前5分钟最为重要.优秀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在最佳的精神状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活动而言,导入犹如"文题""人眼""凤头",能够充分发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正能量作用。好的导入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迅速聚拢起来;好的导入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导入呢?一、善于以故事激趣,充分发挥课前导入的正能量作用教师善于以精辟入里、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来说事  相似文献   

15.
<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可是一些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却只懂得教书,不注意育人。针对当今教育中存在的育人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把传递正能量视为天职,引领学生成为有用之才,为自己、为家庭、为祖国争得荣誉。一、使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家庭,使学生牢记祖国利益高于一  相似文献   

16.
教师人格魅力是主客观统一的、为别人信服的、正能量的力量。教师人格魅力越强则教学效力越大,教师人格魅力越弱则教学效力越小,教师人格魅力与教学效力正相关。文章就这种教育力的存在、作用、机制以及形成增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生活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发扬求是、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凝聚数学生活化教育的正能量,使数学生活化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学校教育需要正能量,德育工作更需要正能量。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该如何利用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或感谢赞美、或幽默、或艺术的课堂用语,其产生的正能量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终营造健康向上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英语教学质量。笔者将从三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对教师课堂用语正能量的看法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一书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人体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全新的自我,从而使人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怀斯曼的"正能量"学说揭示了人体潜能的密码。而将"正能量"原理与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相结合、指导社会实践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既是马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