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生命是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关注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然而学生个体生命意识的失落令人深思,因此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2.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涵化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是多维度的,包含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等.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特点,认识生命的本质,进而增强生命意识.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学好"生命教育"这堂真实的大课,思索生命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生命主题:从关注生命到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是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关注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然而学生个体生命意识的失落令人深思,因此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5.
人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态,生命意识是人之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有生命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生成意识三方面的要义。以完美生命为旨归的生命教育,须着力探索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策略:(1)在引导学生追问生命由来中唤醒,(2)在引导学生欣赏自我优势中唤醒,(3)在引导学生挑战生存极限中唤醒,(4)在引导学生体验死亡情境中唤醒。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新开发。关注生命教育,提升生命价值是当代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生命教育的开展对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以“生命”为主线,以“人”为中心,帮助学生达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目标。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坚持情感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和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死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取向。  相似文献   

7.
王秋萍 《宁夏教育》2014,(12):10-12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生命,同时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有效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新开发。关注生命教育,提升生命价值是当代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生命教育的开展对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以"生命"为主线,以"人"为中心,帮助学生达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目标。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坚持情感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和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死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取向。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1.通过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生命是个美丽的旅程,带领学生感悟生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双重生命的存在.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趣,但制度化的学校场域中却遮蔽了学生生命.班主任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他人,生命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诗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李白.学生处在生命意识形成期,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理解生命,非常重要.李白诗充满激荡奔流的生命意识,是塑造学生生命观的极好读物.读詹福瑞先生新著《诗仙·酒神·孤独旅人: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当会获得很好的启发与助益. 首先是感知生命.李白诗中有很多感受生命的诗句:...  相似文献   

13.
家庭关涉每个人的生命世界,给予生命归属和尊严,提供生命依据和动力,影响生命信念;家庭生命意蕴的缺失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生命乱象的重要原因。由此,高校生命教育需要开启家庭的支持系统和价值体系,重建学生对家庭的依赖关系,树立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构建校园中的家庭氛围,增添人文教育的家庭内容,使学生的生命得以回家。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应该被看作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交流的情感熔铸和显现个体生命活力的场所。只有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源,才能逐步铸造学生主体人文精神内核,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我们应当重塑语文传统课堂,让课堂拥有生命的跃动、生命的呵护以及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双重生命的存在。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趣,但制度化的学校场域中却遮蔽了学生生命。班主任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他人,生命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忽视人的生命,以片面的发展代替生命的整体发展.本文在总结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其内涵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并试图构想生命教育指导下德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生命人不是一种简单的生命体,其除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生命特征外,还有自身独特的思想和追求,是集自由、自主、个性以及创新于一身的类生命体.教育,即是让鲜活的生命放歌,让教育者与学习者能从课本知识以及“权力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教育活动中体味生命的意义,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知识自觉地融合,在个人头脑中构建新的观念.教育应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树立“生命意识“,建构生命型教师和学生,以教师的生命意识唤起学生的生命价值感,以学生自身生命意义的实现促进教师自我生命意识的生成,使他们应具备的自由自主、个性和创新等特征得以发扬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廉雪华 《快乐阅读》2011,(18):84-86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英语学科也应承担起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生命价值的重任,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发掘生命的创造性、凸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诱发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深层次原因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高中生物教学应关注根本的生命存在,关注人作为生命体的价值需求。高中生物教师应通过生物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领学生创造生命的质量和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