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二、预设课程模式与主题探究课程对比 1.学习方式:主题探究课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研究获得知识经验,很好地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2.主题来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主题探究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兴趣紧密相连,每一阶段主题内容都必须以幼儿内在需求做动力。 3.环境投入:以往的环境创设,我们是围绕目标进行环境设计,以目标  相似文献   

2.
许多教师认为,主题探究活动大多局限于中大班,小班很少开展。但是,小班幼儿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发,对外界新鲜的刺激能产生兴趣,容易进入情境中。因此在小班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引导和把握主题探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和社区的资源来开展主题活动。一、家长资源的利用 1、通过家园互动促进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反应情况等。还不时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二个家长,因为孩子看电视没个够而苦恼多时。后来,我和这位家长一起,用让孩子“演电视”“换节目”的方法,高高兴兴地解决了问题。我们设计了几个节目时间,例如,除了看电视叫“观赏时间”以外,孩子练琴、跳舞叫“表演时间”,做作业叫“充电时间”,做家务和家长聊天叫“互动时间”,睡前清洁叫“美丽时间”。家长用某某时间到了,咱们该进入什么什么节目了提醒孩子,孩子不断产生新的兴奋,转换也就非常自然。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语文课上,一个同学飞速地背出了《静夜思》,老师就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哇,我们班出了个小李白!”自然课上,一组同学成功地按要求完成了一个小实验,老师就夸张地赞扬道:“你们的研究能力令我吃惊!”一个同学毫不费力地做出了一道数学题,家长大为惊讶,把孩子称作“小华罗庚”。人们总是把过分的夸奖当作鼓励与欣赏。对于我们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样做无疑是弊大于利。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认识自己。不但要从肉体上认识自己,更要从精神上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人生…  相似文献   

5.
《纲要》在“总则”中特别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总有那些“弱势群体”常常被教师忽视,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尊重,使孩子间的能力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尊重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呢?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把真爱洒向每个孩子爱的需要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教师与幼儿间的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维系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会潜移默化感染孩子,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进而变得自信。宋菁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孩子,无论老师开展的探究活动多么有  相似文献   

6.
吃出健康     
背景资料现在城市的孩子大多喜欢吃甜品、喝饮料.对蔬菜、主食却不感兴趣:亲密洋快餐,对传统的中华美食知之甚少。“吃”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因而孩子的“吃饭”问题成了家长关注的重点。《新世纪幼儿同主题探究课程》(5~6岁上册)教材中有“吃的学问多”这一主题,为幼儿探究吃的学问、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提供了便利条件。2003年11月中旬正赶上武汉市举办“首义园美食节”活动,展示武汉本土的特色小吃,所以在此时开展“吃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然而理想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游戏的重要地位并未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真正确立。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围绕某一主题,让幼儿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课程设计思想,为实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我们感到主题探究课程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以主题探究活动为载体,重视幼儿的游戏体验,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情境转变为以幼儿为主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意图: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可爱的我》主题活动。随着主题的不断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发展到认识幼儿园、我的同伴,并生成与“我”周围感兴趣的物体的游戏,《我和“树叶”做游戏》也是由此而生成的一次教学活动。二、活动目的:1、幼儿能体验我和树叶做游戏的快乐,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2、激发幼儿在游戏时大胆想象,发展幼儿创造力。3、探索与树叶游戏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被动的接受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但却会失掉学习的动力、欲望、兴趣等这些更加宝贵的东西。”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是积极体验探究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体会有意义的历程,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探究分为三种:一是“科学探究”;二是“基于探究的教学或以探究为本的教学”;三是“以探究为本的学习”。其中“以探究为本的学习”,把探究看成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这就是说,探究既是一种学习的活动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围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意图开展“吃的学问多”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对饮料津津乐道。从谈论中了解到他们的长辈们对茶情有独钟,我感到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于是设计了“中国茶”的主题活动。在“中国茶”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逐渐对生活中的茶馆、茶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生成了“开茶馆”这一游戏活动,旨在为幼儿创造自主学习空间,提供展现自我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二、活动目标 1.感受角色扮演的乐趣,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个案背景:本次主题活动“真好吃”的对象是3~4岁年龄段的幼儿,前期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家活动的行为表现。从家园共同观察的情况看,该年龄段的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处于初步的摆弄阶段。那么,怎样使幼儿在活动中的无意识操作变为有意识的主动性探究,并在活动中逐步积累学习的经验呢?以下在活动中进行的一系列的观察记录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观察时间:2004年4月20~4月22日。观察目标:1、小班幼儿探究课程活动中有何特点,内容的范围应如何确定?2、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在活动中积  相似文献   

12.
“你要我们做什么 ?你要我怎么做 ?”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种被动、机械的模式下进行着学习 ,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反思我们的教学则不难发现 :这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太多的“必须” ,留给学生太少的“可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并领悟科学的本质。”探究是科…  相似文献   

1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达尔文说:“就我记得在学校里的情形来说,其中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之中,非常喜欢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幼儿的探究活动同科学家的研究在某些层面是一样的:要有兴趣,要沉醉于其中。在兴趣中发现、感知、探究和体验,不断地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新的兴趣,又开展新的  相似文献   

14.
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能够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长则未必是每一位家长都能做得到的。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张开嘴、拿起笔”,而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一年比一年的深。在学校里,跟不上进度的小孩越来越多,导致不再喜欢学习,不再喜欢上学,甚至逃课。过去,父母都认为孩子既使不太聪明,也能同其他的孩子齐头并进。然而现在父母所要求的这种“齐头并进”也随着学习课程的增多、加深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希望而逐渐升高,这使父母因孩子的成绩不佳而唉声叹气。另一方面,从…  相似文献   

15.
<正>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孩子们只能居家生活和学习。在此情况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家里健康生活、有效学习,是家长、老师包括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关心的事情。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围绕孩子居家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向家长和老师们提出以下10条建议。建议一:认清“积极心态是孩子居家期间健康生活和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有着一个看不见的基础,这就是心态。这里所说的心态,常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积极心态,表现为面对现实、接纳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使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各自的想法,然后才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教师创设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下面《磁铁的两极》(选自教科版四上科学第4单元中的第二课)的两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理念。教学片段一:师:同学们,我…  相似文献   

17.
从教几十年 ,我在教学上走过了一个从老师教到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 ,去年上“摩擦力”一课 ,觉得在教法上比以前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总觉得学生还是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思路走 ,没有真正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的思维不活跃 ,有点格式化 ,越想越觉得与当前要求的教学方法相差太远。于是再上“摩擦力”一课时 ,我决定放开手脚 ,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自行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究、获取知识。我的做法是 :课前我给每一组准备 1 5cm× 5 5cm× 6cm的木块 1块 ,3个 50克的砝码 ,1个测力计 ,50cm× …  相似文献   

18.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这一段话,仿佛拨开云雾见青天,它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任务并不是把我们的经验倒给孩子,并不是越俎代疱为他们包办代替,而是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如蒙台梭利所说的,用鹰一样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兴趣之所在,发现孩子的困惑之所在,把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体,为他们提供自己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时间、空间、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市区分别举行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在这次评优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理念。在具体探究的实施过程中,集中了开课老师和指导老师的智慧。根据老师们的评课交流,我归纳了在课堂内科学探究的“七宜”“七不宜”,与同行交流。1探究的问题宜小不宜大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就要有一个探究问题。而探究问题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一节课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如果探究的问题太大,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就不可能研究出什么结果。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节课只有40min,加上课堂…  相似文献   

20.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杨雪松: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欺骗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都要跟着学。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行为要特别慎重。李节:可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