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所给的内容各不相同,有介绍数学史的,有介绍数学家生平和事迹的,有对教材内容作补充的,有介绍数学概念来源的,有对教材知识内容作补充的,有介绍数学概念来源的,有对教材知识作适当拓展的,也有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的等等。阅读材料中的这些知识,使教材内容得以铺垫和延伸,突破了教材内容的孤立与局限。大部分阅读材料属于常识性的介绍,而且内容本身通俗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获得知识、结论和方法,从而扩大知识视野,但由于学生自学水平有限,自学的自觉性不够,从而很难从这些阅读材料中有效地获取知识,许多时候阅读教材成了一种摆设,基本上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对材料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质疑,提高学生的自学、思维、创新能力,岂不更佳。本文结合笔者在施教新教材过程中,处理阅读材料的一些做法,谈谈新教材中“阅读材料”使用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恰当找寻学生生活与课本知识的连接点,逐渐形成"导-读-用"(Lead in-Read-Use)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达到语言知识的再现与活用.  相似文献   

3.
王春 《生物学教学》2012,37(3):31-32
挖掘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用与光合作用公式中有关的几个著名实验串起教学线索,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的概念,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几何图形变换"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七年级《平面几何》在三角形及全等形的概念之后,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有一段“读一读”材料:全等变换,在教材中是“了解”内容.教材中指出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是全等形,这样的变换是全等变换.让学生直观认识几个含有以上基本变换的几何图形,而这些基本图形是后面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最常用图形,同时这三种变换又是《平面几何》中最根本的变换规则.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轴对称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轴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教师一般认为这段材料不易解释清楚,只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此材料的重要作用,因此,此阅读材料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围绕统编教材的阅读新理念、新内容,从概念到理解、过程操作到评价实施等方面做了正面阐释和积极建构。在倡导大量阅读的背景下,教材内容如何与拓展阅读材料相匹配?在追求阅读量的同时,如何做到不损害阅读的质?在学习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效果?"语文主题学习"项目组早在多年前就以"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为  相似文献   

6.
借助视频、图片、声音、表演等手段创设阅读情境,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主动将自己融合到阅读中,准确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因时制宜,灵活设置相匹配的阅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产生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加深阅读理解和阅读体验,真真实实地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释"附语"     
"附语"一词在宋代古籍中较为常见,但字典、词典中均没有对它的解释,这给古籍阅读带来障碍.本文拟对"附语"一词进行考释,考察其初义和引申义,探寻词义的发展脉络,以为古籍阅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8.
在复习课中教师只有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重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将一节单薄的概念课复习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数学教材中从章头图、引言到概念定理、例题习题,再到课后阅读与探索、章末小结,都经过专家精心构思、反复斟酌.教师要俯视教材,分析编者意图,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恰当运用,不断挖掘教材中例题、习题及课后阅读的多种功能,发挥其内在的潜能,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是摆在一线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以人教A版(必修5)中的一道复习参考题为例,浅谈对教材内容的见解.如何驾驭高中数学教材是我们一线教师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中的阅读能力,是要求能读懂教材内容,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及其作用,为掌握概念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灵活应用有关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实概念教学的体会。一、培养阅读能力,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中学的不同阶段,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应有一个通盘的考虑,然后有步骤地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初一学生刚进中学,对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陌生的,学生对阅读数学课本是  相似文献   

11.
英语泛读教学中的错位与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英语泛读教学广泛存在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而问题的根本在于对"泛"的理解、泛读教学目的、泛读教学方法与课后阅读活动等一系列概念的错误定位.本文通过对上述概念错误定位的细致分析,同时辅以实证研究,详细论证了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并针对如何改进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提出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编教科书的每章都有一至两篇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阅渎材料".每一篇"阅读材料"都是紧扣教材知识设计的,主要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以及一些数学知识的延伸、拓广和应用,实际上是对课本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是教材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与教材内容相互补充,融为一体,在教材内容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而且能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本单元中,教材先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再到圆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即时测量(口语报告)和延时测量(回忆)的研究方法,考察错误概念对高职生科技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发现错误概念对其阅读的加工处理类型影响较小而对加工处理内容影响较大.在有效知识本位解释策略使用的次数上,有错误概念组显著少于无错误概念组;在无效知识本位解释策略使用的次数上,有错误概念组显著多于无错误概念组.  相似文献   

15.
"读"就是通常所说的阅读.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数学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动口读读、说说,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先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再进行必要的计算.实践证明,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读"就是通常所说的阅读.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数学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动口读读、说说,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先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再进行必要的计算.实践证明,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实施我市提出的语文教学“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改方案,我们拟定出“内引外延、两促并进”的教改课题。所谓“内引”,就是把学生已经观察积累到的生活知识和体会,引导到阅读与写作中来,所谓“外延”,就是把在课堂学得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所谓“两促并进”,就是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使读写能力共同提高。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读写训练为主线,突出一个“引”字 这里的“引”就是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方…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小学教师对什么是"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例"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概念十分混乱,乃至影响到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实录",以及"教案"、"说课"等名称和内容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上好一堂政治课,阅读、讲授、讨论、练习4个环节必不可少.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阅读、讲授、讨论、练习4个环节呢? 阅读 在上课前,笔者要求学生认真看书,积极做好准备.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抓住思想政治的学习要点,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对社会和自身长远发展的意义,从而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树立坚定的信仰和毅力.笔者教学生的阅读方法有2种.  相似文献   

20.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主要要重视教给方法和养成习惯两条。本文想就此谈点体会。一、教给方法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符合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物理教学的实践证明,用“通读、精读、复读、细读”的自学方法,效果较好。1.拟定提纲,通读教材初次学习时首先要求通读教材。为了减少阅读的盲目性,达到对教材内容、对知识理解的目的,必须先拟定阅读提纲。提纲的拟定一般应围绕下列几个方面: 教材涉及到哪些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概念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