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泽忠  游小戈 《数学教学》2006,(8):45-47,13
解析几何作为现代数学的基础诞生于西方17世纪初,不久即传入了我国。这段历史虽有人提及,但多不全面,本文拟结合史料对此问题做一阐述。 解析几何最初传入我国大约是在清朝中前期,当时有许多西方传教士航海东来,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西方科技书籍,另外也有不少饱学之士,在当时给我国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包括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人讲解过西方数学知识。解析几何大体就是这个时间介绍进来的.但是,当时是谁第一个为此做出贡献的已不可考,因为当时的记录已缺失,  相似文献   

2.
钢琴起源于西方国家,作为一种乐器在西方国家被广泛使用。在钢琴传入我国后,迅速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时候钢琴甚至成为高雅的象征。钢琴的传入实质上是代表着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是一种音乐领域的跨文化传播。在我国钢琴教育中,传播模式以单向度跨文化传播为主,这让钢琴演奏的技术在我国被过度渲染,并造成对中国原本的民族民间音乐重视不足,文章将针对我国钢琴教育现状,对钢琴教育里的中西方文化进行探讨,以便在钢琴学习中更好地融入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与天津地方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自治思潮在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并于清末付诸实施,其中,袁世凯是积极的参与者,袁世凯在天津推行地方自治,就其成效而论,居全国之道,直隶成为当时的模范省,与之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型批评是在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重要的西方文艺批评方法,八十年代后传入我国内地。叶舒宪、方克强等著名学者为它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它也在我国的文学研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自西方传入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传入到萌芽、成长、发展直至现在的繁荣时期,中国水彩风景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西方画种融入东方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在多形式、多流派的社会思潮下坚守中国水彩风景画自身特色,更加充分地展现民族文化,是我国水彩画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明末清初西方科技的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明末清初西方科技的输入倪学德由于明清之际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的很多科技知识也随之传入我国,令人耳目一新。但这种生动局面并没有使西方科技在中国立足,也没有使中国的传统科学走出困境,就象一束灿烂的曙光,在充分地照耀华夏大地之前,却悄悄地消失了。从此,中国...  相似文献   

7.
晚清以翻译西方法学书籍,引入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法学的传入,在近代中国和世界法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对动摇晚清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以及对清末中国法制改革和法律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西方法学的传入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小提琴是来自西方的音乐乐器,是近代随着西方传教士传入到我国。小提琴在我国发展至今,经过众多音乐家的创作与改革,现如今已融入可我国自己的民族特色元素。基于此,本文着重对中国小提琴演奏的民族特点与弹奏技术手法进行了简述,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的诗文约在14世纪中叶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19世纪后期传入西方国家。欧阳修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杨晓 《教育科学》2000,(1):62-64
在西方教育思想潮水般地涌入中国的当代,各种流派的教学论似乎都不曾在中国长久驻足,也似乎引不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更谈不上大面积推广与实验了。中国已处于教学论发展的本土化阶段。然而反思西方教学论最初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却仍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反思能使我们去把握面对西方教学论的冲击,本土文化的回应方式及其产生变式的过程,从而解构全球化与本上化的内涵及本质,以摆脱西化与国粹两难决择的困境。 一、清末赫尔巴特“形式教学阶段”的传入 清末是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大量传入,并作为中国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时期。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眼中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何原本》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世纪末传入中国,全书共15卷。科码窦与徐光启合作将《原本》前6卷译成中文。1856年,李善兰与英国人传烈亚力合作,将全书15卷译成中文。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伴随着尖锐的斗争。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意义下的“工具”,而是与我国固有文化极不相同的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新儒家的代表。朱子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学说,在中国古代历经元明清三代,13世纪越过国界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及东南亚其他国家;16世纪朱子学传入西方,18世纪进入美国。朱子学延续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影响之众,中外学术史上都少有可与之比拟的;对东西方诸多国家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本阐述朱子学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情况及其途径;重点阐述朱子学对世界诸多国家的古今经济、政治、化教育、道德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朱国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潮和西方高等教育的不断传入而逐步形成的。我们虽不赞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观点,但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思想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  相似文献   

14.
张利 《许昌学院学报》2003,22(1):118-121
20世纪初,西方的史学思想,尤其是进化论、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史学传入中国,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掀起了追求科学的浪潮,促进了中西学术的交流,也形成了我国现代史学史上震动一时的“古史辨派”。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学术中的心理学是由西方传入的,这个传入过程折射出中国原有知识分类系统的巨大调整。心理学名称的确定是多种选择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心理学认识的变化。心理学传入之初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兴趣,但在西方强势学术话语影响下的专业化和自然科学化倾向,使中国近现代心理学最终走上追随西方学术传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扩展电化教育概念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电化教育概念的设想冯秀琪“电化教育”是在本世纪二、二十年代,随着西方的视听教育传入我国,当时的有识之士在综合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的基础上,独创的一个名词。它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新兴教育的意思,其中“电化”是当时的“现代化”的集中体现,“电化教育”就是当...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高等地理教育的发展 我国和欧美国家一样,地理学的研究发展,主要依靠大学和学术团体的推动。我国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国家,但近代地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却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晚。“百日维新”,我国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西方地理学传入后,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西方逻辑自明末李之藻翻译《名理探》到清末经严复传入中国历经300年的历史空间,以清末严复的译介传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知识界的影响为巨大。严复对西方逻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有突出的贡献,而李之藻的历史作用也应作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文化的传播在,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本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将就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西方史学传入概况鸦片战争前后,中西交往日渐频繁,西方历史知识不断传入我国,起初是零星的,后来是系统的。 1856年,英国来华传教士慕维廉译编了一部《大英国志》。这是第一部传入我国的西方资产阶级历史著作。由此发端,至90年代末,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附设的翻译馆,来华传教士创立的益智会、广学会等机构以及热心文化事业的中外人士,译编了几十部西方和日本学者的历史著作,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谢卫楼的《万国通鉴》,阚斐迪的《俄史辑译》,艾约瑟的《欧洲史略》、《希腊志略》和《罗马志略》,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变通兴盛记》,黎汝谦的《华盛顿传》、沈敦和的《英法俄德四国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