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宇波 《记者摇篮》2009,(11):45-45
随着近几年,“民生概念”在电视新闻中的大行其道,各地的民生新闻逐渐兴起,作为新闻阵地中的特殊组成部分的体育新闻,也应该“顺应潮流”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民生化”的新闻传播。而体育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一部分,从总体上来看,各类新闻的传播过程和传播规律都是一致的,因此借鉴已经制作方式较为成熟的社会民生新闻的电视手段,应该能够让这种“民生化”烙印在体育新闻中体现的难度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2.
研究图书市场:总编辑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出版社的总编辑如果还是整天置身案头,埋头书稿审核,去充任一个审读员的角色,那决不是称职的总编辑。在新形势下,作为一个合格的总编辑,首先,在出版理念上,应该明确出版社的效益必定是在图书市场上体现出来的,出版的图书应该是受读者欢迎的、适合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束之高阁或者压在库底的图书只能是出版者失败的标志。在营销理念上,则应该明白,为自己的图书去找读者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我们要树立的应该是为读者去寻找他们所需要图书的理念。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总编辑,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出版理念和营销理念。也许到这个时候,才能说我们开始进入“创作出版”的境界了。这也就意味着出版社的总编辑在新形势下,必须更新出版理念,转移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3.
现在出版界的有识之士,要求图书出版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学术界也在呼吁要解决学术著作“出书难”的问题。这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各开治疗病症的“药方”。我觉得我们出版界的领导人和广大出版工作者思想上应该明确,要贯彻中央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出版方针和出版工作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的原则,就必须使图书出版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不然贯彻执行中央的出版方针和原则便只是一句空话。近两年来,有些出版社的图书出版结构,出现了很不合理的情况。一些格调不高、内容不健康甚至有害的图书大量出版,而大量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学术著作却不能出  相似文献   

4.
“主题”这个概念,源本于文学。而新闻之与文学,除了共同使用“文字”这个物质载体以外,实在没有也不应该有太多的共同性。“虚构”为新闻所绝对排斥,固不待言;即成“文学表现形式”,据说是应该大量应用于新闻写作的,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新闻绝不容许“合理想象”,真要“描写”起来,行家们一定会有“笼子里跳舞”的感觉。“主题”之与新闻也大略如此。新闻教科书总是说新闻是有主题的,且后者如何如何重要。但实践常常使笔者感到惶惑:那些“某某会议召开、某某领导出席并讲话”之类的新闻,其“主题”究竟在哪里?“某某领导会…  相似文献   

5.
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新”,这不单是指新闻的内容,新闻的标题也是如此,都应该在不同的新闻稿件或不同的新闻节目中有所体现,然而时下有些媒体的稿件(节目),读(看)后总感觉此报道与彼报道相差无几,此频道与彼频道没两样,不说千篇一律,跟风之嫌随处可见,甚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家知道,新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非常之关键,常有“题好文一半”之说,确实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卖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市场经济中,各媒体的“首脑”都在为争夺“眼球”赢得市场而绞尽脑汁。好的标题确实可以吸引读者,而若标题…  相似文献   

6.
“出版”通常的定义是将作品“公布于众”,我们在这里则将“出版”一词限定为:以书籍形式将作品公布于众。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将“图书出版”简称为“出版”,当然,“公布于众”的方式有许多,象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送,甚至一个人站在房顶上大喊大叫也可称做“公布于众”。图书出版与之同属一类,但它又是独立的一种,在文化与社会上有其独特而又重要的意义,不能为其它形式所取代。在这里,我不想追溯书籍在人类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不想单就一本书作过多的评论,我只想谈几句有关图书出版这种特殊形式的优越处:首先,  相似文献   

7.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经验新闻”何以如此受记者“青睐”,如此备受编辑“厚爱”呢?积多年之“经验”,窃以为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省时省力,各部门、单  相似文献   

