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郝向举  王渊  王进富  薛琳 《科研管理》2018,39(8):131-141
临时团队情绪智力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是情绪与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以大学生临时团队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仿真模拟分析,对团队情绪智力、创新文化、快速信任、知识转移、团队创造力5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了临时团队情绪智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临时团队情绪智力通过创新文化、快速信任、知识转移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团队创造力。最后分析了该研究对临时团队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业务多元化视角,系统地检验了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双刃剑”作用。研究发现:(1)在专业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在相关业务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在非相关业务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4)拓展性分析发现:当相关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时,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正向作用越强,当非相关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时,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负向作用越强;以及在不同业务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策略性创新的影响与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文丰富了企业实质性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聘任决策、团队结构的合理设置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团队思维方式如何影响团队科学创造力,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科学创造力领域的新兴课题,也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以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样本,借鉴创造力成分、社会认知等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实验研究发现,团队思维方式对团队科学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问卷调研显示,团队思维方式分别通过团队创新效能感和团队认知灵活性的中介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于团队科学创造力;开放式沟通分别调节了团队思维方式与团队创新效能感、团队认知灵活性、团队科学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对团队科技创新具有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团队断裂带是对团队成员多样化特征的动态聚合,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机制来降低团队断裂带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效应,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通过将团队过程控制引入团队断裂带的研究,探索隐性知识转移和过程控制在团队断裂带和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机理。对88个高校科研团队进行实证检验表明:社会分类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过程控制倒U型调节信息认知断裂带与团队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隐性知识转移在社会分类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在信息认知断裂带和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所对应的2007-2020年的数据,检验了基于资源属性的团队内部分化对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管资源断裂带能够促进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提升,并且资源子团队平衡性和数量等相对分布均能够促进资源断裂带对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发现,在规模相对较小、股权集中度相对较低、位于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的企业中,资源断裂带对跨界技术并购的影响作用更强,资源子团队平衡性与数量这两个结构属性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团队氛围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团队研究领域,团队氛围被视为影响团队绩效的重要输入变量.然而,团队氛围对团队冲突及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很少有研究涉及.通过对164个团队的团队氛围、团队冲突和团队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团队氛围对冲突和团队绩效的影响显著.信任和认同程度高的团队氛围会减少关系冲突、增加任务冲突,进而导致团队绩效的提高;开放性高的团队氛围与关系冲突显著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营造合适的团队氛围发挥任务冲突的积极作用,降低关系冲突的消极影响,持续改进团队绩效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卓有成效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取决于优秀的研发团队,但现实中如何提升研发团队绩效是管理难题。根据阶段性团队过程理论,分不同团队发展阶段考察团队反思、团队监控与团队努力三维团队过程与团队绩效的关系。通过对105个研发项目团队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团队反思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在团队发展早期更强;而研发团队监控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在团队发展后期更强;研发团队努力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则不会受到团队发展阶段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企业决策制定和执行者——高管团队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2016-2020年中国A股中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与数字化转型程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高管团队关系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动态能力中的适应能力在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管团队关系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建言氛围的预测作用,建言氛围在变革型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氛围对变革型领导和团队建言氛围的调节作用。对63个工作团队的63名团队领导和283名团队成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建言氛围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建言氛围与团队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且团队建言氛围中介变革型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团队创新氛围调节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建言氛围之间的关系,团队创新氛围水平越高,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建言氛围之间的关系越强;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创新氛围的交互作用通过团队建言氛围影响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社会互动视角探讨了谦卑型领导对团队学习氛围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了团队咨询网络密度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分类断裂带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1个团队248名成员进行两阶段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对团队咨询网络密度具有积极影响;团队咨询网络密度在谦卑型领导与团队学习氛围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团队社会分类断裂带在团队咨询网络密度与团队学习氛围间具有调节作用;团队社会分类断裂带调节了团队咨询网络密度谦卑型领导与团队学习氛围间的中介作用,即社会分类断裂带水平越高,团队咨询网络密度对谦卑型领导与团队学习氛围间关系的中介效应越弱,反之越强。  相似文献   

