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清 《考试周刊》2011,(17):99-100
空间介词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下,以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依据,系统地分析英语介词beyond的认知语义结构,以期客观、全面地解释其中心意义产生、各个义项生成的原则,使语言使用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记忆和使用介词beyond的多义结构,并证实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在分析解释介词多义性方面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英语介词beyond的多义现象,探讨并确定其作为空间介词的原型意象图式,运用隐喻理论分析其多义性的形成过程。Beyond多义形成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时间、能力和抽象关系认知域的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3.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两个理论,对介词多义现象的阐释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以介词around为例,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阐释其多义性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这两个理论运用于介词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研究发现:around多义的形成实际是一个由核心意义以其原型意义的静态图式和动态图式向其引申意义扩展,以及由空间认知域向时间认知域的映射过程。学生认识和理解介词around的语义范畴产生机制,能够提高长期记忆效果,最终有效提高介词around的习得效果。在介词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阐释其语义认知机制,帮助学生掌握多义介词的语义延伸,提高介词的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解释英语介词behind的多义现象,指出其意义包括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空间意义是该介词体现的最基本的意义,不同的空间意义通过隐喻映射方式扩展为各自的隐喻意义,其多义性形成过程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状态、时间等认知域的投射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原则性多义网络理论,阐释了介词at原型义项的确定以及不同义项的衍生。通过对比分析两大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介词at各义项的情况,得出中英学生的认知差异使他们在介词at各义项的使用上具备一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认知介词不同义项的衍生,注重介词原型场景功能关系,以及不同认知域隐喻映射的讲解,帮助学习者感知英语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对介词in的空间意义及非空间意义的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解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多义模式;通过研究介词in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发现,介词in的多义现象除了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之外,还有一种循环型。总结了针对介词多义现象的学习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词的多义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介词(以"over"为例)的空间核心意义与空间引申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行阐释,然后通过意向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探索介词的空间、认知域的核心与引申意义是如何映射到抽象领域的。由此来解释介词多义现象乃至所有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玉 《鸡西大学学报》2014,(3):131-133,137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话语的基本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为这一现象提供较有说服力的认知理据。本研究以英汉人体词语"手"和"hand"为个案,通过对其义项做基于词典的考察发现,隐喻和转喻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分别以相似性和临近性为基础,在"手(hand)"词义延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理据作用。英语汉语对比分析的研究视角验证了不同民族身体体验的相通性,以及由于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民族认知体验的差异性。为词汇多义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多义词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高中英语介词教学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以多义介词over为例,对其进行认知分析,旨在为介词教学提供新思路,改善其教学效果,进而提高中生对多义介词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的各义项之间以原型为基础,按照人类的认知规律,有原则、有逻辑地进行拓展,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多义网络模式。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等理论,分析"把"的多义性演变特征及其规律,从而使学习者触类旁通,学会主动建立词义之间的桥梁,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多义词"over"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借助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英语介词over的多义现象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是介词over多义形成的理论基础,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是over多义延伸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词汇十分丰富,一词多义、一词多性、一词既多义又多性是这门语言的普遍现象,而对多义性及多功能性的了解在学习和研究这门语言过程中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从认知视角来诠释英语词汇多义性及多功能性,并对其演变的成因加以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多义性涉及认知心理机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叉性的研究也涉及到词典语义网络的构建,是义项划分和义项排列的核心问题.笔者试图探讨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语用充实生成、发展和理解旧词新意的.本文以"书"为例,从语用充实角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系统的产生和扩展;兼谈在汉语、汉英词典例证和释义中的缺陷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Wierzbicka曾说"语义学作为一门学科应在词典编纂中得以体现(Semantics as a scholarly discipline must prove itself in lexicography)"。介词是最具多义性的一类词,对介词进行义项划分,排列以及释义一直都是词典编纂工作中的难点。而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原型范畴、意象图式、隐喻等理论为介词多义性的产生提供了深层的语义理据。  相似文献   

15.
耿雨荷 《英语教师》2023,(17):12-15
介绍原型理论的内涵。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辐射变化型、连锁变化型、综合式结构型等三种多义化趋势结构为模型,对英语中常见的多义性词汇(top、candidate、make)的多个义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多义性词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范畴概念、突出典型词义、注重原型激发、激活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是普遍的语言现象。英语空间介词(俄语中是表示空间关系的前置词)多数是多义性的。这些词的用法复杂,语言学习者完全掌握这些词很困难。鉴于此,主要对英语介词over与俄语前置词через表示的空间关系进行梳理,并描述表空间的义项如何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衍生出诸多非空间义,以期对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多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郑颖 《林区教学》2009,(2):56-58
从认知角度出发,基于现有的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以英语空间介词为例分析了意象图式的构成及其隐喻投射的运行机制,指出了英语空间介词隐喻意义的形成条件是因为词的原义与隐喻意义之间存在相同的意象图式。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尤其更好地理解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词表征事件,涉及到事件主体、方式、结果等因素,不同因素的突显是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以及运动事件理论,以英汉多义动词“run/跑”为例,两者都在共性突显运动目的、速度和结果方面延伸出了基本相同的义项;但是英语“run”在时间、位移、状态、路线,而汉语“跑”则在方式、方向方面进行个性突显,使两者有了不同的义项。同时由于英语“run”比汉语“跑”在突显时延伸出的语义更加具体,因而比汉语有更多的义项。  相似文献   

19.
周伶俐 《英语辅导》2014,(3):166-168
规则多义模式是介词语义网络较为完善的构建模式。结合四部权威字典及BNC语料库分析可知介词to共有16个义项,按照规则多义模式及空间场景不同的观察方法,这些义项可从原型义项衍生出去,最终形成以“朝……方向,朝向……”为原型义项的辐射型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对词汇习得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并探讨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瓶颈--介词、一词多义以及习语为例,揭示该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得出教师应强化学生隐喻认知意识,培养其隐喻认知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