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教《火烧云》(六年制第十册)一文时,我针对教材的重难点,以摘录词语的形式,精心设计了正确摘录并理解文中词语的预习作业: ①描写颜色的词语;②描写火烧云形状的词语;③描写时间短暂的词语。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要注重语言的“包装”,让景物鲜活起来给习作增添一丝亮色。那么,如何进行语言“包装”呢?着色。景物离不开色彩。要把景物描写得真切传神、生动形象,就必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所写的景物,具有敏锐的色彩感,从而准确地把握景物的色彩特征,进行着色“包装”,使习作语言增色。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火烧云》)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一连串不同形式的表示色彩的语言,描绘了不同时间所见到的不同色彩的火烧云,将色…  相似文献   

3.
在夏日的雷雨后,看到火烧云的大片红晕,是幸福生活的开始。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读萧红的《火烧云》,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因为从来不确定自己见过火烧云,于是认为那就是奇迹。“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相似文献   

4.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 ,以尝试教学法的原理为指导 ,运用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读、学生的议等 ,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观察自然的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心设计 ,重视预习。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章可循 ,有事可做 ,在提示预习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个预习思考题 :1 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 ,哪些地方讲火烧云?2 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3 火烧云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作业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重大突破。主动作业、分层作业、超市型作业、探究型作业、跨学科交叉作业等许多新型作业在教学实践不断诞生。我们在感受作业改革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同时也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比如一位教师上《火烧云》时,让学生画火烧云,要求画出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颜色,画出跪着的马、站着的羊等形状。教认为“以画代讲,直观形象,一切尽在不言中”。而许多听课老师却以为这是美术作业,  相似文献   

6.
云中漫步     
火烧云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彤彤的,一会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  相似文献   

7.
教材说明:《火烧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教材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  相似文献   

8.
《火烧云》教后体会□云南昆明市武成小学董卫民《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再现了火烧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文章按照火烧云“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个顺序写的,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作了细致...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盈、彤、凶、庙、惚”等生字;积累描写颜色和时间变化迅速的词语;背诵喜欢的段落。2.品读词句,想象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感受火烧云的美丽壮观;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怎样写颜色     
<正>直接将颜色写出来红、黄、绿、蓝、紫、咖啡色、半紫半黄……恰当使用这些色彩词语,可以准确表现出事物的颜色。如:一条又弯又长的彩虹像彩绸一样挂在天空,看上去好像一座五彩缤纷的桥。彩虹由红色、黄色、绿色、橙色和紫色等颜色组成。写出颜色的细微差别浅黄、深黄、土黄、鹅黄、柠檬黄、荧光黄……都可以称作"黄色",但它们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准确使用这些词,可以把颜色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文     
《中文自修》2023,(2):50-51
<正>@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四年级,郑依凡指导老师:姜婕妤天空画师心不在焉地把画笔一甩,一抹红色颜料甩在了画布上。他着急地拿抹布去擦,没想到抹布上还有其他颜色的颜料,红颜料没擦掉,反而涂花了画布。他越擦,画布上的颜色越多。地上的孩子们看了直拍手:“快看!天空是彩色的,草莓红、茄子紫、香蕉黄、半灰半百合色,火烧云太美啦!”转发理由:远方哥哥:小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啦!原来我们的天空之所以有那么多颜色,是因为有一名天空画师啊!他把我们的天空装扮成了一幅幅艺术品,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  相似文献   

12.
九义教材第九册《火烧云》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进行描写,突出了火烧云变得奇、变化多、变得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变”字,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研究》2012,(27):51-52
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一片,像火烧了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或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那么,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已经知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相似文献   

14.
张艳丽 《山东教育》2003,(10):25-26
《火烧云》是六年制第六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的奇妙景象。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积累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句子,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本文的导入,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文本特点、学段要求及单元要素教学《火烧云》,其教学设计的创意包括:在朗读中感受火烧云变化的神奇、颜色的绮丽和形态的多样,获得美的熏陶和“文学观察”的启迪;在比较中发现不同语体之间的表达差异,体会不同的表达作用,在梳理中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等,体认语言文字的精彩和优美;在运用中迁移把事物特点写清楚的多种方法,实现能力的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看一看》是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课本一册的第二课。它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了解有些颜色和形状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并学会给一些颜色和形状用比喻的方式起名。现把刘桂新老师突破难点的纪实摘录如下: 学完红、黄、蓝、绿四种基本色之后,教师拿出一  相似文献   

17.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全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其中的第二段最能体现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和描写火烧云的方法,是全文的重点段。对这一段的教学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策略一:教材要用活1.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小学阶段的课文,都是创造性的“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精神。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因素,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火烧云》,有位老师是这样教的:师:作者说,有些颜色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现在请你们通过想象,帮他说出来。生:半紫半黄、半黄半苹果绿。生:橘子黄、水泥灰。生:绿油油、蓝盈盈。师:"绿油油、蓝盈盈"的火烧云也有吗?生:有!因为火烧云红得像着了火。我们平时见到的火焰有的是绿油油的,有的是蓝…  相似文献   

19.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性与细腻度举世闻名。《火烧云》这篇课文就是一例。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情景 ,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瑰丽奇特的画卷。教学中 ,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具体做法如下 :a .利用幻灯 ,创设氛围 ,激发兴趣。《火烧云》一课重点描写的是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教学时 ,可利用彩色的幻灯片 (抽拉幻灯片 ) ,并在配乐声中提问 :霞光一照 ,天上、地下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 ?…  相似文献   

20.
我想,再也没有人能够像萧红这样把云霞描绘得如此精彩. 萧红是个十分高明的画家.她用细腻而充满诗意的笔触,在读者面前描绘了一幅绚烂至极的图画.文本首先描摹了这幅画的底色——红色.在火烧云的映照下,天地万物都染上了红色:小孩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这些乡村特有的人和物,都被一双热情的手涂抹上了浓郁而艳丽的色彩,甚至连老头儿的胡子都变成金胡子了.接下来,萧红开始浓彩着色,笔下变幻出更加丰富而绚丽的色彩: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色彩不同,却是一样的美丽.天空仿佛铺上了巨幅的锦缎,令人向往.在文本的后半部分,萧红在这幅彩缎上勾勒了三个画面:一匹马、一条大狗和它的小狗、一头大狮子.这样的描述不仅勾画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和变化,而且使这幅绚丽的画面增添了许多情趣.画面的美丽不仅表现在缤纷的色彩上,也表现在线条的变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