11.
林明  鞠芳辉  任浩 《科研管理》2006,40(12):253-261
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具有矛盾性作用。本研究收集上市电子信息类企业纵向数据,使用固定效应负二项式回归分析,探讨CEO特征(两职合一、通用型职能背景及技术背景)如何调节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与探索性创新绩效间关系。研究发现:(1) 在两职合一型CEO情形下,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强度对探索性创新绩效具有较为显著负向作用;(2)在通用型CEO情形下,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强度对探索性创新绩效具有较为显著正向作用;(3)技术背景的CEO并不显著调节团队任务断裂带与探索性创新绩效间关系。那么,企业需灵活聘任不同特征CEO来增强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对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探索式学习与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以33个科研团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表明:(1)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均分别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U型曲线影响;(2)探索式学习、知识共享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团队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共享能力在探索式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团队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又相对薄弱的分支,迄今为止关于创新团队(特别是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测评的研究文献屈指可数。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的概念,基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前期定性访谈结果确定了其量表的构成维度以及各维度的测量指标(题项),即完成了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的理论建构,进而对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包括内部一致性、收敛效度、区别效度和律则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最终开发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研究结果表明,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由3个维度(团队人力资本、团队关系资本和团队结构资本)和14个测量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整合的视角,以258名创业团队成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知识异质性、知识整合能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并检验环境不确定性是否调节知识整合能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正向作用于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创造力;知识整合能力正向作用于团队创造力;同时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在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环境不确定性产生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How team composition exactly influences innovation outcomes remains a complex and unsolved puzzle in the literature o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Our study differentiates two types of team technology-related diversity—technological dissimilarity and technological variety, and investigates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impact of an invention created by a team. Analyses of over half million U.S. utility patents in the 1991–2005 period invented by teams reveal that technological variety of team inventor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nvention impact, and that technological dissimilarity between team inventors play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les, eliciting an inverted U-shaped effect.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dissimilarity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controlling for variet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高创新供给效率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增长,激烈的市场竞争亦蔓延至企业研发团队内部。故而,如何在研发团队内部的竞合博弈环境下,促进团队创新效率提升,便成为我国各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的128个研发团队为对象展开实验研究。研究发现:(1)团队内竞合博弈的确同时存在“竞争性”与“合作性”两种非一致性维度;(2)团队内竞合博弈会通过强化团队交互记忆系统,间接促进团队创新效率提升,且团队成员交换是这一影响机制中的重要情境边界;(3)基于组态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化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基于团队内可持续型协同创新生态”两组高绩效企业研发团队创新效率提升方案。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建议相关企业须打破利益短视与团队内耗之局限,通过完善数字化研发团队交互记忆系统,构建企业可持续性创新供给生态。  相似文献   

17.
时间压力已经成为研发团队最常见的一种压力方式,通过对186个有效团队的调查,以时间压力性质为视角,探讨了不同性质的时间压力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挑战性时间压力对研发团队的团队反思、团队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相关,阻碍性时间压力对研发团队的团队反思、团队创新绩效均有显著负相关;(2)团队反思分别在挑战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创新绩效、阻碍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时间领导会正向调节挑战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反思的关系,即较高水平的时间领导下,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团队反思的积极作用效果越好,时间领导也会负向调节阻碍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反思之间的关系,即较高水平的时间领导下,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团队反思的抑制作用会弱化。  相似文献   

18.
交互记忆系统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广泛验证,但其在高管团队领域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过程却鲜有学者关注。以高阶理论为基础,遵循"资源—能力—绩效"的研究范式,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318名高层管理人员展开调查,以期揭示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能力重构、高管团队自反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力重构在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高管团队自反性正向调节了能力重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力重构在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增效运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技创新团队运营阶段,运用生产效率测定指标构建团队创新增效运营模型,并提出增效的重点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而团队计划的重点是从假设探索向实践运用的方法研究。以某企业总部及其事业部18个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时间节点(项目开始后的第3个月和第9个月)对创新增效要因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增效60%~80%的要因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第3个月以假设探索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而第9个月以实践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并验证了以上两个时间节点中团队活动计划重点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