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女性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中小学女性教师体育人口比例低;体育锻炼意识较薄弱;消费结构不合理;体育消费水平低;体育锻炼内容多样性;选择的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地点倾向于不收费的场所等特点.其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受到社会、工作压力、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政策法规、提高健身意识、注重媒介宣传等对策.针对中小学女性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状况及其体育健身行为与认知进行研究,将会进一步促进女性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福建省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但体育人口达不到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2)强身健体、娱乐消遣、情绪宣泄、社会交往是我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3)球类运动、跑步和散步是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选择;(4)自由结合的锻炼形式是我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形式;(5)体育设施不足、课外体育内容单一、体育活动组织不完善是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促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体育形式,已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还应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市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因(家庭、学校、社会)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体育消费状况、其它因素;学校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是高考升学压力、学校体育氛围、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学校体育比赛、体育课教学、其它因素;社会(社区)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社区健身群体、社区体育宣传、社区体育指导、其它因素,但选择最多的是无社区因素影响,并对促进高中生体育行为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家庭体育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具有形式灵活性、内容多样性等特征,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家庭体育活动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分析当前合肥市家庭体育活动方式上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8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河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意识、行为方式、体育消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大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最终实现终身体育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南昌市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选择以南昌市第二中学为样本,经过两个月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昌市第二中学学生的体育消费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究。得到结论如下:中学生没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其消费依赖家庭,所以其家庭的收入决定消费水平;而中学生樊明媚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多数为在体育用品店购买体育消费用品,消费并不高,对体育消费认识不够,体育健康意识也不高;男女中学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有一定差异性。本文将为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理论提供有益的帮助。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发展,进而引导其积极向上,合理体育消费,健康体育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8.
农村体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全面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调查沧县、河间市等五县(市)农村居民体育现状,结果表明:沧州农村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他们关注自身健康、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农村体育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活动场地及设施器材等建设和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政府对农村体育活动的服务和组织引导相对欠缺,尚难满足群众的运动需求等.建议:加大农村体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加强体育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培训工作,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习惯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临海市城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临海市老年人以参与强度较小的散步、快走、慢跑等体育活动为主,民间特色活动、健美操、交谊舞、形体练习和棋类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体育锻炼的地点多选择在公园、广场或空地等免费场所,体育消费结构以物质产品消费为主,而在收费的体育场所和培训方面的体育消费较少,体育消费观念有待提高。制约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缺少组织和技术指导、无活动场地、家务重、事务多以及没有兴趣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体育消费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生的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章从促进初中生建立健康的科学体育消费观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忻州市四所中学初中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忻州市四所中学的初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体育消费观念不成熟,消费动机还存在一些问题;男女生性别的不同导致了体育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等法对河南省家庭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家庭体育意识差、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文化程度低,家庭体育活动时间不固定,活动内容多选择那些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 项目等.建议: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家庭体育认识,加快公共体育设施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对山西大学女教师体育锻炼状况、体育意识、体育认识、体育态度及需求、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大学女教师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较高,参与意识较强,并形成了一定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女教师体育意识较之体育消费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进行调查,力求了解他们的体育健身意识现状,发现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体育健身意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向上,参与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提升气质,调节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大学生们普遍喜欢结伴锻炼,且兴趣广泛。高职院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实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加强对新兴运动项目的认识和指导,注意提高高职女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宜昌市秭归县三峡移民的体育人口、活动参与、体育消费、运动动机以及非体育参与者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进行广泛调查,主要结论为:该地区移民活动参与意识相对保守、体育公共设施与服务不足、体育消费不高、体育人口数量偏低且以老年群体为主;地理位置导致经济不发达是其根本原因、思想观念落后是最主要的内部心理因素、地方政府不重视是最直接的外部原因。解决移民体育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与帮助的同时借助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形成体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长效互动机制;加强体育宣传力度,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体育发展与领导人政绩挂钩,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形成地区特色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我国农民工体育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体育健康意识薄弱、体育锻炼形式单调、体育锻炼随意性强、体育锻炼融入性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建议: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农民工的体育意识、动用社会力量关爱农民工体育、统筹农民工体育发展、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体育。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甘肃省为例,对我国农村体育建设失衡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硬件和软件建设状况较好,不同地区的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差异不明显;高收入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不高,高学历的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不同性别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差异不明显,未婚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比率明显高于已婚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园调查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昆明市“域中村”改造前后,村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能力、体育投入热情度等进行分析探讨。调查结果表明:(1)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忽视了新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2)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体育需求量增大,但社区供给能力却相对滞后;(3)昆明市“城中村”全民体育锻炼热情较高,但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组织。本研究旨在为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与建议,为政府在改造城市景观、美化春城的同时,能更好地推动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珠海市斗门区农村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意识较差,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锻炼项目单调;影响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传统观念、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缺乏、经济条件不好等。针对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可为促进珠海市农村中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滁州市城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滁州市城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在活动项目上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活动的时间和场所有所差别;部分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资源匮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学方法等,对汕头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对社区体育指导员需求程度、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以及体育消费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汕头市社区体育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