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不断推广辐射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浙江省宁波市自2009年起启动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全市普、特校共20位校长成为培养对象。4月20日,在该工程第二次"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与其他7位普校校长分别专场介绍了其办学理念。刘校长首先作了题为《我们走在社区融合教育的道路上》的主题发言,从"对融合教  相似文献   

2.
花洁 《现代教学》2013,(10):67-68
多年来,我校以"创造适合孩子快乐学习的数字生活"为办学理念,并将办学目标确立为建设以构建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核心,以基于网络的社会、家庭、学校协作办学为手段的数字化校园。我校致力于数字化学习建设,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推力。我校还充分利用高校、中央电教馆、教科院等多渠道人力资源,为数字化学习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驻马店市实验中学2011年建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以"明礼、诚信、合作、创新"为校训,以"学习三年、受益一生"为办学目标,秉承行知教育理念,以"追求卓越、成就梦想"为学校精神,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宗旨,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厦门市翔鹭小学位于厦门市湖里区长浩路,创建于2007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188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10平方米,绿地面积10808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184名,教职工67人。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学设备齐全,设施完善先进,是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建校6年来,翔鹭小学坚持以"名家引领成长,经典润泽生命"为办学理念,以"为学  相似文献   

5.
按照新的发展性教育观念,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懈努力,我们探索了一条适合学校实际和教育发展需求的"三为本"发展性教育办学模式.即:以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本",以教师"三品"形象发展为"本",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本",初步形成一个"三本"一体,教与学和谐发展的新的办学模式,使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乐园和求知的殿堂.  相似文献   

6.
<正>自广州市第二十三中学(以下简称二十三中)实施"精品小班"教育课题研究以来,学校开启了小班教育的实验之门。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创立了"四环节教学""双位管理""小组学习""个性化班级""三元管理"与"联合办学"等相结合的"精品小班"教学模式。这样,教师的协调作用更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教学的活动组织更生动。可见,"精品小班"教学模式既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又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1979年2月,留苏归来的银春铭老师创办了专门服务智障少年儿童的教育机构——上海市长宁区辅读学校。建校伊始,学校即确定了以智障儿童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力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为了生活、通过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生活"的生活教育校本课程办学理念,构建了以教育与训练康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学校努力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从生活中提取适合中重度智障儿童实际需要的实用性内容,组织安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2012,(Z2):3
上海市第二中学以"勤、朴、勇、诚"为校训,以"和谐发展教育"为办学理念,以"育人为本、基础扎实、文理相长、和谐发展"为办学特色,注重学生道德、心理、身体、学习、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以课程化建设为目标,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化实践项目。在开展校史教育时,组织高一学生开展"学校史、访校友"活动,培育学生爱校荣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镇江市第十一中学。现有班级24个,学生近1000名。学校秉承"为进步而教,为成长而学"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低碳而简约的德育、低碳而智慧的教学、低碳而感动的文化"为内容的"低碳教育"办学特色。低碳而简约的德育。学校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围绕培养学生学习情绪投入的德育主题,探索了独具特色的"行为训导—引导反思—自主发展"的养成教  相似文献   

10.
花文 《现代教学》2010,(5):F0003-F0003
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以“协同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创造适合孩子快乐学习的数字生活”为办学理念,以“构建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核心,基于网络的,以社会、家庭、学校协作办学为手段的数字化校园”为办学目标,致力于数字化学习建设,努力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确立课程文化核心价值,建设数字化学习课程,培育聪明有情趣之人。  相似文献   

11.
正我校是一所普通学校,学生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实验校,从2001年开始,把"写字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目标。在深化办学的基础上,学校逐步探索发展以"书法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为特色的办学目标。学校沿着"翰墨修身、书道育人、构建书香校园"的传统文化育人办学思路,秉承"用心写字,踏实做人"的理念,探索着"一脉书香培正气,千载文心育华魂"的书法文化育人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市朝阳区沙板庄小学始建于1952年,坐落在农光里社区。学校现有教职工48人,学生547人,教学班20个,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备的六年制公立小学。学校以"创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实现内部管理高效规范,干部教师综合素质整体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齐发展,争办满意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努力,人人都成才"为办学理念,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学校自1992年开始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实践促五育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此,学校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重点课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12,(Z2):18-19
用事实证据回答学业负担及相关问题这项探索的最初起因来自于学校的自我监控。2004年,静安区教育学院承办的静教院附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并有许多学生学业质量方面的数据。但是,对于学生学习的另一面一一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兴趣等缺乏客观的数据资料。教育界的"两会"代表也经常受到其他代表的质询:"怎么现在孩子的学业负担这么重?"在这些背景下,如何客观判断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更准确地解释学生学业负担程度,成为学校发展和区域监控的一个新问题。2004年上半年,基于对学校办学状况的全面了解和学生学业负担一手资料的掌握,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开始以静教  相似文献   

14.
Blackboard与Blog协同辅助教学是对课堂授课的重要补充,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名家名著导读与欣赏》教学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从近几年西安欧亚学院《名家名著导读与欣赏》课堂教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出发,探索教学中运用Blackboard与Blog平台协同辅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助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念,遵循"名家名著导读与欣赏"课程自身特点,采用Blackboard与Blog设计了网络协同辅助教学课程,该课程能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便于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工教育》2013,(8):2+145
昆明市总工会职工学校是一所挂三块牌子(另外两块牌子名称为:电大分校、干部学校)建制的学校。近几年,学校在市总工会强有力的领导下,紧扣西部"桥头堡"和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需要,创新办学项目,扩大办学规模,认真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同时,紧瞬抓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国家成立"开放大学"试点的机遇,深入进行地方工会学校办学定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动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云南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围绕课堂文化建设,以"教育就是播种爱"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创新构建以移动互联技术和平板触控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学习环境,探索新技术条件下"云课堂"的教与学的新模式,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不断丰富和创新课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邓蕙 《天津教育》2012,(4):18-20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61年办学历史的市级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多年来,学校秉承"诚信、民主、科学"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内涵发展、以人为本"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干部教师  相似文献   

18.
案例介绍:昆明市总工会职工学校、电大分校是一所建筑面积只有3600平方米,20多名专职人员,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建制的学校。近几年,学校在市总工会强有力的领导下,紧扣西部"桥头堡"和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需要,创新办学项目,扩大办学规模,认真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同时,他们紧紧抓住"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国家成立"开放大学"试点的机遇,深入进行地方工会学校办学定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动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云南开放大学工业人才与职工在线学院"联盟,快速向数字化工会"大学校"迈进,探索出了一条工会学校办大教育,更好、更大范围服务全市职工的新路子。主要特色:1.目标明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办大教  相似文献   

19.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新课程标准业已颁布实施,新的高考模式也在数年实验之后开始全国推广。在此大背景下,"大课程基地"的创建是对当下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一种回应,是对传统学校形态的一次变革,更是对未来学校样态的一种探索。以"大课程基地"建设为例,尝试从"基地"和"课程"两个视角,重塑学校的办学形态和课程体系,将学习者置于中心地位,让学习与生活联结,从而优化学校教育生态,并为打造高品质高中提供一个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成其为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教育成其为小班化教育,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我们在学校办学特色"四色教育"的主体框架下,思考和探究为了"每一个"的小班学习文化。小班化教育为学校的学习文化构建提供了契机,小班理念下的学习文化建设就应该充分挖掘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使教育精致化、优质化、个性化。小班学习文化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