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 先请看1992年高考历史48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再请看1993年高考历史42题:宋代文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什么叫“榷场”?举例说明榷场的作用。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
李煜《相见欢》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赵翼《题遗山诗》句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用以概括李煜词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也甚恰切。 李煜,即史上所谓的南唐后主。世人,特别是作家、学者们多称其为李后主。  相似文献   

3.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全诗四句,句句都是描绘“柳”,而又全然不露一个“柳”字,真是别具韵味,耐人咀嚼。像这样有意地避开诗题的写法,叫做不犯题,不犯题的诗就称之为“避题诗”。有趣的是许多“避题诗”其实可以把它看为“谜语诗”。我们不妨将其诗句看作“谜面”,诗题就是“谜底”。路迢迢而非远,石迭迭而无山,雷轰轰而未雨,雪飘飘而不寒。这是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写的一首题为《咏石磨》的“避题诗”。每一句写的都是农家常用的“石磨”,然而…  相似文献   

4.
在乾嘉诗坛上,赵翼袁枚相互唱和,倡导性灵,他们的"性灵"是在诗才基础上的性情的自然流露,这与公安派的"性灵"说有很大的差别。赵翼主诗才的观点不仅鲜明,而且立论比较客观、辩证,通过赵翼的诗才论可从一个侧面分析性灵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清人赵翼《题遗山诗》句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用以概括李煜  相似文献   

6.
陆游的纪梦诗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记梦之频、述梦之精,而又对梦浓烈痴心、独树一帜者当数爱国诗人陆游。清人赵翼对陆游的纪梦一类诗,在《瓯北诗话》中曾作了这样的统计和评价:“即如纪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他...  相似文献   

7.
朱瓣香和他的《读红楼梦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其诞生之日起,历代文人的评点就层出不穷,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题红诗系列。《读红楼梦诗》即是一组创作于清中期的评红诗,作者朱瓣香吟咏了大观园中的六十多位人物,还别出心裁地对小说中暗含象征意味的名物进行品题和解读,并在诗中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从而赋予了题红诗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次对扬州八怪之一李葂的题画诗予以辑佚、整理及分析。当前可见李葂传世题画诗17首,散见于各种文献。基本为人物图题诗。其中15首是题画像诗,多为高凤翰、卢见曾等朋友而作。另有两首题荷花诗。相较八怪其余众人,李葂存世题画诗数量偏少,但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赵翼是乾隆时期的文史大家,学人们经常将其文艺观定位为与袁枚一翼,即均主张个性、创新。其实,远不是如此简单。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赵翼文艺观有自己敦实的历史信息和严谨的逻辑。其诗论的别致在于是以别样阐发形式从不同角度来共同呼应其恢宏的思路。赵翼往往以诗人的一生为期、一世为人来议论其诗。赵翼非常欣赏历史上一些诗人所发轫于时代尖端的激情,关怀唐宋以来影响后人并反复被后人聚焦为热点的问题,正由此赵翼将自己的见解穿梭、历炼于其中,性情别致。  相似文献   

10.
悲情李后主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遗山诗》)这话用在李煜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作为一代国君的李煜是失败的,作为一代词人的他则是成功的。而且,正因为他有由帝王沦为阶下囚的经历,他才会有那么多真挚、沉痛、深切而又凄侧动人的词篇。  相似文献   

11.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有关六言诗的评价可谓触及六言诗发展的实质问题。本文通过解读赵翼关于六言诗的一些观点。例如,赵翼认为六言诗的起源不始于谷永,偏爱王维的六言绝句,并认为六言诗没能兴盛是因为“其虽工但非天地自然之音节”,结合赵翼的诗学理论,客观分析上述观点。与此同时。试对六言诗的发展和最终没能繁荣的原因做一个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12.
赵翼论杜诗     
赵翼对杜甫推崇有加,这与其诗学观点分不开的,赵翼认为,杜诗之“神功”在于创新,即在于“创前未有”。这是杜诗特质之所在,也是杜诗“传后无穷”、千古流芳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赵翼论杜诗常在比较中见特色。  相似文献   

13.
赵翼论杜诗     
赵翼对杜甫推崇有加,这与其诗学观点分不开的,赵翼认为,杜诗之“神功”在于创新,即在于“创前未有”。这是杜诗特质之所在,也是杜诗“传后无穷”、千古流芳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赵翼论杜诗常在比较中见特色。  相似文献   

14.
“属辞比事,乃为通谈。”赵贞吉作诗,也不例外。其用典故的特点有:一、所用古人姓氏,往往与所写当事人同;二、所用故事多和当事人相切。为赵贞吉诗作注者,当应特别关注之。  相似文献   

15.
新闻人物的写作,要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够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6.
王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16-18,118
朝鲜李瀷与清代赵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理论评述包括如下内容: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李白的《古风》诗,李白与杜甫、韩愈诗歌的比较等,给我们提供了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对此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拓宽李白诗歌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市场经济下人才需求对传统的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需要重新定位和规划,进行分类、分层指导,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多元化,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性强的人才,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寻求发展特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赵翼在贵州任职贵西兵备道的一年时间里,对贵州的自然山水、人文风情给予极大的关注,创作了100多首诗歌。贵州的高山峻岭和深渊大川、山区秀丽景色、独特气候下的景致、浓郁的民族风情等都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内容及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秉承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赵翼创作了大量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诗篇.在为民生而歌哭的同时,表现出浓厚的理性色彩和用世苦心.这些诗歌一方面对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进行了揭露,一方面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深予同情,并试图找出矛盾的根源.从中也可以窥探乾嘉文人的感伤心态。  相似文献   

20.
《周易.说卦》所揭示的易学精神深刻地影响了毛泽东一生及其文学创作。人生方面,毛泽东一生好携风雷行;文学创作方面,毛泽东巧化风雷润好诗。虽然毛泽东晚年的文化焦虑多有不合时宜之处,但其中所包含的英雄贵时、趋时开新文化大义不应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