8.
时代发展迅猛,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被“有意思”的东西所吸引,一些强调娱乐性的“网络图书”“影视图书”等在近几年确实“火”了一把。同时,我们也进入了一个“微时代”,手机阅读、微博阅读、微信阅读成了当下阅读的常态,甚至成了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于是市面上又出现了很多将微博融变成线下图书的“微博图书”。这类图书是时代的产物,“接地气”、易传播,也是出版对时下流行文化的一种把握。但这仅仅是图书百花齐放的一个小窗口,出版社文艺出版品味的大方向是不会变的,即出版能引导读者深度思考,并能让其心灵和思想得到启迪和提升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时期以来,宗教类图书悄然成为出版的热点。几十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近百种各式各样的宗教类图书。宗教书,缘何热?这种出版现象带来的社会影响是什么?出版社应该如何把握出版方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些都很有分析的必要。应该说,宗教类图书出版热,决不是哪些人和某些传播媒介所能简单地“炒”起来,而是在中间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的,出版社对之如何处置,直接带来不同的社会效果。图书评论的一个重要职能在于指导出版,引导阅读。因而,图书出版的热点现象必然成为书评的重点。为此本刊组织笔会,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同志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0.
论出版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导向”是一个严肃且有着丰富内涵的命题,自发生在首都的反革命暴乱和波及全国的社会动乱逐步平息以后,人们关心和谈论得较多的是“新闻导向”、“舆论导向”问题。其中有党和政府的殷切希望,有人民群众的善意告诫,有轻率盲从者的真诚反悔,有冷静理智之士的深层剖析。在当前这场全民族的纵向反思中,出版界显然不应再保持沉默,回避“出版导向”这个严肃而现实的课题。出版导向是革命出版事业的党性原则所谓出版导向,是指通过图书这种特殊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传播有规律,宣传工作有纪律,两者互为联系,彼此不可偏废。“横看成岭侧成峰”,在认知上可以见仁见智;“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却是不可回避。纪律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必须如此”。纪律姓“铁”,不能遇坚即摧、遇热即化,而是要硬起铁腕以行之,谁违反了纪律,谁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理应如此”。规律姓“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天意君须会,天道不可违,谁违背了规律,谁就会“天厌之”,碰得头破血流。纪律和规律有矛盾的一面。纪律是由人来制定的,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功利目的。而规律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闻出版业的日益发展和激烈竞争,对于图书出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整体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都变得至关重要。图书的版面设计作为图书整体的一部分,体现了图书的整体表现形式,并根据目标读者进行的内容、图文比例、字体字号等方面的构思和安排。它是在图书的整体设计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图书内容、编辑理念而在版面上采用的种种手段和方式。图书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在国外版式界早已经被认同而且运用于图书的运作之  相似文献   

13.
整个图书市场可以细分为多少个较有规模的小市场,就有多少个群体化图书模块与之相对应。群体化图书是图书出版不断专业化、个性化的标志,是现代出版企业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发展策略广泛而深入地运用的标志,是图书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畅销书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它的周围也日益集聚了多少不等的追随者。图书的群体化出版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出版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图书市场也由此日益细分和深化了。一部畅销书只是昭示了一个细分市场的存在,但它本身的力量还难以把这一市场从整个市场中细分出来,市场细分化的工作就是由畅销书的内容群体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安东 《出版经济》2005,(12):44-47
文史类图书出版的繁荣不仅仅表明一个国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领域的重要方面.同时,它也是衡量一家综合性出版社整体实力的重要依据.本文拟就我国文史类图书出版的现状,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红 《新闻传播》2005,(7):46-47
2003年10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布了“2003年辞书质量专项检查”的结果,作出了对检查出的19种不合格辞书的查处决定,这些加大对图书出版质量监管力度的举措,令全社会关注,使出版界受到很大震动,也使图书出版界受到很大鼓舞。这也向出版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敲响了警钟,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又一次凸现在我们每一个出版工作者面前。为什么质量低下的图书充斥市场、图书质量问题如此严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十多年来,我国动漫图书出版发展迅猛,成为图书出版事业中的一个亮点。同时也应看到动漫图书出版中明显存在“瓶颈”。解决“瓶颈”,加快发展,正是我国动漫图书出版业的共同问题。一、当前我国动漫图书出版的瓶颈1.理念陈旧、思维呆板。“孩子们是天然的艺术家”,理解了这句话之后,对理解国产动漫图书的出版,就有了感性的基础。但在我们出版界,不仅仅是对动漫图书,在其他的少儿图书中,对少儿作品鉴赏能力的忽略也是普遍存在的。实际上,儿童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常常是最原始和最本能的,因而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认为动漫图书只是小孩子的读物,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编辑学或图书编辑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编辑工作的规律性不断得到认识和阐发。现在大概没有人会否认编辑工作的规律了。全体事物的规律,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编辑工作也不例外。编辑工作的规律性表明,编辑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问,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过去那种“编辑无学”、“出版无学”的说法,至少是对编辑出版工作的不正确认识。我国的图书编辑工作有悠久的历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图书编辑工作,也走过自己曲折的发展道路,积  相似文献   

18.
米戎 《中国编辑》2007,(3):26-28
新年伊始,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宣布把2007年定为“全国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出版管理部门对图书质量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对出版社来讲,“图书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应该成为从业人员的共识。本文所指图书质量检查工作是指图书在完成加工、校对生产流程后走向流通之前所做的质检工作,是图书生产过程中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图书质量监控要“关口前移”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新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不能而且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新闻内在规律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新闻形成的规律 (一)新闻与事实之间体现为一种可以把握的关系 列宁说过:“规律就是关系。”在探索新闻形成规律时,必须认真研究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新闻是对事  相似文献   

20.
报纸杂志化     
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体现了报纸对读者要求的顺应。一个成功的“杂志化”报纸,对每件值得报道的新闻事件都应该有深入全面的报道,同时保持版面清晰和良好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